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府古鎮探索之旅:城廂鎮——最具才氣的古鎮

城廂鎮位於四川成都平原東北部,距成都市31公里,成都市總體規劃的都市區範圍內,是一個歷史悠久的大鎮,底蘊十分深厚,至今保存著至漢朝以來,包括唐、宋、元、明、清的歷史文化遺存,有重點文物保護單位15處,為成都市各鄉(鎮)之首。城廂古韻濃郁,人傑地靈,自漢代即為居民聚落,已有1800多年曆史,鎮內文物豐富,古蹟眾多,名人輩出。宋代進士、理學家謝湜、謝潛弟兄,明代御史敖選、李佶兩人,清代著名學者、詩人何元普和中國戲曲表演藝術大師魏長生;近代湧現了被孫中山先生追贈為“陸軍大將軍”的彭家珍烈士;現代出現了著名土壤學家、曾任四川大學農學院院長彭家元,中國著名植物學家彭傳直,著名詩人、文學家流沙河。


這裡保存著漢代以來的豐富的歷史文化遺存,而作為曾經金堂縣城已有900年的歷史,至今保存著古代縣治的城市功能和建築格局。威嚴的縣衙署、古樸的文廟和武廟、恢弘明教寺覺皇殿、靜謐的繡川書院,還有那清晨的西街、黃昏的護城河……歷經千年,那縣衙的驚木聲、書院的讀書聲,彷彿還在耳邊迴響。城廂古鎮西街是古鎮唯一保留最完整的一條古街,全長320米,街後側有幾處大院緊貼,較大的民居院落為餘家大院,其餘尚有何家大院、李家大院等10處。街上有靈官廟、當鋪、陳家祠、原金堂縣衙署。連接西街有4條小巷,北側為西城邊街、槐樹街、堅強巷,南側有上壽巷。西街兩側大部分保留老街原有的清時代和民國時期民居和街房建築,僅有4處為後來新建房屋。


天府古鎮探索之旅:城廂鎮——最具才氣的古鎮


繡川書院

四川保存完好的古代縣級學府


天府古鎮探索之旅:城廂鎮——最具才氣的古鎮


繡川書院原在四川省成都市青白江區城廂鎮西街,清康熙 59 年(1720),金堂縣令陳舜明將其從西街鬧市遷建於大東街現址,依據附近有繡川河之故,更名為“繡川書院”。1751年、1761年、1805年分別由金堂縣令張南英、饒學曦、謝帷傑三次維修和增建,其佔地面積5085平方米,建築面積1969平方米,共四進,大門三楹向大街,八字牆,門內為庭院,分左右廂房,二門建築類似照壁,但中間開門,有石刻前清金堂縣令李淇章撰寫的對聯,“博學多能養成佳士,依仁遊藝勉作通儒”,橫額“人文蔚起”。二門內為第二個庭院,兩側為廂房,中廳為外講堂,系齋長輔導課之處,再後是第三個庭院,兩側是書院學員自學室,中廳為內講堂,系書院院長(山長)講課之處,後堂為院長、齋長宿舍區,自成小院,左側還有大片院壩,作為師生散步休憩之處,以該書院為中心,東、南、西、北四周圍牆外5米為文物保護範圍,該書院是全省至今保存最為完好的古代縣一級的最高學府。 繡川書院為磚木結構,青瓦屋面,門窗多有花格。它是金堂縣修建最早、規模最大、藏書最多、聲譽最隆的一所書院據青白江地方誌介紹,王勃、李商隱、蘇東坡、陸游、楊慎、于右任、張大千等名人也先後來此生活。


書院是原金堂縣修建最早、規模最大、藏書最多的一所書院,歷任院長皆為博學之士。據查實的九任院長中,有進士1人、舉人6人、拔貢2人,學子多系秀才和童生中的高才生。歷史上,繡川書院還培養出了許多名人。據金堂縣誌辦資料記載,繡川書院在過去的七八百年間,先後培育了《全宋詩》精選的作者黃中庸、理學家謝湜、文史學家張晉生,辛亥革命功臣彭家珍、哲學家賀麟、植物學家何鑄、著名作家流沙河和成都大學前校長何壽等。


壽佛寺

暮鼓晨鐘悠悠的千年古剎


天府古鎮探索之旅:城廂鎮——最具才氣的古鎮


壽佛寺,又名壽佛宮,建於乾隆三年,坐落在風景秀麗的城廂鎮家珍公園旁,與古金剛池相連,處於原千年古剎——淨土寺區域內,佔地面積為4428㎡ ,建築面積3748.91㎡,既是青白江區最大的佛教活動場所,又是清淨優美的旅遊勝地。


1993年經區政府再三研究決定在城廂家珍公園內重建“壽福宮”正式成立佛教活動場所。後由成都高僧清定上師改名為壽佛寺。1995年經釋能恕老住持及各個部門和信教群眾大力支持幫助下,寺廟恢復後建成一定規模,並經同意後舉行開放儀式。2003年建祥光寶塔,亦名降魔塔。塔內珍藏有大藏經、佛像種種希有難得的加持品。並迎請高僧大徳開光加持。寺廟發展至今內有玉彌勒佛、青石四大天王、銅燃燈古佛、新疆和田玉觀音菩薩等。每尊菩薩慈悲莊嚴栩栩如生。


彭家珍大將軍專祠

忠將精神 魂歸故土


天府古鎮探索之旅:城廂鎮——最具才氣的古鎮


彭家珍1888年出生於四川金堂(彭家珍出生地現已劃歸青白江)。18歲畢業於成都陸軍武備學堂,後赴日本士官學校學習,參加同盟會。旋受孫中山之命回國,先後擔任京津同盟會軍事部長、北伐蜀軍副總司令。於1912年1月26日深入虎穴,炸死清軍統帥良弼,壯烈殉國。時年23歲。


孫中山祭全國死義烈士文中和黃興通電全國紀念烈士文中均高度評價:“我老彭收功彈丸”,追贈其為陸軍大將軍,在烈士故鄉建立彭大將軍專祠,紀念碑,衣冠,家珍公園彭家珍大將軍專祠佔地10250平方米,平面略呈四方形,正門與家珍公園相通,坐南朝北,為傳統四合院佈局。大門設在北端,古建築除正中的紀念碑和西側的陳列室外,依次為新建的大門、紀念堂、碑廊和西側的萬祺亭、接待室。祠內花木蔥茂,綠樹掩映,四季常青,環境別緻、清幽。大門為仿古建築,樑架為木結構,屋面為琉璃瓦,屋脊為灰條脊。祠門簷柱高七米,面闊14.4米,長15米,雙扇開關的紅漆大門上方,懸掛著原-四川省主席張群先生題寫的“彭大將軍專祠”橫額;門兩側掛著著名辛亥革命老人、前四川省副省長張秀熟所撰,前四川省委書記楊超所書的楹聯,上聯為“千載王綱一雷灰燼”,下聯為“將軍易水大地春城”。步近祠門,給人古樸典雅和莊嚴凝重之感。


交通

乘車:

東站汽車站坐到青白江的班車,車次不多,每天只有6趟,發車時間9:00、11:00、13:00、15:00、17:00、19:30,車費9塊5,走三環路、新都到青白江客運中心,然後坐2路到城廂鎮

自駕:

城北出口高速——G93,沿G93行駛17.3公里,從青白江出口離開——紅陽路——同華大道——成南路——城廂鎮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