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己所不欲,勿施於人」這句話對嗎?是否「己所有欲,即可施人」?

和諧————地球村


這是個很好的問題,很有代表性,尤其最後一句,讓很多人非常困惑。

先看出處,子貢問曰:“有一言而可以終身行之者乎?”子曰:“其恕乎!己所不欲,勿施於人。”

可以看出,孔子是把“己所不欲,勿施於人”這句話當作人生格言來教導給子貢的。子貢問他的老師孔子:“有什麼話是可以終身奉行的嗎?”孔子就回答道:“那就應該是“寬恕”了吧!自己不想要的,也不要強加給別人。”

孔子的意思很明顯,我們為人之道,應當多寬恕別人,不要求全責備,這也是能夠處理好人際關係的金科玉律。說起來簡單,做起來很難,不是所有人都能做到的。很多人總是想把自己的意志,強加給別人,不管別人喜不喜歡。

那麼,反過來,“己有所欲,即可施人”嗎?我想這也是不對的!即使在每個家庭也是一樣:父母今天喜歡吃這個菜,孩子就是不喜歡這個菜,你讓孩子吃,他就是不答應。這何況是在一個社會?

你想要的,你喜歡的,即使是宇宙的真理,但別人也有自己選擇的權利。


窗外的白楊


“己所不欲,勿施於人”,此句出自孔子的《論語·顏淵》。

字面意思是:自己不想要的,不要給別人。引申義為:如果不希望別人此般對你,你也不要這般對待別人。換句話說:想要得到別人的尊重,首先就得尊重別人。

這是一個涉及人品、道德以及修養的問題。不管一個人地(官)位多高,學識多淵博,你不尊重別人,也得不到大眾的尊重和讚譽。

“己所有欲,即可施人”,很明顯地看出這句話是以自我為中心,完全忽視了他人的思想感情。

從日前海歸教授毆打女清潔工一事來看,就是最好的實例!這樣的教授會帶出“優秀的”人才嗎?會得到社會的讚譽嗎?

“尊重”——體現了人性上的平等,人格上的美麗!尊重他人,尊重親人,尊重愛人,尊重孩子,也尊重自己,這個世界才會愈來愈美好!這個社會才會愈來愈和諧!

偉大的孔子這句“己所不欲,勿施於人”,是生活中處理人際關係最好的準繩。古時候是,現在是,將來也是!



我方團隊作者——非無意,歡迎關注轉發!你的欣賞是我的動力!

文:非無意 整理:曉妹


這個命題具有很深的哲學意味。下面是我的粗淺的理解,僅供參考——

“己所不欲,勿施於人”包含了倫理學的含義,你通常意義上的道德金規則,是通過“主管觀點”到“他人觀點的”的過渡命題。

在這裡,我最認可的表述是“人所不欲,勿施於人”!為什麼這樣說?“己”字在一定意義上包括了很深的主觀色彩,在普世價值看來,這已是具有“排他性”的思維習慣,不利於在道德上普遍認可。中國人將就倫理關係的普遍價值,它是維繫宗族關係、人際關係、政治關係的重要關口。

特別是在全球化的今天,中國提倡的“命運共同體”概念,就充分體現了不傷害他國利益的同時促進共同利益實現的一種思想。如果把這句話放在這裡,它就應該是“人所不欲,勿施於人”,這樣更能夠表達普遍性和共通性。

也就是說,在“人所不欲”的條件下,沒有人被排擠出“隊伍”,這是站在“上帝視角”的價值觀,也就是排除了“一己之念”的最佳選擇。它的意義在於——尊重他人和自己,不排斥對方,也不貶低自己,這樣的概念就被引向了開闊性和無限性,它適用於很廣泛的場合都有它的意義。


舞文弄史


‘‘己所不欲,勿施於人’’,是指如果自己都不希望被人這樣對待,推己及人,自己也不要那樣對待他人。這是世界公認的道德金律。另一則道德金律是耶穌說的:‘‘你要別人怎麼對待你,你也要怎樣對待別人’’。



‘‘己所不欲,勿施於人’’,是一條道德底線,看上去比較消極。那麼,能不能‘‘己有所欲,即施於人’’呢?那倒不必!


因為孔子還提出了另外一條原則作為補充:‘‘己欲立而立人,己欲達而達人’’,自己想要有所作為,也要讓別人有所作為,自己要聞達於世,也要幫助別人聞達於世,屬於積極促進的一面。兩者合在一起,稱為‘‘忠恕之道’’。

怎樣才能容易理解這兩句話呢?簡單地說,好的,就幫助他人達成;不好的,自己就不要強加於人。

總而言之,孔子提倡的是‘‘仁心’’,不能只考慮自身的感受,還要照顧他人的感受,不能只是自己進步,也要幫助他人進步。


幽幽南山客


用胡適先生做例子。

胡適從小生活在一個大家庭裡,父親早逝,母親一個人把他撫養成人,嬸嬸嫂子們一不高興,就給他們娘倆甩臉子看。所以胡適年幼早熟,很小就懂得看人臉色。

長大成人之後,胡適曾經說過這樣一句話:“世間最可厭惡的事莫如一張生氣的臉;世間最下流的事莫如把生氣的臉擺給旁人看。”

