脱贫1185天——河店镇贫困户贾换芝的脱贫路径特写

2014年,河店镇销金寺村70岁的村民贾换芝因本人患有脑血栓,失去劳动能力,老伴张纪德也已65岁,虽然身体健康,但面对3亩责任田,他已无能为力。因病带来的沉重医药费用,使这个家庭背上了沉重的负担,本来就不高的收入在医疗支出面前一下变成了负数。

在2014年度销金寺村贫困户评定工作中,经过党员干部、群众代表的一致同意,贾换芝夫妇被评为建档立卡贫困户。“我们村最大的弱项就是看病就医,因病是贫困人口致贫、返贫的重要因素。” 河店镇销金寺村的党支部书记张振峰说。

河店镇党委政府按照习近平总书记的殷殷嘱托以及中央、省、市、县的扶贫政策和帮扶措施,从最基本的“两不愁三保障”开始,对全镇的建档立卡贫困户指定专人开始定点帮扶。

村干部张同来成了贾换芝老人的第一位帮扶责任人,他从老人的家庭实际情况入手,面对张纪德老人无力承担繁重的土地耕种的现状,他帮助老人把3亩土地以每年1000元/亩的价格流转出去。张纪德老人表示在照顾老伴的闲暇时间可以从事一些力所能及的劳动,张同来又同村委会商议,让张纪德老人担任了村保洁员的工作,工资为300元/月,到2016年底,老人的土地流转收入3000元、保洁员工资收入3600元、两位老人的养老金收入1920元,共计收入8520元,人均收入4260元,在2016年底的建档立卡贫困户动态调整中成功脱贫,成为山东省197.9万脱贫享受政策贫困人口中的一员。

“当时老伴得了脑血栓,因看病让家里一贫如洗,子女们也背上了债务,多亏有政府的帮助,看病时有特惠保二次报销,平时有家庭医生上门服务,现在心里踏实多了。”张纪德老人对比当年深有感触地说。

对于贾换芝夫妇来说,从2016年底脱贫享受政策至2020年3月30日,已有1185天,在这三年多的时间里,河店镇党委政府按照《中共山东省委 山东省人民政府关于打赢脱贫攻坚战三年行动的实施意见》,遵循“2018年基本完成、2019年巩固提升、2020年全面完成”脱贫攻坚工作路径,规范完善了动态管理、培育发展了特色扶贫产业、扎实推进了危房改造等任务措施,使全镇的扶贫工作有序稳步进行。虽然党委政府主要领导进行了调整,贫困户的帮扶责任人进行了调整,但对贫困户的扶贫工作却始终如一。

脱贫1185天——河店镇贫困户贾换芝的脱贫路径特写

在脱贫后的1185天里,贾换芝夫妇一直生活在统一规划的村庄社区里,张纪德老人的保洁员岗位月工资也由300元逐渐增长到了460元,两人的养老金已达到每月246元。2019年4月,贾换芝老人因脑血栓造成的偏瘫被鉴定为二级肢体残疾,并办理了残疾证书。2019年5月,因贾换芝老人长期服药,河店镇医保办协助她办理了慢性病证书,为她节省了药费开支。2019年6月,因肢体二级残疾,每月80元的护理补贴开始发放。2019年9月,在调整后的帮扶干部的接力帮助下,向县残联为她申请、并配备了座便轮椅,出门晒太阳不再是个奢望,同时2019年度河店镇高科技智能棚扶贫项目的第二次分红也存入了贾换芝的个人社保账户。2019年10月,再次犯病的贾换芝老人在莘县人民医院、聊城市人民医院住院28天,出院结算单上16000多元的数字,经过新农合报销和扶贫特惠保险中的医疗商业补充险报销,最终自己只需承担了900元,报销比例达到95%,有效的遏制了因病返贫的发生。2019年11月,镇扶贫办为他们配备了新的饭橱。2020年2月,新冠肺炎疫情防控期间,帮扶干部为张纪德老人送来了口罩、蔬菜和食用油。2020年3月,帮扶干部为贾换芝老人申请了偏瘫康复训练服务,来自肢体的康复和心理的自信慢慢开始提升……春风吹醒万物,喜雨润泽大地,曾经因病一筹莫展的家庭,在党的扶贫政策之下,如今有了新的生机。对于河店镇的扶贫工作,河店镇党委书记冯秀元说:“我们河店镇脱贫享受政策的建档立卡贫困户还有545户990人,在扶贫攻坚上必须坚持不懈的做好工作,不获全胜、决不收兵,这已成为全镇扶贫干部的座右铭,它将指引着我们抓重点、补短板、强弱项,在扶贫决胜之年打赢必胜之战,要着力向着乡村振兴和建成全面小康社会开始冲刺”。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