举人和进士相当于现在的什么学历,大多数人可能都想错了

科举制是中国古代统治者选拔人才最主要的方式,通过一级一级的考试产生不同层次的人才,如大家所熟知的秀才、举人、进士等,都是通过科举制而产生的。

举人和进士相当于现在的什么学历,大多数人可能都想错了

科举制起始于隋代,隋炀帝废除汉代的察举制而开创了新的科举制来选拔人才,科举制相比察举制有一个巨大的进步,那就是它的公平性,让大批有才华、有能力的底层人士也可以通过公平的考试进入仕途,结束了以往“上品无寒门、下品无士族”的现象。

明朝建立后,科举制进入了它的鼎盛时期。科举考试形成了完备的制度,共分四级:院试、乡试、会试、殿试。

院试,也叫“童试”;明朝由提学官主持、清朝由各省学政主持的地方科举考试,分县试、府试和院试三个阶段,院试合格后成为生员,也就是秀才,秀才还不能做官,但却是进入仕途的起点。

乡试,每三年一次在各省省城举行的考试,由皇帝派主考官下来,因固定在八月份开考,故又称秋闱。考后发布正、副榜,正榜所取的叫举人,考取举人后就可以做官了,但一般是一些知县之类的小官职。

举人和进士相当于现在的什么学历,大多数人可能都想错了

会试,每三年一次在京城举行的考试,因在春季开考,故又称春闱。考试由礼部主持,皇帝任命正、副总裁,各省的举人及国子监监生皆可应考,录取三百名为贡士。

殿试,殿试是由皇帝亲自主持的考试,参加殿试的是贡士,考取后称为进士。殿试分三甲录取,第一甲赐进士及第,第二甲赐进士出身,第三甲赐同进士出身,第一甲录取三名,第一名俗称状元,第二名俗称榜眼,第三名俗称探花。殿试以后,所有及第的人都成了天子门生,也就是皇帝的学生,都可以直接授官。

清楚了古代读书人的科举制度,如果用现代的教育等级来衡量古代的秀才、举人、进士,那么他们大概相当于当今的什么学历呢?

秀才是各个省选出来的优秀人才,虽然不是官,但是有许多特权,如见到当官的不用下跪,可以免一些刑法,可以免役等等。这些可不是现在一般的学生所能拥有的,所以秀才相当于当今博士的水平。

成为举人后,就能做官了,官职一般是县令这样的地方小官,相当于现在的处级官员,举人的学历大致相当于博士生导师。

举人和进士相当于现在的什么学历,大多数人可能都想错了

进士属于天子门生,是国家最高级的人才,大多数都会留在京城做官,少数外放地方做官,进士每三年录取一次,唐朝录取进士,每次多不过20、30人,少则几人、10几人,南、北宋三百二十年,总共开科一百一十八次,取进士才二万多人,明清时期多点,但是每年也就100人左右。从数量的稀缺上来说,恐怕也就只有当今两院院士的学识能与古代的进士相配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