炸死日军“名将之花”的82毫米迫击炮

炸死日军“名将之花”的82毫米迫击炮

1939秋天,侵华日军开始对我国华北地区疯狂的“大扫荡”,期间一路实行惨绝人寰的“三光政策”,也就是“烧光!杀光!抢光!”,日军妄图用这种方式逼迫我八路军主力与之决战,并消耗我军民反抗日本帝国主义的战争潜力。期间日本“蒙疆驻军”最高司令,素有“名将之花”的中将阿部规秀更是亲自率领部队进入了涞源地区发动大围剿。

瓮中捉鳖

11月3日凌晨,日军一个大队进入我军位于雁宿崖峡谷的伏击阵地,晋察冀军区分区司令员杨成武当即率领我军3个主力团向敌人发起猛攻,敌人被打得狼狈逃窜,战斗中我军歼敌500余人。阿部规秀闻讯后,勃然大怒,誓与我军决一死战。在匆忙中,他调集了两个大队,总共1500多人开进了黄土岭一带。然而,这位在日本军界鼎鼎有名的将军却未曾料到,他早已进入了我军的埋伏圈。

黄土岭位于太行山脉北部的一个隘口,高耸的山岭中间是一条狭长的古道,任何部队一旦进入了这个山谷,只要两头收紧,那就如同瓮中捉鳖。在阿部规秀率部进入黄土岭两天之后,我八路军部队发现了其行踪,并立即紧紧追击。当敌人拉开阵势要与我军交火之时,我军又撤退得无影无踪。经过我军不断袭扰,加上山谷天气变化多端,日军行进已是举步维艰、苦不堪言了,并且不知不觉中进入了我军精心布置的包围圈。早已等候在此的我八路军指战员使用轻重武器将日军打得溃不成军。

炸死日军“名将之花”的82毫米迫击炮

辣手摧“花”

敌军伤亡惨重,身为指挥官的阿部规秀更是狼狈至极,仓皇中逃入了一个农家大院。此时,正在观察敌情的我八路军陈团长通过望远镜发现一名日军军官挥动着只有将官才佩戴的军刀指手画脚,判断其所处之地很可能是日军的临时指挥所。这样的机会在战斗中并不常出现。而我军手中能够在这个距离上对敌军进行有杀伤力的武器并不多,除了60毫米迫击炮就是82毫米迫击炮了。对于60毫米迫击炮,我军装备数量多,使用经验丰富,能够比较准确地击中目标,但是其威力小,如果第一次射击不能有效消灭敌人,将会打草惊蛇,错过宝贵的战机。82毫米迫击炮我军装备数量较少,弹着点更不容易控制,但是其威力更大,对敌人的杀伤力也是60毫米迫击炮所无法比拟的。

到底选用哪种迫击炮成为了陈团长的难题,这不仅是对指挥员如何应对战场情况的考验,其中更能体现出指挥员对于装备的熟悉程度。经过短时间的思考,陈团长决定使用82毫米迫击炮,于是立刻报告了情况,向82迫击炮连传达了任务。82毫米迫击炮连领受任务后,迅速做出调整,测定目标距离,随着一声令下,一发发炮弹呼啸着直飞向农家小院,炮弹的爆炸声混杂着鬼子的嚎叫声,82毫米迫击炮的威力的确不可小觑,顿时小院内炸飞的黄土弥漫在空中,让人无法看清那里的情况。几分钟后,弥漫的硝烟和尘土渐渐散去,陈团长望远镜中的日军官兵已经一个个倒在了血泊中,其中有一个拿着军刀的就是有着“名将之花”美誉的阿部规秀中将。

炸死日军“名将之花”的82毫米迫击炮

传奇将领的死去给侵华日军以沉重的打击,而成功地造就这段历史的兵器就是我军装备的82毫米迫击炮。在抗日战争中,我军装备的很多武器都无法得到很好的保养,大炮打出来的炮弹时常会变成“哑弹”,或者延时爆炸。因此就要求我军指战员更加熟悉地掌握武器的操作,对其性能了如指掌。对于82毫米口径迫击炮这种优势装备来说更是如此。有些许遗憾的是,由于年代的久远,我们已无从考证当时击毙阿部秀规中将的迫击炮是具体哪种型号,但是当时迫击炮的广泛应用却是战争发展的一大进步。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