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艺术浅谈(十二)丨现代主义美学之源——包豪斯

时间:1919-1933年

概念起源:德语“Bau”(构成),豪斯“haus”(家)

代表人物

创立者:瓦尔特·格罗皮乌斯

其他艺术家:约斯夫·阿尔贝尔斯、莱纳尔·法宁格、乔安内·伊顿、瓦西里·康定斯基等

主要地点:魏玛、德邵、柏林、芝加哥

相关概念:抽象艺术、总体艺术、抽象艺术与具体艺术、动态艺术与编程艺术


现代主义美学之源——包豪斯

说起包豪斯,对于没了解过艺术或非艺术类设计类专业的人会对它感觉很陌生,殊不知它几乎渗透了所有现代人的生活当中,包括广告视觉设计、居住环境设计及日常使用的家居用品、办公桌椅等。包豪斯不是一个人名,它是一所学校,一个主义,一种理念,一场革命,一个突破时空的生活美学态度。它让艺术与工业化第一次融合碰撞,用实用性和功能性来打破传统艺术繁杂与高雅的枷锁。它在一个世纪前掀起的一次艺术与工业生产相融合的革新浪潮里,虽然余温不再,但其诞生的艺术理念和美学思想至今仍在影响着现代设计风格的发展。

现代艺术浅谈(十二)丨现代主义美学之源——包豪斯

包豪斯大学

现代艺术浅谈(十二)丨现代主义美学之源——包豪斯

即使过去一个世纪,依旧不俗,依旧经典

现代艺术浅谈(十二)丨现代主义美学之源——包豪斯

沃尔特·格罗皮乌斯

1919年,在建筑师瓦尔特·格罗皮乌斯的带领下,位于德国魏马市的包豪斯大学正式建立,1033年由于政治压迫,被希特勒关闭。包豪斯大学的教学与艺术活动形成了整体主义的另一种形式。1920年,包豪斯大学由艺术职业学校和美术学院合并组成,格罗皮乌斯认为,包豪斯应该“将一切创造性艺术和工业社会结合起来”,其理念效仿应该艺术和手工业模式及美国南北战争时期作坊的模式,但却超越了工业社会前手工业的局限性,开始进行批量生产。包豪斯的教育理念之于当时而言也是相当先进,理论与实践相结合,除了有几位主要院长(格罗皮乌斯、梅尔、凡德罗)开设的课程,还有一批“工作室教师”开设的手工实践课(木艺、金属、陶瓷、玻璃、纺织品等)。大学开始有一个学期预备课程,主要是关于形式、空间、色彩和构成的基础理论课程,由康定斯基、克利、斯雷蒙作为主要授课老师。

现代艺术浅谈(十二)丨现代主义美学之源——包豪斯

建于1979年的柏林包豪斯博物馆,格罗皮乌斯设计

现代艺术浅谈(十二)丨现代主义美学之源——包豪斯

现代艺术浅谈(十二)丨现代主义美学之源——包豪斯

瓦西里椅,随处可见的会议室椅,纪念瓦西里·康定斯基

现代艺术浅谈(十二)丨现代主义美学之源——包豪斯

巴塞罗那椅,凡德罗经典之作

现代艺术浅谈(十二)丨现代主义美学之源——包豪斯

包豪斯台灯

1923年,莫霍利·纳吉接替伊顿负责预备课程的监督开发,自此开始包豪斯大学形成了独有的风格。纳吉本人主要负责教授分析方法导论,目的在于教导学生以科学方法分析艺术创作过程。他根据不同的艺术种类分别进行教学:绘画、雕塑、摄影、电影、印刷。莫霍利·纳吉是个非常严格理性的老师,他可谓是包豪斯流派核心精神的代表人物,其先进严谨的教学理念在二战后被约瑟夫·阿尔贝尔斯引进美国,对美国包豪斯发展及职业技能教育方面探索有极大促进作用。

现代艺术浅谈(十二)丨现代主义美学之源——包豪斯

法古斯工厂,1913年建成,格罗皮乌斯设计

现代艺术浅谈(十二)丨现代主义美学之源——包豪斯

包豪斯徽

包豪斯虽然源于德国,但最终却没在其出生地得到友好待遇。后来,由于希特勒迫害犹太人,包豪斯的大部分师生与领军人物转移避难,部分去了美国芝加哥,另外有十多位犹太血统的包豪斯艺术家逃离到以色列避难,并在以色列首都特拉维夫留下了世界上最完整、规模最大的包豪斯建筑群——白城,整个特拉维夫有4000多座包豪斯建筑,而白城占据1500多座,并在2003年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认定为世界物质文化遗产,从人类历史文化的高度上肯定了包豪斯的艺术地位。而包豪斯最后一位院长凡德罗及众多师生在美国芝加哥留下很多包豪斯风格作品,也为美国城市现代化设计留下不可磨灭的一笔。

现代艺术浅谈(十二)丨现代主义美学之源——包豪斯

以色列首都特拉维夫

现代艺术浅谈(十二)丨现代主义美学之源——包豪斯

以色列白城

现代艺术浅谈(十二)丨现代主义美学之源——包豪斯

以色列白城

现代艺术浅谈(十二)丨现代主义美学之源——包豪斯

芝加哥“玉米大厦”,凡德罗设计

现代艺术浅谈(十二)丨现代主义美学之源——包豪斯

Goldberg 在60年代设计建造的 Marina City

作品简赏

现代艺术浅谈(十二)丨现代主义美学之源——包豪斯

现代艺术浅谈(十二)丨现代主义美学之源——包豪斯

《光与空间调制器》莫霍利·纳吉

《光与空间调制器》是拉兹洛·莫霍利·纳吉在1930年完成的动力钢结构作品,现藏于哈佛大学博物馆。1923年,莫霍利·纳吉接替伊顿负责包豪斯大学的预备课程,即6个月的准备学期。他讲科学设计的严谨性引入到艺术分析中,并构想出一个艺术家工程师的形象出来,代表了技术进步和机器发展的现代性。他将新媒介引入包豪斯大学的工作室教学,这也就意味着超越了工业社会前的手工业局限,更加注重设计。光线与空间调节器是一个可活动的金属体,功能性也决定着它的抽象性。作品的标题指出,机器的发动机可捕捉、过滤并还原出真正的光线。此作品是动力艺术的起源,并在1955年在巴黎的一次展览中成为此流派的代表作。

结语

1919年,包豪斯大学开启了一场过了一个世纪至今还在影响着我们现代生活的美学革命,携手工业文明与机器文化,从概念上创新变革,从人的观念上改变对艺术和工业生产的看法,也彻底地启发了现代主义设计的行业萌芽。无论你是否接受,包豪斯运动中所诞生的理念早已经运用渗透至现代人的生活,人们也在不知不觉中获益良多。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