注意这些城市人才流失严重,怎么回事?上哪去了

当今国家、地区、城市之间的竞争力已经从“硬实力”的较量发展到科技、人才等“软实力”的竞争。新中国成立70年以来,中国人口总量由高速增长转向平稳增长,人口素质显著提升。整个经济社会也由高速增长向高质量发展转变。在

劳动力人口红利因素逐渐减弱的同时,由人口文化素质和健康水平提升带来的“人才红利”正在为经济社会持续健康发展注入强大活力。金灿荣教授说:中国的劳动力红利转向“工程师红利”“机器人红利”。其实说的也是单纯的劳动力优势向人才优势转变。


注意这些城市人才流失严重,怎么回事?上哪去了

城市吸引力


多年以来我们注重城市的外壳硬件,以高楼大厦的PK为主。不太注重城市的内涵文化和围绕城市是人的城市来发展。十八大以来更多的城市注重招商引资的同时,更加注重人才的引进。地方省会政府打造城市首位度,重要的就是坚定实施人才优先发展战略,着力强化“人才第一资源”核心意识,持续加大高层次人才引进开发力度,营造优质人才发展环境。城市之间的竞争其实就是人才的竞争。城市群首位度影响力体现在:人才资源总量稳步增长,人才梯次结构不断优化,对优秀人才的吸引力持续增强,在人才规模、人才素质、人才投入、人才平台、人才生活环境、人才创新贡献等方面竞争力强。


注意这些城市人才流失严重,怎么回事?上哪去了


深圳人才吸引力净流入第一位


四大城市群人才吸引力可以分析判断出经济活跃度


2019年,中国GDP排名前十的城市分别是上海、北京、深圳、广州、重庆、苏州、武汉、成都、杭州和天津,但GDP排名并非就是人才吸引力排名。脉脉平台大数据显示,杭州替代广州,与深圳、上海、北京共同站稳人才流入第一阵营,广州与成都组成第二阵营,其他诸如西安、长沙、郑州、武汉等等新一线城市共同组成第三阵营。人才向一线大都市流入的趋势仍然明显,比较流入数量可见,排名前十的城市中,处于第三阵营的城市,人口流入量显著低于第一、二阵营。


北京优势仍然明显,分析北京、上海、广州及深圳四个一线城市的人才流出目的地前三名可见,北京“掐尖式”吸引人才最为明显,上海、深圳、广州的人才流出目的地中,北京均占有一席之地。


注意这些城市人才流失严重,怎么回事?上哪去了


注意这些城市人才流失严重,怎么回事?上哪去了


注意这些城市人才流失严重,怎么回事?上哪去了


注意这些城市人才流失严重,怎么回事?上哪去了


广州、深圳与上海的人才与所在城市群的融合更为紧密,长三角的苏州杭州、珠三角的东莞,都有效承接了中心一线城市的人才溢出。而北京周边的城市群的人才承接能力则较弱。离开北京的人才,以南下为主,上海、深圳和杭州成为前三的去处。杭州正毫无疑问成为吸引人才的“机遇之城”。


人才流动,是经济活力的源泉,也是个人成就职业梦想的路径。


随着经济全球化,城市经济更以抱团形式参与世界的竞争。城市群,都市圈,大湾区,凭借交通运输,区位优势和各具特色个体城市合力,把聚集辐射的抓手,伸向世界各方,汇集资金流,信息流,人财物,科技创新等资源,强化本区域城市经济建设。同时也为各地提供能力所及的服务。具有群中特色城市更有竞争力。2020年初,疫情影响之下,人才流动出现阻滞局面,但我们相信,疫情之上,人才流动与迁徙的大势仍在。多中心人才格局深化,城市群内流动加速,行业与岗位间的跨界求变破圈求生仍将成为2020年的机遇所在。


职场人的离与去,背后是产业变迁与机遇变化,高端产业吸引高端人才,但是高房价带来高的成家压力。城市要能吸引并留住人才,仅靠城市的繁荣度还不够,还需要有更多的工作机会、公共的居住住房、完善的产业支撑、过硬的城市软实力以及较高的政务服务水平等综合因素,培养适宜人才长期发展的环境和土壤,从而形成有效的人才黏性,促进城市的高质量发展,这才是抢人大战制胜的关键。

注意这些城市人才流失严重,怎么回事?上哪去了


本文资料来源:参考《脉脉人才流动与迁徙趋势报告2020》,其揭示人才流动现象背后的驱动因素,探寻职场机遇的新方向。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