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家人同待幾個月,鬧矛盾怎麼辦?

新冠疫情下,人們往往在家隔離封閉兩個月以上,甚至更長。一家人正常學習生活被打斷,突然在一起一天到晚處在一起,難免發生和加劇矛盾。

據說國內的離婚率暴漲。咱們老中沒老外那麼樂天,往往心裡繃得緊,臉上也顯得serious,出口容易傷人,雖然不至於鬧離婚,但是吵個架摔個東西給孩子拉點陰影,肯定是有的。

一家人同待幾個月,鬧矛盾怎麼辦?


怎麼辦呢?

加拿大已經有個好辦法,就是給大家發錢。一個月2000,可以拿4個月,家庭矛盾劇減。大人數鈔票,孩子樂開顏。

在這樣百年一遇的大瘟疫下,金錢是減輕痛苦、減少家庭矛盾的良藥。

否則怎麼辦?

俗語說,貧賤夫妻百事哀。

為什麼新冠下,家庭矛盾會加劇?

這個大家都知道,我們只是簡單理一理。

最簡單的就是家裡沒錢了,揭不開鍋。心裡本來恐慌,這個時候就忍不住爆發,埋怨,只要一扯到罵對方沒本事、沒出息,接下來就完蛋了。

人都有尊嚴,最懦弱的人,你踐踏他/她的尊嚴,他/她看上那麼懦弱,可是心裡都是忍著的,他/她心裡是恨不得捅你一刀的。

這個是第一,缺錢。經濟基礎決定上層建築。所以加拿大政府發錢,可以一下解決不少家庭問題、社會問題。

一家人同待幾個月,鬧矛盾怎麼辦?


第二呢,是本來兩口子的婚姻就是脆弱的。平日矛盾就不少,互相看不順眼。在新冠疫情下,天天在一起,彼此開戰,來了個大爆發。

就等這一天。什麼舊賬都給翻出來了。平日還好,各自上班,有朋友相勸,冷靜一段時間。現在呢,一天到晚看著對方那張討厭的臉,度日如年。

一解封,戴著口罩出門第一件事,就是去辦離婚。

一家人同待幾個月,鬧矛盾怎麼辦?


第三呢,兩個人的關係不對等。平日總有一個好像社會地位高一點,掙錢多一點,在智商上似乎碾壓對方一點,居高臨下一點。

平日可以過。

但新冠疫情下,天天在一起,可能發生矛盾。有的可能是支配對方習慣了,不願意承擔一部分家務,有的可能失業,可能工作不穩定,產生了不安全感,甚至還可能兩人不對等的關係發生逆轉。

這都是容易出問題的。

一家人同待幾個月,鬧矛盾怎麼辦?


第四,夫妻之間永遠在的,對孩子教育理念、方式、方法不同,為此發生爭執。

平日沒什麼,到了疫情期,可能大爆發。孩子該幹什麼,不該幹什麼,應該怎麼教,應該不怎麼教,雖然孩子嫌你兩個都煩,但是兩口子往往完全忽略孩子的存在,在那據理力爭,各執己見。

誰也不服誰。

一家人同待幾個月,鬧矛盾怎麼辦?


第五呢,如今這個年代,夫妻兩口子,可能對新冠疫情、抗疫政策、各國及政治人物表現,都有自己的看法。

可能不同。爭得面紅耳赤,不可開交。一方總覺得比對方高明,對方不服,就容易怒。更嚴重的,內心對對方產生價值評判。有的還憤而說出口,比如“沒想到你見識這麼低”等。

這話一出口,晚上上床就別想碰了哈。

第六,就是說那些特別傷刺的話。

在社會上,我們討厭那些種族歧視的話,是什麼話,大家都知道。但往往忽略了,在家裡,夫妻兩口,或父母對子女,子女對父母,往往也有那麼一兩句話,讓對方非常討厭,感到傷害。

往往一方出離憤怒,就會拋出這麼句話。內心知道,或者能意識到,這句話,其實可以相當於捅你一刀。

比如罵孩子,你怎麼這麼蠢。比如罵老公,沒什麼本事。比如動不動說,我要跟你離婚!

第七呢,就是對待疫情的態度,預防疫情,尤其是家裡有人感染,怎麼辦?

這個隔閡就大了。

每個人總是自私的。涉及到有生命危險,你起了疑心,夫妻兩口子感覺到對方自私,感覺到家人自私,這有點災難性。

人都怕死。有的對待疫情防控很嚴肅,有的不以為然。有的躲避最危險的事,有的跟你拉開距離,害怕被傳染。

這裡面可能有猜疑,還有誤會。當你感覺自己要死家人怕死不敢接觸,那是很沮喪的。還有一種沮喪,是你根本不是這樣想的卻被對方誤會,不好解釋也解釋不通,感到沮喪。

最大的傷害,就是信任。信任沒了。信任是婚姻的基礎。信任沒了,這個婚姻也就垮了。彼此不僅心裡這麼想對方,看對方的姿態和眼神,都那個樣,還會故意或不故意,從行為舉止裡流露出來。

這樣的婚姻,名存實亡。


那麼怎麼解決呢?

