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立医院绩效考核的内涵是什么?

公立医院绩效考核的内涵是什么?

绩效考核的目的


公立医院开展绩效考核的目的,是通过设计一套适合本医院实际情况、操作简单实用的绩效考核方案来评价员工的工作效果,并进行激励。绩效考核重在绩效而非考核,是通过一系列表面简单而内涵深刻、丰富、逻辑关系紧密的考核指标,对科室和员工的工作质量与风险程度、难易度,工作数量及效率,成本和费用控制效果等进行评估,按照约束理论降低库存和运营费用的理论要求,具体内涵如下:

一、建立健全公立医院成本核算制度和标准。①设置成本核算流程,组织人员培训,加强固定资产管理与清查,强化成本核算的指导和监督;②加强水电气暖的管理,不定期对各科室的使用情况进行监督检查;③规范物资管理流程,所有物资均实行实时计价挂账管理,确保科室领用记录的准确性,确保二级库账与一级库出库金额的一致;④加强对医疗收费的培训、管理、监督和控制力度,定期进行检查,坚决杜绝多收费、乱收费、重复收费、分解收费等违规收费现象,加强对包含在医疗服务项目中医用耗材的使用、收费,以及高值耗材适应症的管理;⑤堵塞收费流程中的漏洞,防止少收费、漏收费;⑥按照临床医技科室承担的任务,实行严格的定岗定编,把有限的人力资源用在最需要的地方,为医院培养出一专多能的全科人才,控制医院的人力成本。

二、强化对医疗质量工作的考核。①使医务人员能够熟练掌握临床适应症,做到合理检查、合理用药、合理治疗,把医疗纠纷和事故降到最低,严格控制医疗风险成本,确保医疗质量的提高,加强医院的院内感染控制,防止由于院感带来的成本增加;②加强药品的管理及合理用药的指导工作,检查临床医师所开药品的适应症,规范其用药,科学控制医疗费用中的药品费用,提高医院的有效产出;③加强医保费用的管理,减少因违反医保政策造成的医保费用拒付,确保通过合理检查、合理治疗和合理用药控制医保患者费用,进而降低医疗成本。

三、提高医疗设备的使用效率和医用耗材的管理水平。①建立医疗设备管理系统,全面掌握医院各类设备的分布及设备总值情况,清楚了解各专科设备的购置时间、使用年限及折旧情况;②定期进行医疗设备清查盘点,对科室闲置的设备和仪器进行清理;③对科室配备的医疗仪器,指定专人管理、定期维护和保养,最大限度地延长设备的使用寿命;④对设备操作人员进行严格培训,确保其能熟练掌握设备的操作方法和使用技巧,避免因使用不当造成的损害,保证医疗设备发挥最佳的使用效能,并对医疗设备的报废严格把关;⑤加强对各种医用耗材的管理,对高值耗材实行专账记载、跟踪监控管理,由使用科室提出申请,护理单元或手术室录入费用;⑥建立健全医用耗材的计量、验收、领退和清查制度,并严格执行。

总之,公立医院要通过绩效考核提高医疗服务质量,优化服务流程,减少不必要的成本和风险,控制医疗费用,缓解患者看病贵的难题。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