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人地位在石達開之上,卻成了“背鍋俠”,最終被五馬分屍

清朝末年,由於朝廷腐敗不堪,百姓生活在水深火熱之中,各地先後爆發多次起義,其中以洪秀全為首的太平天國起義影響最大,差點把清王朝給滅了。金田起義後,洪秀全召開一次封王大會,毫無疑問,他自己成了天王,另外還封了東南西北四王,以及翼王石達開。在這些王當中,此人地位在石達開之上,最後卻成了“背鍋俠”,落得個五馬分屍的下場,他就會北王韋昌輝。

洪秀全之所以起義,主要原因是屢試不第,二十多歲連秀才都沒考上,深感命運不公,從而才走上這條危險重重之路。韋昌輝則不同,他沒想過通過科舉踏入仕途,而且家境優越,無需為生計擔憂,按照現在的話說,韋昌輝是那時候的富二代,史書記載:“人少無功名,有錢無勢。”家財萬貫的他,卻經常被家鄉有權有勢的人欺負,使他對朝廷產生極大的不滿。

此人地位在石達開之上,卻成了“背鍋俠”,最終被五馬分屍



當時馮雲山正在秘密傳教,恰好路過韋昌輝的村子,並在他家裡借宿一晚。整個晚上,馮雲山和韋昌輝一夜未眠,兩人秉燭夜談,具體談話內容無人知曉,但有一點可以確定,韋昌輝徹底被馮雲山的口才征服。隨後,韋昌輝毫不猶豫賣掉家產,堅定不移地跟隨馮雲山,他的這筆資金可謂是雪中送炭,因此洪秀全對韋昌輝十分器重。

除了出錢,韋昌輝本人能力也很強,每次行動基本都會參與指揮,名氣甚至比洪秀全還高。正因如此,清朝廷一度錯認為韋昌輝是最高首領,對他的關注和憎恨超過洪秀全,後來才發現事實並非如此,但這也說明,韋昌輝確實不簡單。封王時,洪秀全為天王,號稱“萬歲”,東王楊秀清其次,為九千歲,北王韋昌輝稱六千歲,翼王石達開才稱五千歲。

此人地位在石達開之上,卻成了“背鍋俠”,最終被五馬分屍



西王蕭朝貴和南王馮雲山戰死後,原本排在第五的北王韋昌輝,一躍升至第三位,在太平天國政權中,可謂是兩人之下,萬人之上,僅次於洪秀全和楊秀清。共患難容易,但共享福不很難,隨著形式越來越好,太平天國內部出現矛盾,東王楊秀清變得目中無人,有時都不把洪秀全放在眼裡,更別提三當家韋昌輝了。

由於嫉賢妒能,楊秀清經常給韋昌輝穿小鞋,甚至當眾羞辱他,一次兩次就算了,韋昌輝一忍再忍,楊秀清卻得寸進尺,簡直欺人太甚。公元1856年,洪秀全害怕被楊秀清架空,決定將他除掉,但他自己不能動手處理此事,否則影響天王的形象不說,還有可能導致無法控制的局面。

此人地位在石達開之上,卻成了“背鍋俠”,最終被五馬分屍



經過一番思索,洪秀全給韋昌輝一道密詔,讓他火速回京誅殺楊秀清。韋昌輝原本就恨楊秀清,既然得到天王的允許,肯定不會再容忍,無論如何都要除掉楊秀清。一方面,可以取得天王的好感和信任,自己的地位進一步提升;另一方面,能夠藉此報私仇,可謂一舉雙得。

於是,韋昌輝帶領部下攻打東王府,不僅殺掉楊秀清及其家眷,還處死楊秀清的舊部和親戚,前後總共兩萬多人被殺,這就是歷史上著名的“天京事變”。螳螂捕蟬黃雀在後,韋昌輝做夢也沒想到,自從他對楊秀清動手那一刻,就註定成為“背鍋俠”,卸磨殺驢者正是天王洪秀全。

此人地位在石達開之上,卻成了“背鍋俠”,最終被五馬分屍



東王楊秀清被殺之事,引起其他將領不滿,責怪韋昌輝濫殺無辜,並讓天王對他嚴懲。洪秀全為了給眾人一個交代,直接派人把韋昌輝抓起來,隨後下旨把他五馬分屍。天京事變中,韋昌輝雖然有點過分,但他是受到洪秀全的指使,至死也沒想到,最後會淪為背鍋俠和炮灰。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