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平樂》:官家寵愛卻穩坐中宮28年,她靠的從來都不是算計

最近《清平樂》熱播,很多人都被這個可鹽可甜的曹皇后圈了粉,看到官家這個大豬蹄子見一個愛一個,就是不懂丹姝的苦心,大家都恨不得上去一巴掌把官家給打醒。

其實官家冷落皇后,一是因為賭氣,曹皇后是大臣逼他娶的,他心有不甘,所以把氣都撒到了皇后身上;二是因為曹皇后是開國名將曹彬的孫女,有個顯赫的孃家,對後宮妃子來說並不一定是好事,華妃就是最典型的例子;三是官家信了韓琦的謠言,說我們丹姝貌醜不至禍君,在線造謠的韓琦,應該去充軍。

《清平樂》:官家寵愛卻穩坐中宮28年,她靠的從來都不是算計

劇中帝后CP是磕不動了,磕的牙疼,那麼我們先放一放,坐等張貴妃下線。我們先來看看歷史上的曹皇后是怎麼樣的一個女子?

01 出身名門不一定是好事

曹皇后其實原名並不叫丹姝,具體叫什麼歷史上並沒有記載,只以曹氏稱之。曹氏的出身可以說是非常的亮眼,她的爺爺是北宋開國元勳曹彬,父親也在朝廷擔任要職,四伯父更是北宋數一數二的大將軍。

作為將門之後,父親從小就把他當男孩子一樣培養,從來不因為她是女兒家就養在深閨繡花。曹氏從小就跟著父兄學習騎射劍術,更是頂著哥哥的名頭去應天府讀書。

她聰明睿智,熟讀各種經略,性格活潑寬厚,深得很多朝中大臣家眷的喜歡,都想求了做自己的兒媳婦。

但是無奈曹氏還沒出生的時候就有了婚約,爺爺在曹氏出生前便把她許給了自己當年救命恩人的孫子李植。

李植雖然容貌端正,但是一心只想著修道成仙,對於人間的事情並沒有興趣。在新婚當夜,便跳窗逃走,曹氏並沒有因此苦鬧,而是寫下和離書,說服公婆,自行回了孃家。

她的這一做法成了一段佳話,被人們各種稱頌,這也是她雖然嫁過一次,卻依然能被各種大臣推選為皇后的另一個重要理由,那就是知書達禮。

《清平樂》:官家寵愛卻穩坐中宮28年,她靠的從來都不是算計

後來,章獻太后去世,宋仁宗被太后壓迫了那麼久,終於可以親政了。對於太后逼他娶的皇后郭氏也早已看不順眼,正好那郭氏性格潑辣,一點也沒有國母的樣子,官家就找了個藉口,把郭皇后廢了。

他以為沒有了太后的壓制,終於可以娶自己心愛的女子為皇后了,那時的宋仁宗愛上了一個陳姓商人之女。

久居深宮的官家初見陳女,便被對方的靈動和見識吸引了,陳女跟隨父親走南闖北,見識了很多新鮮的事情,這些都是官家聞所未聞的,他自然覺得新奇。

但是他忘了自己是官家的身份,他要娶的不是普通的妻子,而是國母,是天下女子的榜樣。就算沒有了太后壓制,還有眾大臣把關,眾大臣不會讓他娶一個唯利是圖的商人之女來禍國殃民。

《清平樂》:官家寵愛卻穩坐中宮28年,她靠的從來都不是算計

宋仁宗無奈之下,把陳女送出了宮,接受了大臣極力推薦的皇后,也就是將門之後曹氏。

關於曹氏入宮一事,當時民間還有一些傳聞,說曹氏有一次跟閨中姐妹一起玩擲銅幣的遊戲,結果曹氏擲出來的銅錢竟然是直立的,人們都說曹氏入宮是命中註定的。

雖然名門望族的出身讓曹氏成功當選了皇后,但是對於宮中后妃來說,顯赫的家世並不見得是好事。自古以來,外戚干政都是每個帝王小心提防的。

曹氏也深知這個道理,她不願意歷史的悲劇在家族身上重演,一生都沒有跟家人單獨見過面,連自己的親弟弟曹佾也不例外。

曹家世代忠良,他們也刻意避險,在曹氏被封后不久,曹家的一些在宮中擔任要職的親屬相繼辭職。之後,曹家在朝廷沒有一個高官,皇后在後宮,也沒有爭過一次寵。

02 不爭寵不弄權,史上最清心寡慾的皇后

曹氏在後宮中,不僅不爭寵,還把後宮管理的井井有條,

《宋史》評價她為:“性慈儉,重稼穡,常于禁苑種穀、親蠶,善飛帛書。”

《清平樂》:官家寵愛卻穩坐中宮28年,她靠的從來都不是算計

說她不僅性格敦厚善良,而且知書達禮,帶著後宮的嬪妃們種植穀物、養桑養蠶,善於書寫飛帛書。一點也沒有皇后的架子和野心,深得朝臣稱讚。

雖然她平時不爭不搶,但是一旦遇到事情,她的處事應變能力卻是很多朝中大臣都不能及的。在曹氏在位期間,宮中發生過多起變故,都是曹氏臨危不懼,處變不驚,穩住局面的。

在1048年的一個夜裡,官家正在皇后的宮中歇息,突然外面傳來一陣雜亂的聲響。原來是侍從顏秀等人想要在夜裡行刺官家。聽到聲響,官家想要離開,被曹皇后阻止,然後臨危不亂,組織眾人抓捕叛賊。

