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籍友人志願者穿上“紅馬甲”

外籍友人志願者穿上“紅馬甲”

外籍志願者穿上“紅馬甲”進行體溫監測。

平安是對社會最大的貢獻

白雲區松洲街是外國人居住較多的地區之一,他們來自埃及、也門、俄羅斯、韓國等10多個國家,主要居住在富力半島、富力桃園等社區。在這裡,松洲派出所是廣州市首批掛牌的外國人管理服務工作站,通過專業化、“一站式”的外管服務,書店特色的文化交流方式,以及外籍志願者服務隊,對在穗外籍人士進行科學健康管理服務,幫助他們更好地融入到廣州大家庭中,守望相助,抗擊疫情。

文、圖/廣州日報全媒體記者李棟 通訊員陳莉、楊明華

從事外貿生意的尼日利亞籍居民CHIKE來廣州已15年,太太是湖北人,一直住在富力半島小區。因為他名字的發音跟中文“西瓜”比較接近,大家都親切地叫他“西瓜”。

見到“西瓜”時,剛解除居家健康觀察不久的他正在家中陪著兩個小孩上網課。“以前早出晚歸,沒時間陪孩子,現在親子時間多了,也算是一個意外的收穫。”“西瓜”說。

剛開始,“西瓜”不太瞭解廣州的疫情防控措施,在社區工作人員及民警的幫助下,他慢慢感受到,居家健康觀察也是為了自己的健康安全。他把自己的親身經歷也告訴身邊的朋友:“他們是在保護大家的健康和安全。”

“西瓜”告訴記者:“現在絕大部分的朋友都能理解了。”他發現,因為文化背景差異,溝通是最大的問題。因此,他主動聯繫社區的外管民警鄭警官,加入到松洲街外籍志願服務隊伍當中。

小區裡曾有一戶外籍人員對防疫措施不理解,由於該外籍人員不熟悉英語,溝通起來比較困難。“西瓜”熟悉尼日利亞語、英語和漢語,便主動上前與對方溝通。最終,對方答應遵守居家健康觀察相關規定,配合開展防疫工作。

事後民警問“西瓜”是怎麼說服對方的。“西瓜”說:“就是把你們傳達給我的信息向對方轉述了一遍。記得我剛來小區時,是你們盡心盡力讓我融入到廣州這個大家庭裡面。這位外國友人不理解為什麼要待在家裡,擔心居家期間生活得不到保障,我告訴他防控是在保護他,他隨時可以和我聯繫,我每天都可以把他需要的東西送到他家門口。”

據瞭解,為了快速消除溝通障礙,拉近心理距離,松洲派出所招募常住的外籍人員組成“外籍友人志願服務隊”,他們穿上“紅馬甲”,協助“三人小組”開展上門走訪,辦理業務,心理疏導等工作,促進溝通,為健康管理服務創造有利條件。

松洲派出所富力半島社區警務室也是廣州市首批掛牌的外國人管理服務工作站。在工作站門前,張貼了英、韓、日、法等多個語種的防疫宣傳資料,讓外國人及時瞭解防疫政策,提醒外國人要戴口罩、測體溫、少聚集,遵守中國出入境、疫情防控等法律法規。

“外籍人員管理的基礎是語言溝通”,外管民警鄭警官告訴記者,為提高管理效率,松洲派出所聘請4名英語專業人員常駐小區外管服務站,為前來諮詢辦理業務的外籍人員提供翻譯服務,消除溝通障礙。如果涉及其他語種,社區民警根據外籍人員預約辦理業務時間及溝通語種,及時聯繫附近學校提供相關語種翻譯人員,全面解決外籍人員管理服務中溝通難、指引難、辦理難的“三難”問題。

為了加強溝通,社區民警建立了小區外國人微信群,在群裡發送英、韓、阿拉伯語三種語言提示,宣傳防疫政策,並組織志願者實時翻譯,及時溝通解決他們遇到的問題。

同時,對外籍人員入住小區實行“一站式”服務,即出租屋承租人信息登記、出租屋房東納稅、臨時住宿登記辦理三項業務,省時省力。

目前,全市有41個外管服務站,打造“信息鮮活、功能齊全、社會參與、服務便捷、宣傳多樣”的外國人管理服務平臺,實現“服務+管理”一體化。

書店裡辦沙龍:讓文化成為交流的媒介

外管服務站的旁邊有一家普雅書店,這是松洲派出所打造具有特色的外籍友人中外文化交流活動中心,也是外籍友人融入廣州生活的平臺。

走進書店,一排排高大的書架靠牆而立,上面擺滿各種中外文書籍,書店中央還有鋼琴、架子鼓等樂器。平時,尼日利亞籍居民“西瓜”很喜歡來書店唱歌,通過歌聲,他結交了一批朋友,疫情期間,他把自己的真實感受傳遞給朋友們,更好地配合防疫工作。

書店通過定期舉辦讀書會、音樂會、美食會和傳統節日慶祝會等沙龍,加強外籍人員和小區居民、社區民警、街道工作人員之間的溝通交流,通過文化交流,營造中外和睦相處、和諧發展的良好氛圍,使外管服務工作更具特色,更有人情味。

此外,通過交流,社區民警可多渠道瞭解轄區外籍人員生活狀況,從而有針對性地開展治安防範等工作。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