臘八節|臘八至,年味漸濃

臘八節

農曆十二月初八,俗稱“臘八”,

是臘月的第一個節日。

一歲之末為“臘”,

意為新舊交替,辭舊迎新

臘八節|臘八至,年味漸濃

節日來源

臘八節又謂之“佛成道節”,亦名“成道會”。

據傳,佛教創始人釋迦牟尼修行深山,靜坐六年,餓得骨瘦如柴,曾欲棄此苦,恰遇一牧羊女,送他乳糜,他食罷盤腿坐於菩提樹下,於十二月初八之日悟道成佛。公元1世紀佛教傳入中國後,為祭祀釋迦牟尼成道之日,各寺院在這一天都要念經,煮粥敬佛,即臘八粥。後演化成紀念佛祖釋伽牟尼成道的宗教節日。

因在十二月舉行,故稱該月為臘月,稱臘祭這一天為臘日。

在中國,有臘八節喝臘八粥、泡臘八蒜的習俗。

清香一碗誘人粥,

臘八品嚐全五穀。

祈福來年都健康,

風調雨順全家福。

臘八節|臘八至,年味漸濃

臘八節是我國傳統的節日,臘八是古代歡慶豐收、感謝祖先和神靈的祭祀儀式,這一天喝上一碗香甜可口的臘八粥,預示著來年的日子平平安安、紅紅火火。

臘八節是中國民間重要的傳統節日,歷史上,許多文人墨客爭相詠頌臘八節,留下了不少膾炙人口的名篇佳作。小編為大家節選了幾篇,一起跟隨古人進入臘八節吧~

唐·杜甫——《臘日》

臘日常年暖尚遙,今年臘日凍全消。

侵凌雪色還萱草,漏洩春光有柳條。

縱酒欲謀良夜醉,還家初散紫宸朝。

口脂面藥隨恩澤,翠管銀罌下九霄。

宋·陸游——《十二月八日步至西村》

臘月風和意已春,時因散策過吾鄰。

草煙漠漠柴門裡,牛跡重重野水濱。

多病所須惟藥物,差科未動是閒人。

今朝佛粥交相饋,更覺江村節物新。

清·道光帝——《臘八粥》

一陽初夏中大呂,谷粟為粥和豆煮。

應時獻佛矢心虔,默祝金光濟眾普。

盈幾馨香細細浮,堆盤果蔬紛紛聚。

共嘗佳品達沙門,沙門色相傳蓮炬。

童稚飽腹慶州平,還向街頭擊臘鼓。

清·夏仁虎——《臘八》

臘八家家煮粥多,大臣特派到雍和。

聖慈亦是當今佛,進奉熬成第二鍋。


臘月風和意已春

凝寒迫清祀

谷粟為粥和豆煮

藉此慰中情

潤萬交通

祝大家萬事"粥"全!

請關注

潤萬交通

領先的智慧交通

解決方案提供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