雖然曹皇后此次救駕有功,但是卻沒有得到宋仁宗的感激,此時張貴妃正寵冠六宮,宋仁宗把所有的功勞就記在了張貴妃頭上,並將其晉升為貴妃。

不愛你的人,你即使把命給對方,對方覺得都是多餘。曹皇后雖然一心為官家,把後宮打理地非常好,但是她一生都沒有得到宋仁宗的喜歡,也是個悲劇。

《清平樂》:官家寵愛卻穩坐中宮28年,她靠的從來都不是算計

除了管理後宮之外,對於一些朝堂的問題,曹皇后也會根據自己的見解給宋仁宗一些建議,因為曾經在應天府跟著范仲淹求學,她給出的建議往往十分中肯,趕超一些朝中大臣,因此宋仁宗對於一些頭疼的事情也常常會和她討論。

如果曹皇后要爭寵,也是有資本的,她雖然相貌平平,但是無論是才華還是德行,都是一等一的,但是她不屑於去爭。

也許在她心裡,真正的愛情不應該是靠手段和權謀算計來的,而是應該發自內心,被對方的品格或才華所吸引,從而心甘情願地喜歡對方,即使她的夫君是擁有後宮三千佳麗的天子,她也不願意去爭寵。

曹氏在當皇后期間,因為得不到宋仁宗的喜歡,她一直沒有生育兒女。宋仁宗的子嗣也非常單薄,雖然有過三個皇子,但是都早早夭折了。

因此宋仁宗把宗世子趙曙接到宮中,賜名宗實,由皇后親自撫養,也就是後來的宋英宗。

03 垂簾聽政但不貪戀權勢

曹皇后也是一個垂簾聽政的太后,因為垂簾聽政時間短,沒有大功和大過,也沒有野心,只是盡心地輔佐幼主,因此歷史上對於她的記載並不多。

1063年,宋仁宗突然駕崩,宮中一片大亂,一些內臣想著急地打開宮門,被曹皇后阻止,她再一次以自己的智慧和謀略控制住了局面,把危機扼殺在了搖籃之中。

《宋史》中關於這一段是這樣記載的:“帝夜暴疾崩,後悉斂諸門鑰置於前,召皇子入。及明,宰臣韓琦等至,奉英宗即位,尊後為皇太后。”

《清平樂》:官家寵愛卻穩坐中宮28年,她靠的從來都不是算計

曹皇后攔住那些要開門的內臣,冷靜地說:“此時是非常之時,怎麼可以輕易地打開城門?”她把宮門的鑰匙都收了起來,並嚴令空中禁止發喪。

然後她請來太子及韓琦等可信任的大臣,把一切都商量妥當之後,才讓發喪,而自己也從曹皇后變成二樓曹太后。一代名將韓琦都被曹皇后的鎮定和智慧所折服,之後韓琦也成了曹氏最信任的大臣。

宋英宗繼位不到4天,突然患病無法處理朝政,一些執政大臣們奏請曹太后垂簾聽政。對於新帝登基初期,朝政一般都比較亂,曹太后全身心投入政事,每天批閱奏章到很晚才休息。

而且她從來都不獨斷專行,非常注重大臣的宰相的意見,對於任何一道旨意,都是反思思考可能引起的後果,和大臣們意見達成一致後才發。

《清平樂》:官家寵愛卻穩坐中宮28年,她靠的從來都不是算計

等到了第二年,英宗的病好了之後,才太后立刻就把政權還給了英宗,自己退居深宮,只是偶爾給英宗一些建議,但從來不干涉朝政。

英宗繼位四年之後,因病逝世,他的兒子趙頊繼位,稱為宋神宗。曹氏也從皇太后升級為太皇太后,依然繼續在幕後輔佐宋神宗,直到逝世。

曹太后還有一件對於後人來說很大的功勞,那就是救了當時的天下第一才子蘇軾。如果沒有曹皇后,蘇軾可能就死在獄中了,我們也就讀不到那些絕美的詩詞了。

《宋史》記載:“蘇軾以詩得罪,下御史獄,人以為必死。後違預中聞之,謂帝曰:‘嘗憶仁宗以制科得軾兄弟,喜曰:‘吾為子孫得兩宰相。’今聞軾以作詩繫獄,得非仇人中傷之乎?捃至於詩,其過微矣。吾疾勢已篤,不可以冤濫致傷中和,宜熟察之。”

蘇軾因為寫詩獲罪,被關於監獄,人們都以為蘇軾必死無疑了。曹太后在病中知道後,用親情和孝道說服了宋神宗,讓他免了蘇軾的死罪。曹太后用自己的寬厚仁慈為宋朝和後人留下了一個才華橫溢的詩人。

救出蘇軾後不久,太皇太后曹氏逝世,時年64歲,被封為“慈聖光獻”太后。諡法規定:“揚善賦簡曰聖”,“聰明睿哲曰獻”,她的諡號,可以說是名副其實。

《清平樂》:官家寵愛卻穩坐中宮28年,她靠的從來都不是算計

曹氏入宮45年,一直嚴格要求自己,為人低調,不爭寵不張揚,時刻保持端莊與冷靜,一心為大宋天下著想。

一生輔佐三位君王,雖然也曾垂簾聽政,但並不像章獻太后那般貪戀權勢。

她的一生,可以說是高風亮節,無論是品性還是德行,都配得上“母儀天下”這幾個字。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