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真是命好""不,我在是夠主動"

文|莊莊

因為主動做事又苦又累,所以很多人不願意努力,不願意流汗,選擇把人生的主動權交給別人,隨波逐流,聽天由命,讓別人掌握自己的人生。

可是,你真的甘心嗎?

1

大四下學期,我考研失敗,開始了艱辛的求職之路。

我搜集了很多已經找到工作同學的簡歷,學習他們寫的內容和表達方式,一遍一遍打磨自己的簡歷。針對不同的求職方向,我做了不同的簡歷。

每次聽宣講會前,我都會提前做功課,瞭解企業文化,再有針對性的修改簡歷和自我介紹。那時候,只要有宣講會,我都會去聽,哪怕機會渺茫,我也會盡力嘗試。

一個舍友說:那個公司根本不會要你,去聽宣講會純屬浪費時間,有這時間還不如多睡會兒呢?

但我寧願奔波在努力的路上,因為那時,找工作於我而言是唯一一條出路,我只能全力以赴。最終,時光不會辜負每一個努力的人,我被一家非常心儀的公司錄取了。

很多同學都對我說:你真是命好。但只有我知道:我在是夠主動。

為了爭取到面試機會,我修改簡歷不下 20次。簡歷投出去,石沉大海,我會再向 HR投遞一份自薦信,在不打擾 HR正常工作的前提下,主動聯繫 HR,盡全力表現自己的誠意和努力。同時,HR人非常好,給了我面試的機會,我也順利找到了工作。

該出手時就出手,機會屬於敢積極爭取的人。自己不主動,難道等著機會主動上門嗎?

2

我的一個朋友也考研失敗,但他覺得找工作又累又辛苦,不如打一把遊戲來得爽,也不如睡懶覺來的舒服。他每天睡到日上三竿,再玩幾把遊戲,玩夠了才出去參加宣講會,這樣象徵性地找找工作。

眼看著快要畢業了,依舊沒有公司要他。可是,他不但不覺得是自己的錯,還覺得找工作時白受苦了,他唉聲嘆氣道:就業前景不景氣呀,我還是考個公務員吧。

其實並非他能力不夠,而是他找工作根本不積極主動。

為什麼他不願意主動呢?其實很簡單,因為主動需要跳出自己的舒適圈,要改變自己,挑戰自己做不到的事情,這會讓他感到恐懼和無所適從。而待在舒適圈會很舒服,不需要扛起責任,不需要付出努力。

那我們要不要主動呢?

要。機會屬於每一個主動爭取的人,跳出舒適區,才能野蠻生長。鐵人王進喜曾經說過:有條件要上,沒有條件創造條件也要上。主動的人生,一定不會太差。

剛入職場時,我很難從學生思維轉變成職場思維,很多事情都是要別人交代,自己才會去做。遇到問題,不主動思考,坐等前輩們投餵知識。

不主動的後果就是,進入職場一年,我是同期進入公司的夥伴中進步最慢的一個。如果不主動,會錯失很多成長躍升的機會,也學不到真正有用的東西。你不主動,成功更不會主動找你。

3

怎樣做到主動呢?

首先是心態問題,不能害羞。

好友月月英語非常好,但是她特別害羞,不敢主動展示自己。

一次,她們公司接待了一個外國客戶,需要一個英語好的人幫忙翻譯。月月因為害羞沒敢嘗試,而一個英語不如她的小姑娘站了出來,雖然翻譯得磕磕絆絆,但是非常受公司領導賞識,不但得到了豐厚的獎金,更是升職做了總經理助理,工資翻倍。

月月後悔到不行,跟我抱怨說:要是我主動點就好了。

所以,不要害羞,大膽爭取,最壞不過沒爭取到而已。

其次是認知問題,不要害怕丟臉。

大學一年級 ,我很想進入學生會鍛鍊一下自己。那時我臉皮很薄,害怕自己沒被選上,會很丟臉。閨蜜蛋蛋說,面子又不是麵條,不值錢。我仔細一想也是,也沒啥丟臉的。於是厚著臉皮報了名,也非常幸運的進入了學生會。

要是一直怕丟臉,可能我的大學生活會很單調乏味吧。

最後是思維問題:克服畏難心理。

本家一個表弟,從來不主動學習,哪怕他一學就能會,他也不學,認為學習太難。他的口頭禪是:太難了,我可不想學傻了。

畏難心理會讓他以後的路越走越窄,用不喜歡的方式度過一生。

其實很多人是被動久了,就學會了自欺欺人,告訴自己我很佛系,彷彿什麼都不在意。其實就是自我麻醉。

主動和不主動的人生區別在於:主動的人在逐漸接近目標,而不主動的人不斷被動接受不情願的變故和人生。

不愛主動的人,會一直被動。

要麼麻木沉淪,要麼振作自救。被動的痛苦與主動的幸福都是我們的選擇。

我相信,最好的日子,就是主動爭取一切想要東西的時光。這時候的我們,大大方方,不怕丟臉,不怕困難,全力以赴,主動爭取想要的人生。

主動的人生,你值得擁有。

作者簡介:莊莊,有酒窩但不會喝酒。世界很酷,也很苦,我想陪你一起成長,給你一抹甜。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