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建设报云南记者站)会泽县大海乡被誉为“中国的新西兰、滇东北的小西藏”。在这里万亩草山养育着1万多只绵羊,羊羊相似、混杂难辨,东家串到西家,东家说是东家的、西家说是西家的,纠纷自然而起,发生治安或刑事案件的隐患难以消除......
为切实消除羊群混杂或走失引发纠纷或治安、刑事案件,多年来,大海派出所坚持和发展“枫桥经验”,推进矛盾纠纷就地预防化解,创新推出了“羊群户籍化管理”的做法,结合牧民生活习惯,给各家的羊进行标记化、网格化、联牧放牧化管理,并用红绿两种油漆,以点、线、圆三种形状,在羊的头、脖、背、腹四个不同部位作标记,通过不同的排列组合形成了各家羊的“密码”,这个“密码”牧民认得清、民警认得出。这样的土办法,成本较低、群众接受、方便管理、有利防盗,也彻底解决了矛盾隐患,而这种办法是经过多代大海派出所民警探索完善的。
4月21日至22日,大海派出所为进一步深化拓展“羊群户籍化管理”的经验做法,民警走入大山之中,召开羊群户籍化管理工作会,为一只只绵羊登记造册上“户口”。在乌蒙之巅的放牧区,一辆警车、一张便民桌、一本羊群造册登记本、两个热水壶是大海派出所民警在大山里办公的全部装备,他们逐一询问每家养了多少只羊、要多少油漆、需要打什么标记,然后,民警逐一为牧民饲养的羊进行登记造册,登记好后,民警化身油漆工,走进羊群逐一为绵羊打标记上户口,有的用红色油漆在羊尾巴处画一横,有的在羊肩部化一横,有的在肩部用红色画一横,又用绿色画一横,总的就画两横,有的就打个圆圈,有的把尾巴打红......
看似生动活泼的画面却起了大作用。牧民董先生向小编介绍到,在茫茫草山上,我们这里有7个村的牧民在草山上放羊,现在有绵羊1万多只,派出所民警为我们买油漆,还亲自为我们养的绵羊打标记、造册,许多牧民平常时间看到在山上吃草的羊,一眼就能看出羊是谁家的,有时其他家的羊混到我们的羊群里或者走失,我们就打电话给羊主人,让他来将羊群赶回去或者打电话给派出所帮忙,一来二去,牧民之间的感情变得越来越融洽,两三家人经常联合起来在一个区域网格放牧,有时忙于春耕,可以把羊赶到山上大家轮流看管,既喂养了羊,又可以兼顾春耕,还保证了羊的安全,真是“一举三得”。
据悉,2019年以来,大海派出所民警通过推进“羊群户籍化管理”办法,累计为在草山上放牧的所有54户牧民的10058只绵羊进行了打标记并登记造册,自从绵羊上了“户口”,草山景区内因放牧引发的矛盾纠纷和羊群被盗的案件大幅减少,草山景区内每月“零纠纷”“零发案”成为了常态。
(云南省公安厅新闻办公室供稿)
閱讀更多 雲南記者站 的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