种植水稻,在给各个生育阶段灌溉时,我们通常要注意这些

今天我们来了解一下在水稻各生育阶段的灌溉技术。

秧苗期,因为秧苗较小,本身需水量并不太多。特别是扎根立苗阶段,田面需要氧气比需要水分更为迫切,一般只要保持田面湿润就行。到3叶期以后,要用浅水灌溉。早春育秧之所以要较多的水,经常排、灌,并不是秧苗的生理需要,其主要作用,在利用灌溉水来调节温度;防止寒潮和暴风雨侵袭;同时也可防止鸟兽为害,保护秧苗。

种植水稻,在给各个生育阶段灌溉时,我们通常要注意这些

返青期,插秧时,为了使秧苗插得直,插得齐,深浅一致,不致发生浮秧、缺株,一般早、中稻宜留一层极薄的遮泥水插秧。双季晚稻插秧时,气温高,为了避免晒伤秧苗,应根据秧苗高度,加深田面水层,一般以1-1.5寸为宜。插秧后,要立即灌较深的水,以利返背。因为拔秧的时侯,拔断、拔伤了一些根,插秧后,原来的根吸收能力弱,新根又没有发生,这样的情况下秧苗是很容易死亡的。

种植水稻,在给各个生育阶段灌溉时,我们通常要注意这些

中国科学院植物生理研究所和常熟灌溉站的试验证明;返青期湿润灌溉比80厘米水层灌溉,发根延迟,粗根少28.3%,返青期延迟3-5天。这一时期适当深灌,即保持水层为植株高度的三分之一,不仅适应水稻生理需要,而且还有护苗作用。例如在高温情况下,可减少叶面蒸腾,能保持叶不干枯;在低温侵袭时,可以防寒保温,免受冷害。这一阶段,一定要掌握"浅水插秧,深水活棵"的原则。返青后,可采用湿润灌溉,以利秧苗发根。但在有寒潮侵袭时,仍应深水保温,寒潮一过,立即排水。

种植水稻,在给各个生育阶段灌溉时,我们通常要注意这些

分蘖期,这个时期可以提高水温、土温,促使早分蘖、多分蘖,能够争取较多的大穗。湖南省农业科学院试验:深灌80-120厘米比浅灌20-40厘米,早稻分蘖少18-25%,晚稻少10-16%。分蘖的发生,应该有个限度,不是越多越好。凡是分蘖过多的田,有效分蘖的比重都低。必须看到,无效分蘖多,不仅白白耗费很多养料,而且封行早,植株荫蔽,不利光合作用的进行,对生产并不有利。

种植水稻,在给各个生育阶段灌溉时,我们通常要注意这些

有效分蘖的比重,最好是占总苗数的75-80%。就是说,如果我们要求收获时有24万穗,那末,分蘖最高苗数达到30-32万时,就应抑制分蘖的发生。控制分乘发生,通常有两种灌水方法,一是灌2寸以上深水,淹5-7天,减弱基部光照;二是排水晒田,限制基部湿度,都是创造不利分蘖的环境,起控制后期分乘的作用。

孕穗期,指穗分化到出穗这一阶段。此期单位面积内的苗数和叶片数都达到最高峰,光合作用强,代谢作用旺盛,是水稻一生中生理需水最多的时期。

种植水稻,在给各个生育阶段灌溉时,我们通常要注意这些

特别是此时气温高,蒸腾和蒸发量都大,如果缺水,就会削弱有机质的合成与运转,不能保证供应正在发育着的幼穗形成的需要。更为重要的是抽穗前10-14天,花粉、胚蘖等生殖细胞形成期,必须保证供水,如果受旱,就会使大量颖花退化,耻谷增多,为害甚大。农民常说:"禾怕胎里早","稻打苞,水齐腰"。最好田间经常保持1-1.5寸深的水层。出穗前3-5天,穗的各部分已经发育完成,凡地下水位高,保水力强及植株生长旺盛的稻田,可排水轻晒2-3天;低洼田、冷浸田,此期排水,适当晒田,也很有好处。但高岸田、沙土田、漏水田仍应保持一定水层,防止受旱减产。

种植水稻,在给各个生育阶段灌溉时,我们通常要注意这些

抽穗开花期,在正常情况下,水稻抽穗开花要求空气的相对湿度为70-80%,此期保持田里有一定水层,除能直接满足水稻生理需要以外,还有调节土温,提高空气湿度的作用。如果受早,轻则延迟抽穗,抽穗不齐,重则抽不出穗,即使有些穗子抽了出来,也往往因相对湿度过低,花粉和柱头受旱、失水,不能进行正常授粉,以致成为枇粒。江苏省的经验:抽穗前后受旱10-15天,减产12-31%,不实率增加23.5%。在严重干旱情况下,有全穗全而成白穗的。因此,抽穗开花期,稻田必须建立浅水层,防止受旱。一般和孕穗期一样,可保持1-1.5寸深的水层。

种植水稻,在给各个生育阶段灌溉时,我们通常要注意这些

乳熟期,抽穗后到乳熟,田里不需要太多的水,但也不能缺水。应采取干干湿湿的灌溉方法,最好灌1寸左右深的水,维持3-4天,让其自然落干,过2-3天,再灌1寸左右深的水。如此浅水3-4天,干2-3天,直到乳熟。切不要田里有水再灌水,长期保持水层。

抽穗到乳熟期不能受早,如果土壤含水量低于60%,不仅影响光合作用的进行,而且不利于叶和茎制造的养料运送到子粒上去。一般后期干早,子粒多不饱满,千粒重降低。经试验,以抽穗后土壤一直保持湿润灌溉的小区产量为100,抽穗后25天排水的小区产量,只有93;抽穗后15天排水的小区产量更低,为82。说明排水越早,产量越低。

种植水稻,在给各个生育阶段灌溉时,我们通常要注意这些

此外,还有排水越早,碎米越多,米质越差的趋势。抽穗后到乳熟,也不要长期淹灌。凡是长期淹灌的稻田,禾苗多黑根,虽然灌溉水多,但不能顺利地吸收,对水稻生长不利。

蜡熟期,主要是指水稻垂头撒子以后。一般不需再灌水,让田土晒硬,以利收割。但前期最好仍保持土壤有80%左右的含水量,以不间断茎叶养分的输送和子粒干物质的积累。种植双季连作稻的地区,为了不影响收获早稻后及时整地和尽快栽插晚稻,即使是早稻蜡熟期,仍不能使土壤过干,而需有一定水分。

好了,本篇文章到这里就结束了,大家在阅读是否有所了解了呢,感谢大家的阅读以及关注,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