干货!鱼虾混搭有妙招,这种混养模式不妨尝试!

受疫情影响,近期国内多地鱼虾压塘滞销的情况非常明显,而单一品种养殖要求技术水平较高,且风险也相对较大,因此如何化解今年非常时期养殖风险从而实现增产增收的目标,已成为当前养殖户的选择题。有业内人士表示,鱼虾混养模式对土塘、老化虾塘或资金薄弱者,都是值得再次重拾应用有效而低风险养殖模式。下面为养殖户朋友推荐一些较为常见的混养模式。

干货!鱼虾混搭有妙招,这种混养模式不妨尝试!

白对虾混养罗非鱼

罗非鱼与白对虾混养模式无论是在低盐度或是高盐度地区都可进行。


干货!鱼虾混搭有妙招,这种混养模式不妨尝试!


一、为确保成功率,建议选择虾苗时,最好选择选择0.6-0.8cm小规格的优质一代苗(尤其注意需在购苗前进行弧菌等检测),进行低密度养殖。业内指出,一代苗不仅长速快、养殖周期短,同时小规格虾苗的抗环境应激相对较好,有更高的成活率。

弧菌领养殖户谈弧色变,几年前还没有针对弧菌有特别疗效的产品。近几年大家发现高含量的过硫酸氢钾治疗弧菌有特效。但是只有过硫酸氢钾含量达到50%才能有好的效果,如果含量不够,效果会大打折扣。因此建议大家在选择杀弧菌产品时一定要看含量。选择50%含量过硫酸氢钾,含量达到50%的过硫容易氧化甚至燃烧,因此必须经过特殊工艺处理,成本一般比较高。所以一般厂家做不了50%的过硫,大家在选择该类产品时一定要注意辨别好真假。


二、如果是低盐度池塘主养南美白对虾,那么建议虾苗投放密度在4-6万尾/亩,在养殖20天过后(也可根据养殖户自身情况做出相应调整),投放一定数量的罗非鱼(100尾/亩)或者埃及塘鲺鱼(20尾/亩)等鱼类一起混养。要注意的是,投放的鱼苗规格最好都在10公分以上,这样鱼才能吃到病残弱的虾。而在白对虾达适合的规格可以起捕上市之后,鱼先在池塘暂养,等到其它池塘的虾苗标够20天,又重新放到池塘中去,如此就可一直循环使用。

干货!鱼虾混搭有妙招,这种混养模式不妨尝试!

三、鉴于今年的气候情况不容乐观,因此养殖密度必须严格把控。今年投养的虾苗最好是在4-5万尾/亩即可,越高风险越大。在养殖过程中,如发现鱼类或对虾长速过慢或规格过小,说明池塘中饵料不足或养殖密度过高,应及时适量增加投喂量或通过捕捞降低养殖密度。


四、混养塘投料也需讲究。

如果是以南美白对虾为主的塘口,选用饲料的蛋白含量就必须以虾类需求为主。标苗期间,投喂营养充足的饲料有利于保障虾苗生长强壮,提高成活率;等鱼虾都放苗后,考虑经济性和营养搭配合理性,可以全程使用虾料,也可以逐渐过渡到投喂高档的鱼虾混养料。

养殖户在投喂时,可以搅拌添加乳酸菌投喂,不仅能促进消化,有益肠道健康,提高饵料利用率,降低饵料成本;还能一定程度抑制有害细菌滋生。



五、调水非常重要。

有多次混养成功经验的养殖户介绍,用芽孢杆菌、蔗糖和麦麸等经过简易发酵后,泼洒到养殖水体中,使芽孢杆菌成为优势菌群,主养不仅可以限制有害微生物的繁殖,控制疾病发生,同时发酵菌液中含有麦麸和蔗糖等也可有效调节了水体中的碳氮比。勤调水、勤改底,是有效避免蓝藻爆发、保证养殖成功率的途径之一。但进行混养的养殖户尤其应该注意,由于养鱼会涉及到杀虫消毒类产品的使用,在投入虾苗后要注意针对消毒、杀虫类产品频率,避开聚酯类甲壳类动物敏感药物,建议消毒以碘制剂等温和性消毒药为主。

干货!鱼虾混搭有妙招,这种混养模式不妨尝试!

白对虾混养金鲳鱼

近年来金鲳鱼行情非常理想,如果是咸水交换方便的区域,那么白对虾混养金鲳鱼便成为首选混养模式。

干货!鱼虾混搭有妙招,这种混养模式不妨尝试!

一,池塘条件:


高位池、低位池均可,面积3-10亩,水深1.5-2.0米,水质良好,盐度保持在5-25‰的区间为好,每亩配备一台增氧机。


二,虾苗、鱼苗的放养:


放苗分放虾苗与鱼苗,虾苗先放,密度在3万/亩左右,养殖20天待虾苗长至4-5厘米活动能力较强时再放入体长约5厘米的鱼苗,鱼苗密度控制在1000-1500尾/亩。鱼苗千万不能过早放入与虾苗混养,因为虾苗前期很小,活动能力差,金鲳鱼属肉食性鱼类,会捕食弱小虾苗。


三,养殖管理:


1、饲料投喂管理:

首先明确投喂顺序,先投鱼料,再投虾料。鱼料为膨化浮性料,鱼能摄食多少十分容易观察,虾料为沉性料,虾摄食多少难以观察,投料量难以把握。先投鱼料后投虾料,两者最好间隔半小时。要注意天气对摄食的影响,正常天气一般早午晚三餐料,但在高温季节则中午不用投料,暴雨天气也不用投料。


2、水质管理:

每天早、晚测定水温、pH值、水色、透明度,每周测定溶解氧、盐度、氨氮、亚硝酸盐、硫化氢等水环境指标。定期取样检测浮游动、植物的种类与数量,并采取有效措施稳定水环境有益藻相。


3、病害防治:

金鲳鱼池塘养殖的病害相对较少,主要是南美白对虾病害很多。利用金鲳鱼肉食性本能来摄食对虾残体,捕杀病弱个体,可防止对虾大规模发病。养殖金鲳鱼最常见的病害是小瓜虫病和指环虫病,防治的方法是:鱼苗投放前用淡水或15-20ppm高锰酸钾溶液浸洗鱼体10-15分钟,养殖期间每隔15-20天消毒一次水体,消毒三天后使用生物制剂,保持水质清爽。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