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煥然一新”斯文裡,現在流行這種翻新風格?

在上海的新閘路大田路口,有一片老式石庫門建築群,每次經過此地往裡面看會發現,這片房屋雖然早已人去樓空,但整片房屋似乎沒有拆除的跡象,就這麼原樣的擱置在那裡多年。

這片石庫門建築群就是一直在保留或拆除邊緣徘徊的東斯文裡。如今,這片里弄的出入口均被封死,裡面依然維持原樣,而臨道路的房屋外牆被重新粉刷,外貌可謂“煥然一新”。

“煥然一新”斯文裡,現在流行這種翻新風格?

▲新閘路西望東斯文裡

斯文裡坐落在新閘路以北、大田路兩側,是一片有著百年曆史的里弄建築群。

大田路築於1909年,初名大通路,道路南起鳳陽路、北至南蘇州路,1980年以安徽大田地名改為今名。而斯文裡則以大田路為界分為了東、西兩部分。

“煥然一新”斯文裡,現在流行這種翻新風格?

▲新閘路大田路口

西部習稱“西斯文裡”,建於1914年,佔地面積18810平方米,建築面積21605平方米,弄內有磚木結構房屋266幢。

西斯文裡早已拆遷,原址上建起了現代化的樓宇——世紀盛薈廣場,走在這段大田路上能使人感受到這一新一舊的強烈反差。

“煥然一新”斯文裡,現在流行這種翻新風格?

▲西斯文裡舊址,今世紀盛薈廣場

東部部分稱“東斯文裡”,建於1918年,佔地面積24699平方米,建築面積29297平方米,弄內有磚木結構二層房屋375幢。

東斯文裡雖然在2015年左右已基本徵收完畢,但房屋騰退完畢後一直處在擱置狀態,這些已有百年曆史的老屋,結構老化嚴重,因此在房屋外加了支撐物進行加固以防出現危險。

“煥然一新”斯文裡,現在流行這種翻新風格?

▲東斯文裡內部現狀

東斯文裡之所以一直保持原狀只是源於這片區域一直處在保留還是拆除的討論中。

有人認為像東斯文裡這樣的成片石庫門建築群在上海已經逐漸消失,這樣的里弄應以保護為主,不能一拆了之。

也有人認為,這裡的房屋建築質量不高、門頭裝飾普通,建築本身保留價值不大。

就在這樣的左右搖擺的論證中,這片區域就這樣擱置了多年。

“煥然一新”斯文裡,現在流行這種翻新風格?

▲臨新閘路的南衖出入口

如今這片區域依然維持著原來的狀態,而大田路已經經過電杆合杆整治,路面也經過重新攤鋪,整體面貌整潔了不少,整片東斯文裡靠路面的立面重新粉刷過,並掛上介紹周邊歷史建築的宣傳廣告。

“煥然一新”斯文裡,現在流行這種翻新風格?

▲大王廟歷史彩繪

大田路近順德路的那塊“大王廟”招牌也被重新粉刷過,下面變成了一排彩繪繪畫,簡單描述了這裡的歷史,也算是這塊地方的一個“亮點”。這裡原來是一排二層樓房,現在變成了一層。

斯文裡這片地區原來也稱作大王廟,只因在今成都北路近蘇州河邊有座金龍四大王廟的道觀,屬於道教正一派,廟內主殿供奉金龍四大王。觀內信徒多為江蘇船民,香火一度很旺。成都北路今鳳陽路至南蘇州路段也曾稱作大王廟路。大王廟已於1958年停止宗教活動,原址早已不存。

“煥然一新”斯文裡,現在流行這種翻新風格?

▲大王廟招牌

傳說金龍四大王俗名謝緒,南宋人士,曾在浙江饑荒時散盡家財賑災,後隱居錢塘金龍山,南宋亡後投水自殺殉國。身後葬於金龍山,鄉民尊其為金龍山之神,為金龍大王,又因其排行第四,故又尊金龍四大王。

金龍四大王有保佑戰爭與漕運之功,多受漁民與水手的奉祀,其中尤以蘇北宿遷人士最為信奉。

這塊大王廟的牌子位置並不是大王廟的原來位置,而只是一座菜場,居民動遷後,菜場也關了門,但這塊招牌卻保留了下來,提醒人們這裡以前的地名。

“煥然一新”斯文裡,現在流行這種翻新風格?

▲大田路南望東斯文裡

“煥然一新”斯文裡,現在流行這種翻新風格?

最近發現上海對那些待拆未拆或者待保留開發的老舊房屋均採取水泥封閉出入口、外牆重新粉刷以及窗戶換用貼紙等材料貼上的風格,比如之前說過的楊浦八埭頭地區,沒了煙火氣,外觀上倒是顯得“整齊劃一”了,不知道各位對此有什麼看法?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