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语别裁》:不问眼前的效果,只问自己应该做不应该做


《论语别裁》:不问眼前的效果,只问自己应该做不应该做

为纪念南师诞辰,老古文化推出【纪念南师诞辰公益活动】每月一本书,老古文化邀您共读南师经典活动。活动期间,“老古书屋”线上平台,每月将有一本南怀瑾老师著述的有声书免费播放,用户可登录“老古书屋”线上平台免费收听。


精彩摘录


微生亩谓孔子曰:丘,何为是栖栖者与?无乃为佞乎?孔子曰:非敢为佞也,疾固也。


道家思想的基本态度,始终是走因应的路子顺应自然。一个时代形成了一个趋势,挽不回来,所谓江水东流去不回,不可能把历史拉回来。道家思想是讲先知,一件事从它的前因,知道它一定的后果。


子曰:骥不称其力,称其德也。


意思是说,一个为人类国家社会的人,不问眼前的效果,只问自己应该做不应该做。从这里我们想到,孔子的思想,几千年以来,始终成为国家民族文化的中心,的确是有它千古不灭的价值的。


或曰:以德报怨,何如?子曰:何以报德?以直报怨,以德报德。


是是非非,善善恶恶,对我好的当然对他好,对我不好的当然不理他,这是孔子的思想。他是主张明辨是非的。


子曰:莫我知也夫!子贡曰:何为其莫知子也?子曰:不怨天、不尤人、下学而上达。知我者,其天乎!


因为孔子出身穷苦,在艰难困苦环境下,体会到人生哲理,成就智慧的德业,升华上达,超越世俗,因此对人世间也不要求别人的了解,存心自有天知。


子曰:贤者辟世,其次辟地,其次辟色,其次辟言。


这是中国过去知识分子处乱世,在邦无道这情形下,所采用的个人自由主义,宁可退守自清,不愿同流合污,隐士路线就是如此。但是在拨乱反正,能够对国家社会有所贡献的时候,他所采用的原则是成仁取义的路线。

……

历史上无论中外的人物,往往是老年人的智慧比较成熟,如配合了年轻人荣誉感的冲劲勇气,就会开创出新的历史境界。


子曰:作者七人矣。


其实,人未必真肯为金丹所误,只是英雄退路做神仙。自求千秋事业,另玩一套花招而已。你求上天堂,他求极乐国,无非所求另有不同,谁又真肯甘于寂寞,除非大圣。


子路宿于石门。晨门曰:奚自?子路曰:自孔氏。曰:是知其不可而为之者与?


孔子为圣人,重心就在这个地方。而孔子的难学之处也在这里。另如老子、庄子等很多学问高超、修养深邃的人,知道面前这个时代无可挽回,他们就退隐了。


子击磬于卫。有荷蒉而过孔氏之门者,曰:有心哉,击磬乎!既而曰:鄙哉,硁硁乎!莫己知也,斯已而已矣!深则厉,浅则揭。子曰:果哉!末之难矣!


如果时代可以挽救,那你就应尽力去做;如果时代到了回天乏术的地步,那么最好退隐去韬光养晦,省得惹人讨厌。


子张曰:书云:高宗谅陰,三年不言。何谓也?子曰:何必高宗?古之人皆然。君薨,百官总己,以听于冢宰,三年。


事实上,总己是每个人自己负起责任来。以现在的体制讲,就是希望每个公务员都负起责任来。很多小问题,不需要开会就可以解决,倘使怕负本分的责任,就是没有总己。


子曰:上好礼,则民易使也。


《春秋》责备贤者,就是要求领导的人,主管的人,以仁爱待人,能够好礼,下面容易受感化,慢慢被主管教育过来了,就容易领导。孔子这句话的精神,还是专责在上位的人,所以对于社会上有声望、政治上有地位的人,孔子要求特别严格。


老古书屋是“书香中国 经典世界”的重要项目,老古文化联合光华教育基金、中国文化书院、复旦大学等机构,致力于将其打造为传承经典文化的终身大学。老古书屋采用会员制,会员可免费收看老古书屋线上平台所有内容。快来一起追南师的新书吧!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