职场计算题:关于工资的一种新算法,结果冰冷

工资语录

现在的工资像睫毛一样,再涨就难哟!物价跟胡子一样,经常都在打理,涨得快得很!

如果你来发工资

想象下你是一个零售业老板,拥有一家利润可观的连锁超市,每年有稳定的现金流,每年你都可以分红很多,真是羡煞旁人。那么你会打算给底层的员工,普通的售货员,仓管,拣货员发多少工资呢?

如果你是资本家,你可能会觉得员工得的越多,自己分的就越少,而且这些都是普通的员工,只要能招到人,当然越低越好。

如果你是个有情怀的资本家,你可能会给他们更多的工资,虽然她们没有什么技能,但是你希望你的员工都可以拿到体面的工资。

如果你是吃瓜群众,估计大部分人都会选择后者吧。大家会更同情弱势群体。而且那些老板都每年赚了那么多钱,分一点给员工也是情理之中啊。


职场计算题:关于工资的一种新算法,结果冰冷

高工资的好处

关于给底层员工涨工资的事,我们举两个例子,一个国内的一个国外的。

2016年,格力为空调安装工补贴100元/台,如果安装1000万台空调,那格力就要多花10亿。这对很多利润低得可怜的上市公司来说都是个天文数字。在当时这个新闻很轰动,赚足眼球,尤其是格力电器董事长董明珠掷地有声的那句:很值!

2018年,亚马逊也给底层的配送工人大幅度涨薪,美国最低工资是7.25美元一小时,亚马逊配送工人原来是11美元一小时,这次亚马逊一次性涨到15元一小时。贝佐斯这个举动让亚马逊受到美国社会的一致好评。

对于以上两个涨薪案例,很多经济学家都会说,不仅有社会价值,更会给企业带来经济效益。员工涨薪了,会更有动力为企业工作,归属感也会更强。

历史上福特公司将汽车生产线工人的工资翻了一倍,大大高于市场平均水平。而且降低工作时长。员工因此士气大涨,大幅度提高生产效率和生产品质。

那么,格力和亚马逊是不是都收获到提高工资带来的好处呢?

这种双赢的好事为什么很多公司都没有采纳?尤其在中国很多零售企业几乎跟涨薪绝缘。

职场计算题:关于工资的一种新算法,结果冰冷

职场计算题:关于工资的一种新算法,结果冰冷


高工资会带来高效率吗?

《哈弗商业评论》有一个分析:对于底层员工,仅仅只是提高他们的工资,没有配套措施支持的话,高工资可能没有那么好的效果。

大家基本都认可高工资可以吸引更高素质的人才,提升员工士气。但是中国的零售业不像当初的福特汽车生产线。零售业的工作,既不需要高素质,也体现不了士气。

我们看下空调维修用日常的工作是什么:

最近空调促销,要加班安装

空调的管子不够长

空调的遥控器怎么使用

这边不能放外机,得放在外面

... ...

我们再看下一个超市的店员日常的工作是什么:

总部下达促销活动,赶紧备货

价格变动了,统一调整下价格

有人要退货,核对下物品

送货时间变了,做下处理

空调坏了,找人来修

... ...

的确一个精神更饱满的店员可以给客户更好的体验,会更好的服务客户。但是他们每天做的都是一些很杂碎的事物。

杂事一多,时间一久,士气自然会低落,工作会变得消沉,无论你给他多少工资结果都一样。

所以只是提高工资并不会提高员工的士气。或者说他更像一针兴奋剂,药效过了又会回复原样。

当然,格力和亚马逊给员工涨薪的效果我们没有数据不好说,这需要专家继续调研和研究。

但是,我们都了解董明珠和贝佐斯都不是用情怀开公司的,不然她们早就给员工涨工资了,也不用等到公司变得不差钱了才想起涨薪。或许高效率并不是他们现阶段所需要的那个回报。


职场计算题:关于工资的一种新算法,结果冰冷

一个冰冷的结论

有些人开公司是为了感受过程,有些人开公司是为了赚钱。但是在这个冰冷的商业社会了,绝大多数都是后者,别指望你的老板是为了情怀开公司了,除非老板有个首富的爹。

现实的是,很多企业,不需要快乐聪明的员工,它需要的是底薪老实的员工。

现在企业到了年终的时候,一说要团队建设,就会发大红包来激励员工,但是对于一些企业来说高士气并不是那么重要的,更不是千金不换的。

本文不是站在资本家的立场,而是告诉大家为什么很多企业工资那么低却能运行良好。对于老板来说,涨工资有时候并不是解决员工士气和流失问题的关键。

开公司不能讲情怀的,但是买东西是可以讲讲,格力电器董小姐是中国制造的代表,质量和服务有保障,小编推荐买格力空调。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