与子同袍,何惧艰辛战贫魔

固原地处六盘山区,是一片红色热土,也是国家级深度集中连片贫困区。今年是决战决胜脱贫攻坚的收关之年,各项工作时间紧、任务重,必须按时间节点完成。对部队官兵来说,这项工作既是政治要求,更是使命责任,必须牢记“全面小康路上一个也不能少”的指示要求,坚决啃下“脱贫攻坚任务中的最艰巨、最繁重,贫中之贫、困中之困的硬骨头”,坚决打赢这场脱贫攻坚战役,给驻地群众一个满意回报,给驻地党委政府交一份优秀答卷。

密切联系群众切实发挥军民团结的强大力量。长征胜利后,陈云同志曾说,“正确对待群众和得到群众的支持”,是红军长征胜利的重要原因;淮海战役后,陈毅元帅也说到,“淮海战役的胜利,是人民群众用小车推出来的”,这些都是军民团结强大力量的真实体现。正是我党我军历来高度重视军民团结,才有人民军队的发展壮大,才有中国革命的全面胜利。80多年后的今天,在脱贫攻坚这场没有硝烟的战场,广大官兵牢固树立扎根驻地、建设驻地的思想基础,牢固树立为建设第二故乡贡献青春热血的崇高情怀,像石榴籽一样与驻地群众紧紧抱在一起,发挥军民团结的强大力量,为打赢这场脱贫攻坚战奠定坚实的基础。

牢记初心使命用真情付诸脱贫攻坚实践。我们党之所以能够从弱小发展壮大,在每一次腥风血雨中绝境重生,在每一次攻坚克难中取得胜利,根本的原因就是,我们党能始终坚守为人民谋幸福、为民族谋复兴的初心使命。1935年10月8日,毛主席率领中央红军途径宁夏彭阳县长城塬一带。六盘山区自古干旱少雨,在这里真是水比油贵。为解决给养部队向老百姓买了几十担土豆,因为实在太缺水,就连皮带泥一起蒸熟,可毛主席和战士们吃得很香甜,个个斗志昂扬。今天,当我们走进这个当年红军将士吃土豆的村子,家家都已接通自来水,而且采用基于物联网的“互联网+人饮”技术,面对群众生活的巨大变化,我们都为此深深地感到震撼和欣慰。当年毛主席和红军将士风餐露宿,抛头颅洒热血,为的就是让今天的人过上好生活;今天的我们致力脱贫攻坚,为的就是后来的人过上比现在更加幸福的生活。前人栽树后人乘凉,这是我们共产党人初心和使命的真实写照。作为人民子弟兵,一定要赓续革命传统,切实把驻地群众的冷暖放在心上,倾注真心推进脱贫攻坚工作,为驻地群众脱贫致富贡献自己的青春和力量;坚决把红色基因融入灵魂血脉,切实带着真情助力脱贫攻坚,真正帮助驻地群众走出贫困,奔向小康,这才是人民军队不忘初心、守护初心的具体体现。

务求质量效益切实培育脱贫致富能力水平。俗话说,“授之以鱼,不如授之以渔”。深度集中连片贫困区,大都自然条件差,经济基础薄弱,要想从根子上脱离贫困,彻底根治贫困,就必须坚决转变等靠要的落后思想观念,坚决改变过去输血型、粗放式的低效益帮扶方式,采取精准摸排、精准施策、精准发力,统筹用好输血造血组合拳,切实改革创新脱贫攻坚帮扶方式,真正提升驻地群众依靠自身力量积极努力、艰苦奋斗脱贫致富的能力水平。部队作为一支助力脱贫攻坚工作的重要力量,要完成好驻地政府赋予的帮扶任务,就必须立足部队客观条件,坚决避免漫灌低效益扶贫方式,深入贫困一线,找准摸透贫困情况,把有限的人力物力集中起来,找准点位、用准地方,着力帮助贫困群众发展致富产业项目,切实协助培育脱贫致富能力,真正从源头根子上帮扶解困,真正走出贫困落后局面。

岂曰无衣?与子同袍。王兴于师,修我甲兵,与子偕行,这是《诗经·秦风》中描写大秦军民同生共死、荣辱与共的感人场景。巍巍萧关依然屹立于六盘山下,大秦遗风默默滋养着一代代的固原军民。

决战脱贫攻坚的号角已经吹响,相信新时代的官兵一定能够秉承先烈遗志,以“不获全胜、决不收兵”决心意志,与驻地群众一道迎难而上,为六盘山区决胜脱贫攻坚贡献出自己的力量。

(宁夏固原军分区政委 张军)

编审:李超

通联:国防时报新闻中心 [email protected]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