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门西区草厂六条

杜月笙四姨太姚玉兰之女杜美如自述,

下文的“我”即杜美如,

文中“外婆”为京剧名家筱兰英

前门西区草厂六条
前门西区草厂六条

草厂六条

前门西区草厂六条
前门西区草厂六条
前门西区草厂六条
前门西区草厂六条
前门西区草厂六条
前门西区草厂六条

六条内居住的老人不知道有筱兰英这个人在此居住过,我想应该也不会知道,活着的话差不多100多岁了吧。

筱兰英(1878-1954)

在孟小冬、露兰春走红上海滩之前,已有两位女老生从京、津来到沪上,先后在上海戏馆登台亮相了——一位是筱兰英,一位是恩晓峰,她们色艺双绝,可称一时瑜亮。

筱兰英原籍天津,出道于宁家班。宁家班的掌主是宁宝山和他的妻子杨红梅。宁宝山是文武老生,杨红梅则是刀马旦。筱兰英拜他们夫妻为师,学得了一身唱做俱佳的本事。

筱兰英的扮相魁梧,台步潇洒,嗓音宏亮,扮演须生丝毫没有脂粉气。有一次她还反串花脸,出演《连环套》中的窦尔敦,令人称奇。不过后来她嗓子失润,无奈只得轻声演唱,将重心放在了做工上。她的拿手戏是《打严嵩》、《九更天》,每次她登台演出,上海的京剧名伶大都前往观赏,据说周信芳后来演这两出戏,也曾得益于筱兰英。我曾看过周信芳和他的徒弟、恩晓峰的女婿高百岁合演的《天霸拜山》,高百岁饰演窦尔敦——不知和筱兰英的反串是否相关?

筱兰英在宁家班学戏时,有一个同科男伶“一斗金”。“一斗金”原名姚长海,唱的是秦腔青衣,是男唱女旦;而筱兰英则习女老生,两人“雌雄颠倒”,成为佳话,继而又传喜讯——两人结为伉俪。后来,秦腔逐渐衰落,“一斗金”无用武之地,就此退出舞台,一家生计完全依靠筱兰英。筱兰英见丈夫不思上进,苦劝无效,只得自剪青丝,扬言要去庵堂修行。姚长海这才悔悟,改过自新,始终伺奉贤妻左右。夫妻育一子二女,儿子早夭,二女均习京剧。长女姚玉兰花衫兼老生,次女姚玉英文武老生兼花旦,她们在后辈女伶中堪称双姝双绝。

筱兰英来沪演出不久,她的对手恩晓峰也来到了十里洋场。恩晓峰是旗人之后,其父曾当过大官。清朝中后期,旗人大多嗜好京剧,王公贵族尤甚。恩晓峰的父亲也不例外,退出官场后与伶人结交广泛,见女儿天资聪颖,便试着教她几出京剧。由于家道渐渐败落,为谋生计,父亲不得不要求女儿登台。

恩晓峰初演便名声大起。过了一段时间,恩晓峰见筱兰英到上海献艺,艺不如己却大红特红,便动身离京,要和筱兰英一决雌雄。两人均为女伶,又都唱老生,这场比武势所难免。

恩晓峰在沪首演的当天,戏馆门口贴出水牌,三天的日夜打炮戏为《失街亭》、《定军山》、《庆顶珠》、《战太平》,《哭祖庙》、《张松献地图》、《马前泼水》等,论戏目之扎实,无人可比。恩晓峰的唱工腔调圆转,道白口齿清晰,做工细腻,武功精练,在当时女老生中堪称首位。于是,上海的看客纷纷“舍筱而趋恩”,上海的戏馆也渐渐冷淡了筱兰英。

筱兰英见状,一气之下忿然离开了上海。她周游奉、直、鲁、燕各地,还去过台湾,甚至远去新加坡,小吕宋等南洋一带演出,誉满海内外。最后,筱兰英重回上海,面对各大戏馆的重金邀请,她一概谢绝,以泄旧恨。

黄楚九在“大世界”捧红了女老生孟小冬和露兰春。她们在“大世界”合演连台本戏《宏碧缘》,名噪一时。孟小冬随后去北京与梅兰芳合演,红得发紫。露兰春则下嫁黄金荣,不再登台唱戏了。黄楚九死后,“大世界”由黄金荣接办,他想重振乾坤大剧场的威风,先是请来了女老生“女叫天”童俊卿,再委托杜月笙去聘请筱兰英。

筱兰英虽想重新出山,挽回以前失去的声誉,可如今她已闻名海内外,岂肯在游乐场里露脸?黄金荣得知她的想法,便请她们母女三人在他开办的黄金大戏院演出。为吸引看客,黄金荣别出心裁地让三人合挂一张头牌一这在上海滩还是头一坎。。。。。。。

来自网络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