厚道如胡適,他一生遵循“己所不欲,勿施於人”的古訓,他知道看人臉色的難受,所以從來不肯在人前甩臉子,讓人難堪。

1938年,胡適被認命為駐美大使,當時胡適沒有多少外交經驗,去了美國還要四處求人,每天都要應酬,累得半死,情緒極差。

但是他的下屬,卻絲毫沒有被他的壞情緒波及,而且他們每次半夜來找胡適,胡適也依然是和和氣氣的。

胡適給他妻子江冬秀的信裡說: “我現在做的是受罪的事,但你知道我的脾氣,我不去就罷了,去了,我總要把全副精神擺出來,總不要叫人家看我的臭臉,總不要叫大家跟著我受罪。”

胡適曾經教育自己兒子說:“合群有一條基本規則,就是時時要替別人想想,時時要想想‘假如我做了他,我應該怎樣?我受不了的,他受得了嗎? 我不願意的,他願意嗎 ? ’你能這樣想,便是好孩子”。

一個人,如果能夠做到“己所不欲,勿施於人”。凡事都設身處地為別人著想,自己不願做的事情也不強加給別人,這樣的人才能算是一個厚道的人。


Moon月牙兒


"己所不欲勿施於人"出自《論語》:

子貢問曰:“有一言而可以終身行之者乎?”子曰:“其恕乎!己所不欲,勿施於人。”

可以看出,孔子是把己所不欲勿施於人這句話當作人生格言來教導給子貢的

這裡簡單八卦一下子貢。孔子弟子中,如果說最滿意的是顏淵,最親密的是子路,最成功的一定是子貢。


《史記·仲尼弟子列傳》,關於子貢的筆墨最多,其傳記就篇幅而言在孔門眾弟子中是最長的。他擅長經營,"家累千金",“七十之徒,賜最為饒益”,可以說是孔子周遊列國的主要出資人,長於外交,"子貢一出,存魯,亂齊,破吳,彊晉而霸越。子貢一使,使勢相破,十年之中,五國各有變。"此外,孔子的名聲,也與子貢的極度推崇分不開:“夫使孔子名布揚天下者,子貢先後之也。”

這樣的子貢,不受孔子器重是不可能的,《論語》中,孔子與子貢的許多對話都很有意思,如告訴他如何交友,如何自處等。而在這些對話中,我們會發現非常相似的一則:

子貢曰:“我不欲人之加諸我也,吾亦欲無加諸人。”子曰:“賜也,非爾所及也。”

"我不欲人之加諸我也,吾亦欲無加諸人。"這句話的意思,跟"己所不欲,勿施於人"是一樣的,大概可以翻譯為,如果我不希望別人怎樣對我的話,我也不會那樣對別人。按照今天時髦的話來說,其實就是換位思考,自己做不到或自己不能接受的事情,就不要去施加到別人身上。

那孔子在這裡的回覆其實是非常的讓人玩味的,他直接警告子貢,這是你還沒有做到的,“賜也,非爾所及也。”

可見,對於孔子來說,己所不欲,勿施於人那是相當高的標準,並且是跟仁聯繫在一起的並不僅僅是現代人所謂的培養高情商,建立人際關係的法則

當然,對我們今天來說,這麼理解認識也是可以的。譬如我們不希望別人窺探我們的隱私,那麼我們也不要去窺探別人的隱私。我們討厭不被尊重,就要去尊重別人。如此等等。

當然不能邏輯的地推出“己所欲,施於人”,因為己所欲的,並不一定是對方所欲,換過來說,對方所欲的,不一定是自己所欲的,那不就是己所不欲了嗎?所以不能施於人。簡單來說,你喜歡吃甜豆腐腦,不能強迫別人吃甜豆腐。如是而已。


兒童教育古今談


己所不欲,勿施於人是一句孔子的經典妙句,也是中華民族的重要信條,講明瞭處理人際關係的重要原則,意思是自己不喜歡做不到不要強加於別人。

出自《論語·衛靈公》:“子貢問曰:“有一言而可以終身行之者乎?”子曰:“其恕乎!己所不欲,勿施於人。””。
zhaoqifa2017.10.8上海


知足常樂98954541


己所欲,別人未必所欲,己所不欲,或許正是別人所欲。自己喜歡的東西,別人未必喜歡,自己不要的東西,也許正是別人所想要的。

這個問題的答案並不是非黑即白的。無論是“己所不欲”,還是“己所欲”,都不要強加給對方。給出的東西,只有一個標準,即是否是對方真正想要的。而對方真正想要的東西,有時候非常隱蔽,需要你去挖掘。再結合自身的潛力和慾望,為其提供量身定製的,有稀缺性價值的解決方案。 從“你很好,只是我們不適合。” 到“天造地設一樣的難得。”

己所有欲,也要找到對方所欲的重合點,才可以提供給別人。


竹上米澤


我認為:己所不欲或己所欲者,都不要輕易施於人。

1、施與不施,都要尊重他人;

2、不論己所不欲還是己所欲者,若要施的話,要看對對方是否有利;

3、若對他人有利,即使是非你所欲者,也可施於人。


知識導圖


我這人沒什麼文化。但我覺得己所不欲, 勿施於人這句話的出處並不重要,重要的是它彰顯了古人為人處世的德行。其實,悟懂它就倆字,厚道。自己不願意做的事,就彆強加於別人去做了吧?!這不是厚道是什麼呀?!這也是做人的哲學。那麼,是不是自己願意做的事,就可以強加於別人去做呢?!很顯然是錯誤的。做人要換位思考,既然自己不願做的事不能強加於別人。同理,自己願意做的事也不能強加於別人。這才是真厚道,真德行。通俗的說就是不強人所難。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