簡單講講我的看法。

一家人同待幾個月,鬧矛盾怎麼辦?


首先,一個最簡單的辦法,是想想孩子,如果有孩子的話。孩子小,不會說,大一點的孩子,可能就會做出一些反抗的言行。

家裡經常吵架,孩子肯定是有陰影的。等他/她都是成年人了,自己做父母了,爺爺奶奶了,他/她都記得。

想想你父母常年爭吵,對你有沒有傷害,對你的人生是否有影響。

一家人同待幾個月,鬧矛盾怎麼辦?


第二,就是練習Anger Control。

一個人,能控制自己的脾氣,是成熟的一大標誌。首先得駕馭內心那匹野馬,你才能駕馭對方,駕馭千軍萬馬。

能駕馭,不是看誰的嗓門更大,誰更像馬景濤那樣咆哮。不是的,而是看誰最平靜。

你得先平靜下來。人在憤恨的狀態下,沒有什麼不敢做的,一刀子划過去,事後自己嚇到哭。

第三,如果修為暫時不夠,怎麼辦,那麼就是採取一些技巧。

比如兩口子協商好,以後一吵架,到不可開交,一方喊“麥芽糖”,對方就要立即停下來。

或者問一句,你餓不餓呀,要不要我給你煮碗麵吃?

還有就是見不著心不煩,自然而然分開,呆在自己房間,晚上分開睡。分開睡幾天,再見自己都會笑,覺得彼此像做家家的小孩子。

第四是轉移注意力。

可以養個貓貓、狗狗,和貓貓狗狗玩,看他們那麼可愛,氣就消了。可以上網看個搞笑小視頻,或看個喜劇電影,笑一笑,十年少。樂過以後,氣也消了。

第五,出去走走。

有時候,的確是在家裡悶太久了,悶出病來。所以又到去親近一下大自然的時候了。

雖然新冠疫情下,命令stay home,但是偶爾是可以出去鍛鍊一下身體的。呼吸一下新鮮空氣,鍛鍊下身體。彼此不用說話。聆聽一下自然,感受一下生命的律動,回來就好多了。

第六,新冠疫情期間,保持獨立空間。

長達幾個月,一天到晚24小時在一起,肯定會憋悶,暴露好多問題,產生不少矛盾。

所以最好協商好,彼此留一個獨立空間、時間。甚至在隔離這一段時間,可以分開睡,一人一個房間。

比如你們可以約定,週一到週五分開睡,週六、日在一起。一下矛盾就小多了。

同樣,家裡的事,家務活、照顧孩子,做個簡單分工。

第七,最重要的放在最後,什麼事,不要憋在肚子裡,一開始說清楚。

對於新冠疫情,尤其重要。

與其憋在肚子裡,被人猜疑感受委屈,不如一開始說出來。比如一開始就召開一個家庭會議,大家說清楚。

比如說,要在家隔離這麼久,以前從來沒有過,肯定有不少矛盾,要互相體諒。感染上會死,誰都恐慌,現在經濟上也不穩定,也有這方面的壓力和擔憂。

如果新冠疫情期間,需要家人拉來距離,需要分開睡,要避免減少接觸,要分工去買菜、加油,要把這些行為看做是非常時期的做法,是為了自己和家人的安全,是需要的,是合理的,希望不要有什麼猜疑。做的不好的事,說過了頭的話,請原諒。

最終都是為了一家人好,平安度過疫情。。。

攤開說有什麼好處呢?大家就不用猜了。如果一個感染裡,家庭成員沒有擁抱你,近距離接觸你安慰你,那麼是一開始大家都說好了的,不是家人不愛你,而是為了整個家庭安全度過疫情負責,也為了整個社區的安全,保障自己和家人周全,也是為社區、社會負責。

絕對不是拋棄你。一直在堅持支持你、照顧你。只是這種支持和照顧,是同時保障和兼顧自己和家人乃至社區社會的安全的前提下。

說清楚了,就好多了。

反過來,假如有人不幸感染了,感覺家人對自己有點“疏遠”,但一開始說清楚了,知道不是的,也理解,人在這種狀況下的表現,是正常的。若反過來,如果是家人感染了,你來支持和照顧她/他,你捫心自問,你將如何自處,你會做得更好嗎?

最後,發錢依然是個好辦法。相信2000一個月連發4個月,大家的家庭矛盾一下變少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