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孩子的愛,無條件,有原則

“你怎麼越來越不聽話?”、“你怎麼就不願意和父母多說一句話?”、“你這個孩子太讓我們做父母的的傷心了”……

對孩子的愛,無條件,有原則

類似於這樣的話,看著熟悉嗎?是自己經常對孩子說過的話嗎?作為父母的你,是不是經常從嘴裡說出這樣的話?

身為父母,我們總認為已經把最好的都給了孩子,一切的勞累都是為了孩子,可孩子總是逆著生長,甚至明明過了叛逆期仍然無法體會父母的良苦用心?

對孩子的愛,無條件,有原則

曾經看過一個新聞,一個小男孩在街上哭鬧著,想要讓媽媽給他買玩具,媽媽不買,惱羞成怒的的小男孩竟抓住媽媽的頭髮去亂揍。媽媽央求著放手,男孩卻怎麼都不放手。這時一個20來歲的女孩前去解圍,但卻被小男孩一聲‘你滾’而罵走了。隨後小男孩變得更加張狂,開始伸手掐住母親的喉嚨。面對這樣一個“熊孩子”,不難想象一切源於父母沒有原則的溺愛和忍讓。

對孩子的愛,無條件,有原則

黃磊對孩子有原則的愛,讓人們備受尊敬,還有他出色的專業技能。並且從他的教育孩子來看,黃磊並不是那種單純的去溺愛和順從孩子,他非常的疼愛女兒,但是是有原則的,從這一點上來說,他作為爸爸的好品質,就非常適合我們學習。

對孩子的愛,無條件,有原則

愛孩子但是也要有原則:

1、有些事情,不能妥協

有家長說:“家裡有規矩,但孩子耍賴也沒轍啊!”

這是很多家庭的通病:孩子不聽你的原則,常常以哭鬧、不吃飯來要挾父母。這很大程度上是由於父母一而再,再而三地降低底線。比如和孩子約定好每天只玩半個小時iPad,但孩子一哭鬧,大人就妥協了,於是又多玩了半個小時被慣壞的孩子有一個特點,就是他們的要求總是被滿足。

對孩子的愛,無條件,有原則

第一次出現問題,大人就妥協,只會為自己和孩子的將來找來更多麻煩。

2、有些事情,自己做

愛從來不是大包大攬,教會孩子解決問題的方法,而不是幫他解決問題,這才是真正的愛。讓孩子多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事情,時間久了,他會在成長中學會自立自強。

對孩子的愛,無條件,有原則

3、 別幫孩子逃脫責任。

責任感的養成要從小開始。比如孩子上學忘記帶作業,被老師批評。此時正確的做法應該是,家長去學校跟老師解釋清楚,讓孩子自己回家拿作業。然後告訴孩子,家長去學校解釋,是出於愛你,但沒帶作業是你的錯,被老師懲罰也是應該的。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