辞退,不该是管理“临时工”的“万金油”

近日,一段视频在网络热传:一名疑似武汉城管男性工作人员拒绝测量体温,爆粗口辱骂女性防疫工作人员。事发后,相关部门立即展开调查核实,并对涉事的三名街道聘请的协管员何某某、黄某、颜某按程序对涉事人员做出辞退处理,这不可不说是大快人心。

在全国上下同心同力抗击疫情的特殊时期,我们当然不能允许有这样不和谐的事情发生,必须对其做出严肃处理。但是也有不少人注意到了“聘请协管员”这一点,不免产生疑惑:为什么这些“临时工”在工作中总是做出不合理的举动?为什么总出事还要聘用他们?

其实,“临时工”的存在是十分必要的。在城市管理、交通疏导等工作任务艰巨的岗位,有正式编制的工作人员根本无法满足需求,可以说临时聘用人员起到了及时补充的作用。但也因这部分人员数量较多,思想素质水平参差不齐和流动性强等,给对其进行规范管理增加了不少难度。

因此,对发现问题的临时聘用人员进行辞退也是最直接有效的处理方式。但是如果一出现问题就辞退,即使能给社会各界一个满意的答复,但从问题产生的根源来看,从长远来看,都不是解决此类问题的完美答案。相反一旦重复出现类似问题,久而久之就会让人们产生为什么都是“临时工”的疑问,甚至演变成人们眼中的“甩锅”,损害公务人员的形象和公信力。

而除了辞退,我们也应该探索其他科学的方式来解决这种现象。最根本的就是要在人员招聘上把好关,一定要在文化水平、道德素质上符合岗位要求,不能有“不行就换”的潜意识。而对于聘用人员的教育培训也很重要,尤其是价值观、职业道德和法律素养的再教育,不能把他们置于单位思想建设的“边角”。更要重视对他们的监督管理,建立完善规范的考核管理制度,把日常工作成效和思想建设成果同时纳入考核监督,而不是简单以工资待遇为“手段”。

当然,“临时工”的管理是一个比较复杂的问题,它与各方面的改革、职能的优化等都有关联。但这不代表着可以“听之任之”,或者是让辞退逐渐演变成管理“临时工”的“万金油”,只有内部革命才能带动整个队伍的良性发展。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