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醫生,我覺得有點冷!”

援漢日記⑬ |“醫生,我覺得有點冷!”

患者進行人工肝治療後,親手書寫感謝詞“感謝李蘭娟院士團隊”,與朱夢飛合影

2020年2月29日晚11點,樹蘭(杭州)醫院感染科副主任兼門診辦公室主任朱夢飛記於武漢。


關於照片的日記,Feb 29


今天是來武漢滿一個月的日子,2月1日我跟隨李蘭娟院士帶領的浙江緊急醫療隊抵達武漢,擔任浙江緊急醫療隊治療組組長,負責武漢大學人民醫院東院區ICU和CCU重症監護室危重病人的救治工作。


我們將李氏人工肝技術應用到新型冠狀病毒肺炎患者的救治工作中,一個月來,取得了很好的效果。


李蘭娟院士提出“救治更多的患者、降低病死率”的要求

,武漢大學人民醫院檢驗科非常配合,協助我們團隊獲得了全院有關炎症因子的檢測結果。


2月27日,初篩數據時我們發現住在普通的病房的一位62歲患者白介素6指標達198ng/ml,肺部CT顯示病變面積已達40%以上,他正處於炎症風暴早期,需要行人工肝治療,以阻斷疾病的惡化。


與主管醫生溝通,在患者知情同意後,我將人工肝治療儀推進了普通病房,給患者做治療。


援漢日記⑬ |“醫生,我覺得有點冷!”


治療前,與患者“閒聊”,其實是做心理護理,消除他對新治療的顧慮。


他告訴我一月份剛升級做了外公,幾天前陪家人去醫院看病傳染上的病毒,自己平時很愛運動,身體也健康,當時檢測結果出來,他還不相信自己得病,而現在連續說些話都感到費力了。


我邊跟他聊天,邊開始治療,我聽出了他言語中露出的害怕與沮喪,也看到他聊到2個月大的外孫女時, 眼裡放出的光芒。


突然,監護儀發出了“嘀嘀嘀”急促的警報聲,患者的血氧飽和度只有85%,呼吸增快到28次/分,人工肝治療儀的指標正常,測量患者的血壓平穩。


“朱主任,我感覺有點冷。”患者喘氣著說。


我拿了被子給他蓋上,再為他重新做一個指氧監測,我看到他的手在顫抖,在碰觸到我手的那一瞬,他用力握住了我的手,我沒有避讓,而是將我的另一隻手也迎了上去,用雙手將他的手捂在手心:“這樣暖和些了嗎?”


患者點頭,喘著氣說:“朱主任,沒事了,我暖和一些了,謝謝。”


此時,他的血氧飽和度顯示86%,我帶著雙層手套,加上防護服內已全身被汗溼透,手套內的手也全是汗,平常敏感的手指當下也感覺不到他手掌的溫度了,但我有理由判斷,他並沒有感到真正的暖和,只是客氣而已。我沒有鬆開手,三隻手依然捂在一起。


3分鐘後患者的血氧飽和度到了92%,“嘀嘀嘀”警報聲停止了,患者的手也有力了些,我知道他現在是真的暖和回來了。


“現在感覺怎麼樣”我問。


“好多了。”老王呼吸開始變得平靜。


我準備放開手,但他用了力氣再次握緊住我,聲音哽咽:“朱主任,謝謝你,謝謝你們。”


那一刻,我感受到他手掌的力度攥緊了我的每一個細胞,這是患者與醫者的彼此間真誠與信任;這是我從醫25年的初心得到認可的激動,戴著眼罩與面屏我可以毫不掩飾的讓淚水流淌......


感謝2月份多出的這一天,一個月來我第一次能夠有時間坐下來記錄一些文字給四年後的自己,告訴自己

時間未蹉跎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