雨中的遊神:福州九案泰山的堅守

10月12日,農曆九月十四,一個平平無奇的日子,卻對這樣一群人來說,意義非凡。

深夜的福州大雨驟至,在鑼鼓聲中,一群身著古裝的隊伍冒雨前行。他們無法停下自己的腳步,因為下一站,還有著一群虔誠的信眾在等待著他們。

雨中的遊神:福州九案泰山的堅守

隊伍打頭陣的是一名扛著寫有“九案泰山府 溫康二都統”字樣旌旗的男子,緊隨其後的兩名成員各扛著一個燈籠,分別書有“九案泰山”“溫康二都統”。他們的身後,有扛著“迴避”、“肅靜”等牌子、舉著彩旗、敲鑼打鼓的人們,還有搖頭晃腦的“大頭娃娃”、高度異乎尋常長相奇特的“人偶”。

雨中的遊神:福州九案泰山的堅守

這就是九案泰山信眾們的一次巡遊活動。12日的出巡,代表著為期將近兩個星期的活動要畫上一個圓滿的句號。

泰山,五嶽之首,由於早期人們對自然的敬畏之心,泰山神應運而生,全國各地的泰山廟數不勝數。在福州地區,泰山神的信仰又得到了進一步的發展,泰山神麾下的兩員大將溫康二都統受到了人們的頂禮膜拜。

溫都統,本名溫瓊,傳說是後漢時期的溫州人。因科舉失利,棄文從武,成為了一名勇猛無比的將領,死後被招入泰山府。康都統,本名康保裔,為洛陽人,生前戰功赫赫,後在與契丹的戰鬥中不幸犧牲。

福州地區供奉溫康二都統的廟宇不計其數,主要集中於古時的十八洋地區,即今上海、寧化、西洋、茶亭等地,並稱九案十三堂,這十三堂分別為太平山堂、山仔裡堂、涵頭堂、教場般堂、浦東堂、浦西堂、西洋堂、鬥池堂、西營堂、洋柄堂、雙浦頭堂、河上堂以及河下堂。這十三堂組成九案,即:

太平山案:太平山堂、山仔裡陰陽專案堂、雙浦頭協心堂

浦東案:浦東大堂

浦西案:浦西大堂

洋炳案:洋炳同心堂

河上案:河上救生堂、下河上大堂

教場坂案:教場坂堂

西營案:西營里長生堂

西洋案:西洋積善堂

鬥池案:鬥池社、涵頭大堂

每年的農曆九月,就是十三堂巡遊的日子。九月初一開堂,正式拉開了序幕。最有特色的就是九月十二舉行的問杯儀式,儀式上要選出來年的主案。今年的問杯儀式定在了十二的下午兩點進行,問杯儀式上不可或缺的就是馬牌了,馬牌上寫有巡遊的次序。在人們期盼的眼光中,來年的主案決出-山仔裡堂,這距離上一次山仔裡為主案已有一百多年之久。

雨中的遊神:福州九案泰山的堅守

馬牌

雨中的遊神:福州九案泰山的堅守

西洋堂

九月十四,最後一晚,隊伍從新案山仔裡起身,趕往西洋堂。儀式過後,大隊人馬,浩浩蕩蕩,開始了十三鄉的巡遊。

雨中的遊神:福州九案泰山的堅守

熱鬧非凡的西洋堂

隊伍高照先行(即前文所提的燈籠),鑼鼓開道。黑白無常,在福州被稱為七爺八爺,也在隊伍之中。搖頭晃腦的“大頭娃娃”-孩兒弟,一路舞動著,各鄉塔骨緊隨其後。另有身著黑色衙役服的皂隸保駕護航。隊伍末尾,幾名大漢扛著溫康二神神像。

雨中的遊神:福州九案泰山的堅守

塔骨

隊伍每行至一堂,都會受到人們的迎接,信眾們手持著香,望向隊伍到來的方向。前方大隊人馬先行到達,在一旁等候。一聲哨響,在歡呼聲中,挑著都統神架的人們衝入堂內,現場氣氛達到了高潮,鞭炮鑼鼓聲不斷,信眾紛紛上前揖拜。

九時許,隊伍在西營停下了,堂內正中懸掛著“甘雨嘉祥”的牌匾,天公作美,下起了小雨,正應了這四字。

雨中的遊神:福州九案泰山的堅守

甘雨嘉祥

巡遊還在繼續,夜色愈深,街邊早已人煙稀少。在滂沱大雨中,鑼鼓聲不斷,前行不止。深夜嗨玩過後的年輕人,看到這樣一隊人馬,無不驚愕。已是凌晨,冒雨行進的人們又是為了什麼。在城市化的進程中,無數高樓大廈拔地而起,卻仍有人們始終堅守著最初的信仰,也正是他們的堅持,讓我們得以在都市之中得以感受到這一流傳百年的民俗文化。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