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婆帶娃和奶奶帶娃的區別,雖然諷刺但是很現實,看看你家不是

自從有了娃之後,帶娃就成了一個困難的話題,尤其是對於雙方都在職的父母來說,丟給月嫂保姆都不放心,所以最合適的人選就是奶奶和姥姥了,畢竟也是帶過孩子的,在這方面的經驗必定不會差,而且都是自己的孫兒,所以兩人肯定更是對孫兒疼愛有加,但是婆婆和奶奶帶娃之間,可有著天壤之間的差別,別不信!

外婆帶娃和奶奶帶娃的區別,雖然諷刺但是很現實,看看你家不是

“奶奶看孩子是責任,而姥姥看孩子是義務”

敏敏自從出月子之後,開始上班之後,奶奶和姥姥輪流帶孩子,每次在做飯這方面兩人都要爭持好久,姥姥想的是多做一些女兒愛吃的飯菜,畢竟上班也辛苦了一天,吃頓 自己愛吃的是必然的,可奶奶卻一心想的是煲各種湯,為的目的就是為了讓兒媳下奶,有助於自己孫子的營養,所以其實單從這一點,就能看出姥姥和奶奶帶娃的區別了。

外婆帶娃和奶奶帶娃的區別,雖然諷刺但是很現實,看看你家不是

帶娃時

姥姥:姥姥通常給寶寶灌輸的是媽媽很愛你的想法,媽媽一會兒就回來了,而且姥姥特別願意陪孩子一起玩耍,總之,姥姥給寶寶灌輸的思想就是一定要多愛媽媽一點,這才是最重要的。

奶奶:奶奶帶娃才所謂盡心盡力,但是也總想和寶寶親近,可奶奶總會講媽媽不愛你之類的話,把孩子往出推,讓孩子覺得媽媽不愛自己。

外婆帶娃和奶奶帶娃的區別,雖然諷刺但是很現實,看看你家不是

飲食上

姥姥:都說自己的媽最疼自己的女兒,這句話總是沒有錯的,帶孫子固然重要,可是在做飯方面,姥姥做的基本上都是媽媽愛吃的,而不是為了下奶讓寶媽吃一些不感興趣的食物。

奶奶:奶奶一心只會為自己的孫子想,在做飯的方面,只要什麼東西吃了下奶,奶奶就會逼著寶媽吃,尤其是各種補湯,有時候逼得寶媽 都反胃嘔吐。

外婆帶娃和奶奶帶娃的區別,雖然諷刺但是很現實,看看你家不是

養娃矛盾

姥姥:孩子難免都有生病的時候,如果孩子有個頭疼腦熱的,姥姥會第一時間告訴寶媽,畢竟是親生的,也不會存在隔閡,直接帶寶寶去醫院做相關的檢查。

奶奶:如果孫子生病了,奶奶說的第一句話必然是“怎麼照顧孩子的,又讓生病了”,所以這樣長時間的下去,也容易讓兩人之間出現嫌隙,所以這一點上,一定要注意。

其實自古奶奶與姥姥的矛盾是一直都存在的,因為畢竟不是一家人,而孩子作為兩個人之間聯繫的紐帶,所以在帶娃的時候難免會出現分歧,只要鴿子退讓一步,這才是最正確的方法,你帶娃的時候是不是也是這樣呢?

那麼, 如何讓孩子乖乖聽話呢?這種方法比吼更有用,希望你早點知道。

外婆帶娃和奶奶帶娃的區別,雖然諷刺但是很現實,看看你家不是

給孩子可以選擇的空間

孩子都有自己的小脾氣,有時候還會很任性。對於父母的要求,大多數時候都不會乖乖聽話,甚至還會發脾氣。這時候父母光靠吼可是解決不了問題的。

可以換一個思路,不再是給孩子單一的選項,比如讓孩子吃飯,你直接問他要不要吃飯,答案就只有吃或者不吃。

若是換一個說法,問孩子是要吃肉還是要吃菜,他就會下意思的思考這兩個選項,就忽略了“不吃”這個答案,這叫轉換思路,給孩子可以選擇的空間,孩子自然就會忽略否定的答案。

外婆帶娃和奶奶帶娃的區別,雖然諷刺但是很現實,看看你家不是

有些事情讓孩子自己做

孩子不聽話還有一個原因就是家長總是替孩子做所有的事情。現在的孩子都很聰明,比較古靈精怪,也都很有自己的想法。尤其是年齡越小的孩子,他越想自己動手。而家長總是害怕孩子做不好或者受傷,什麼都替孩子做。

這種做法更會引起孩子反感,你說什麼他肯定就不會聽。讓孩子自己做一些事情,這也是孩子成長的一部分,既鍛鍊他的動手能力,又減少了他的依賴性。

外婆帶娃和奶奶帶娃的區別,雖然諷刺但是很現實,看看你家不是

父母以身作則

孩子就是父母的一面鏡子,父母有什麼樣的習慣,孩子就會有模有樣的學習,所以說家長要幫孩子養成良好的行為習慣,需要以身作則,在孩子小的時候就要注意自己的一舉一動。

並且告訴孩子什麼樣的習慣是好的,什麼樣的習慣是壞的,比如“吃飯的時候不許看電視,睡覺前不可以吃零食”,並且教孩子學會禮貌用語和懂得拒絕。

外婆帶娃和奶奶帶娃的區別,雖然諷刺但是很現實,看看你家不是

教育孩子也要講究適度,孩子在父母寬鬆的環境中成長,感受家庭的溫暖和生活的美好。孩子和父母成為朋友,也就願意聽父母的建議。

孩子看繪本時會有很強的代入感,將自己帶入到繪本中的角色之中,這也正是孩子為什麼看繪本學東西快的原因。

外婆帶娃和奶奶帶娃的區別,雖然諷刺但是很現實,看看你家不是

優秀的孩子必定是見過世面的孩子,他們的背後一定站著一對有眼界有見識的父母。

有見識的父母,不等於有錢的父母。比如,給孩子買一本童書繪本用不了多少錢,但會讓孩子學習到很多知識。3-6歲是孩子的閱讀敏感期,這個時期好好培養,有助於讓孩子形成終生的閱讀習慣!

外婆帶娃和奶奶帶娃的區別,雖然諷刺但是很現實,看看你家不是

我家孩子小時候就看了不少的繪本,這套《兒童情緒管理與性格培養繪本》就很不錯,一套共有10冊。中英雙語繪本,對於家長啟蒙孩子的英語思維也有很大幫助。

3歲前,父母可以讀給孩子聽,當做睡前故事書。在3-6歲當做好習慣養成的故事書,用來幫助孩子管理情緒,養成好性格。

外婆帶娃和奶奶帶娃的區別,雖然諷刺但是很現實,看看你家不是


這套書一共有十個主題,分別從不同的角度講述不同的故事:做最好的自己、誠實守信、不亂髮脾氣、自我保護、克服恐懼、團結友愛、知書達禮、分享快樂、我能行、形成好習慣

外婆帶娃和奶奶帶娃的區別,雖然諷刺但是很現實,看看你家不是

10冊不過是69.9元,還可掃碼暢聽,方便父母在工作了一天後,已經很累了,

想給孩子講故事卻心有餘而力不足的問題。

外婆帶娃和奶奶帶娃的區別,雖然諷刺但是很現實,看看你家不是

所以,家有孩子,不妨多一點耐心,在孩子身上多一些正面教育,對孩子才是最好的糾錯方式!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