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趣的五行

五行(木、火、土、金、水),這五者相生、相剋。相生:相互滋生、助長;相剋:相互制約和克服。中醫用五行學說來說明人體內部的聯繫,指導臨床。

人體五臟(自然):肝(木)、心(火)、脾(土)、肺(金)、腎(水)

利用自然五行調理人體:就是按照五行的屬性,把自然界和人體組織在一定的情況下歸納起來,同時以生克的關係來指導病症的診治。如:肝主風:有頭暈、目眩等肝風上旋的症狀,多用柔肝息風法。脾主溼:有胸腹脹滿、小便短少等阻滯症狀時,多用健脾祛溼法。

利用五行生剋調理臟腑:一:五行相生:木生火,火生土,土生金,金生水,水生木。如:水生木,肝屬木,腎屬水,出現肝虛病證時,可以用滋補腎的方法來養肝。土生金,金屬肺,土屬脾,出現肺部虛勞虛弱時,可以從調養脾入手,以培土生金。

二:五行相剋:金克木,水克火,木克土,火克金,土克水。如:木克土,脾屬土,肝屬木,脾有病症時,多用疏肝健脾法。金克木,肝屬木,肺屬金,肝火旺時,可以強化肺功能,以佐金平肝。

三:五行相侮:也就是五行相剋的辯證法則:如,金本來是克木的。但是當木變得更強的時候,金反而會被木所克。

四:五行制化:也就說,生中有克,克中有生,五行之間的相互作用。如:木克土、土生金,金克木。制化是維持五行平衡的必要條件。(肝:應保持舒暢,如有鬱結,應吃辛以散之(金克木);(心:應該保持節律有力,如果過於律動緊張,應吃鹹軟化(水克火);如果律動緩慢無力,則以酸收斂。(木生火).(脾:應強健運行,如有脾氣不足,脾虛,則用以甘補脾(甘屬土);如果脾實苦溼,則應以苦燥之(苦屬火)。(肺:應開肺通皮毛,如果肺氣閉塞不下降,就會出現咳嗽,應當以吃含有辛散氣味的食物,能去肺中寒邪,有利於肺氣暢通(辛屬肺)。(腎:應當強壯、如果腎虛,怎應當吃鹹來補充,這個鹹不是指鹽(鹹屬腎)。

利用五行對應望面色、辨口味,發現臟腑病變:

一:望面色:根據五行對應表,五臟各有主色(肝色青、心色赤、脾色黃、肺色白、腎色黑),內臟精氣的華彩體現在面部,可以通過面部色澤的變化來確定病變相應的臟腑。

二:辨口味:口味異常變化也能夠反應臟腑的病理狀態。不痛的臟腑疾病會出現不同的飲食喜歡味道。如肝病喜酸,心病喜苦、脾病喜甘、肺病喜辛、腎病喜鹹。

三:口味變化反應五臟的病理狀態:口酸:肝火太旺(肝火犯胃,所以有時候胃不舒服);

口苦:心火偏旺

口甘:脾胃溼熱

口鹹:腎虛導致的

口辛:肺金有病(一般很少見到這種情況)

一:按照五行相生:確立了:虛則補其母,實則瀉其子 ,的治療原則:養水涵木法:腎虛不能滋養肝陰,導致肝陽上亢。茲腎以養肝,肝陰得充,則上亢的肝陽自然平復;益火補土法:心火不能溫煦脾土。導致脾胃功能衰弱的。此法重在補火壯陽,這個火指的是命門之火(右腎),溫腎健脾法;培土生金法:針對肺虛不復,肺病累及脾,這種通過補益脾胃而達到治肺病的目的。脾虛導致肺氣不足的也可以用此法。金水相生法:腎陰虛不能滋養肺的,而導致肺腎陰虛。此法實際上是肺腎兩髒同補。

後期我會詳細給大家介紹:人體生理的秘密,如人的記憶問題,怎麼通過調理體質來提高記憶力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