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人才,智慧战“疫”的“最强大脑”

疫情爆发以来,全市各领域专家人才积极投身疫情防控,打响智慧战“疫”,为打赢疫情防控阻击战提供了有力支撑。

研发全国首个多指标新冠病毒检测试剂盒


北京人才,智慧战“疫”的“最强大脑”

程京

中国工程院院士,清华大学医学院讲席教授,生物芯片北京国家工程研究中心主任,博奥生物集团总裁

北京人才,智慧战“疫”的“最强大脑”

只需采集患者的鼻、咽试子等分泌物样本,1.5小时内便可一次性检测包括新冠肺炎病毒在内的6种呼吸道常见病毒。

2月22日

全国首个能够检测新冠肺炎病毒的

多指标核酸检测试剂盒

正式获批进入临床

新冠肺炎疫情爆发之际,正值冬春流感高发期,由于症状相似,很难通过临床表现、胸部影像学等手段鉴别。若发热病例不能得到快速精准诊断,流感病例很有可能被视同新型冠状病毒感染对待,给疫情防控带来极为不利的影响。

面对这种情况,程京院士带领团队集中优势力量,投入新型核酸检测芯片试剂盒的研发工作,仅用一周左右时间即研发成功。

北京人才,智慧战“疫”的“最强大脑”

这款新型检测试剂盒,可以比其他单一指标检测产品快一倍的速度同时检测其他5种呼吸道常见病毒,通过快速鉴别诊断,把病人进行有效分流,大大减轻医院负担,使宝贵的救治资源集中用于新型冠状病毒患者的救治中。

“AI尖兵”助力科技战“疫”

北京人才,智慧战“疫”的“最强大脑”

赵勇

格灵深瞳科技有限公司创始人兼CEO

北京人才,智慧战“疫”的“最强大脑”

体温筛查是疫情防控的关键环节,为解决如何运用信息技术支持防控,有效解决测量体温时需要近距离接触、提高测温准确度等问题,赵勇带领他的团队火速研发AI产品助力疫情防控。

北京人才,智慧战“疫”的“最强大脑”

传统的测温方式,在车站、地铁口人流密集区域成了难题。赵勇接到市科委的电话,毫不犹豫地接下了紧急研发任务。大年初二当晚,他迅速组织成立了30多人的应急攻关小组,力争在最短时间内开发出可以应对疫情防控需求的智能测温产品。

北京人才,智慧战“疫”的“最强大脑”

团队克服种种困难,仅用8天时间,就成功研发出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深瞳移动式双光快速温测智能识别系统,在北京西站、朝阳区政府大楼等地开启了落地应用。这一系统可对通行人员进行非接触式体温检测。系统每分钟可监测人流量200人次以上,测温距离5米以内,温度识别精度±0.3℃,人脸与温度关联率大于99.9%,高温报警时间小于1秒钟,充分满足了高流量人群环境疫情防控需求。

北京人才,智慧战“疫”的“最强大脑”

当前疫情防控正处于最吃劲的关键阶段,亟需科技创新持续助力。赵勇表示将继续加大技术研发投入,全力以赴助力疫情防控,以科技手段保障公众安全。

研发新型检测试剂盒,与核酸检测互补

北京人才,智慧战“疫”的“最强大脑”

王保君

传染病诊断领域研发专家、北京科卫临床诊断试剂有限公司总经理

北京人才,智慧战“疫”的“最强大脑”

疫情爆发以来,为满足针对大量疑似患者、无症状感染者,以及核酸检测阴性患者的检测需求,王保君和他的研究团队争分夺秒开展新型冠状病毒检测试剂的研制工作。

北京人才,智慧战“疫”的“最强大脑”

曾有媒体报道,有患者入院前三次咽拭子新型冠状病毒核酸检测均为阴性,后经进一步诊断确诊感染新型冠状病毒。对此,有专家指出,任何病毒的核酸检测检出率都不可能是百分之百,对新型冠状病毒的核酸检测也不例外。

北京人才,智慧战“疫”的“最强大脑”

王保君团队利用自身技术优势,采用基因工程技术,通过优化和完善重组蛋白体外表达系统、优化基因序列等表达了新型冠状病毒蛋白抗原,并筛选了配对的单克隆抗体。利用自主研发的核心原材料,现已完成了新型冠状病毒抗原检测试剂盒(化学发光免疫分析法)、新型冠状病毒IgM和IgG抗体检测试剂盒(酶联免疫法)和新型冠状病毒IgM/IgG抗体联合检测试剂盒(胶体金法)等产品的研制。

北京人才,智慧战“疫”的“最强大脑”

不同技术平台的产品分别适用于高通量检测及基层快速检测的需求,既有每小时可处理200人份的大通量试剂,也有可在15分钟内给出检测结果的快速检测试剂。经初步临床测试,试剂检出率基本达到要求,可以和核酸检测结果相互补充。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