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LNG“云接卸”打好疫情防控战“下半场”

4月7日,来自澳大利亚的“水晶天空”轮靠泊江苏LNG接收站码头。此次LNG接卸作业采用“零接触”“云卸船”模式,顺利完成16.6万立方米货物卸载。

江苏LNG“云接卸”打好疫情防控战“下半场”

与过去366船接卸不同的是,此次海事港务“外交官”严格执行江苏LNG公司“非必要不登轮”要求,在码头操作平台通过“云操作”完成全部连断卸料臂操作和相关文件签署,原来至少连续17小时的“出国”工作程序,全部在“国门之内”完成。

因国外新冠肺炎疫情持续蔓延,每艘LNG船均有来自至少3个不同国家的外籍船员,不稳定不确定因素多,接收站“海上国门守卫战”境外疫情输入风险极大。为全面落实中央“外防输入、内防反弹”策略,江苏LNG公司密切关注国际国内疫情形势变化,及时制定采取更有针对性和实效性的“云接卸”防控措施,抓紧抓实抓细各项防控工作,疫情防控常态化与安全生产两不误。

知己知彼、百战不殆。LNG船舶抵港前,海事港务人员通过邮件方式,提前掌握船员名单及健康状况,紧盯船讯网跟踪船舶航行轨迹和停靠港口信息,综合评估船舶疫情防控风险等级。根据风险评估“绿黄红”等级不同,制定对应的船舶接卸作业行动卡,并指定专人对行动卡执行情况进行监督检查,确保行动卡执行到位。

“零接触”确保安全高效受控。自3月中旬起,江苏LNG公司严格落实天然气销售分公司要求,采取“一船一策一卡”接卸模式,海事港务人员不再全程驻船,接卸过程看似“不受控”。为确保无人值守“不受控”的卸料过程安全高效可控,生产运营中心组织人员对接卸过程进行彻底抽丝剥茧,梳理优化关键环节,辨识分析风险并制定防范措施。

卸料过程中,海事组“外交官”中英文熟练切换,通过内线电话为主、海事VHF为辅的通讯方式与船方和接收站中控室沟通协调。生产运营中心在码头设置了临时卸船指挥室,卸船过程中人员全程在码头指挥室值守,及时应对卸船过程中可能出现的突发事件。卸料前后的首末次计量均通过对讲机确认,相关单据通过船代公司人员传递,消毒处理后再进行签认。接臂拆臂过程中,船方人员在5米安全距离外进行“远程”见证。

“五专”保障风险最低。生产运营中心从运行班组抽调2名骨干专门进行码头操作,将船舶风险降至最低。为减少船舶监管人员及服务人员与接收站员工之间的接触,生产运营中心开辟了“专用进出通道”作为海关、边检、引航、代理等人员的专门通道,并指定专人、驾驶专用车辆、设置专门路线,最大程度减少疫情传播风险。从下一船起,公司指定的电瓶车“专职司机”将由船舶代理公司人员执行。

疫情期间江苏LNG接收站已接卸10船13亿立方米LNG,这些天然气不仅满足了江苏全省居民用户需求,也成为复工复产的加速“催化剂”,全力以赴夺取“双胜利”。(如东新媒体:郭凌慧 通讯员:吴小飞 吴瑕)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