無所不在的自我催眠,原來是硬幣的兩個面

朋友們好,我是催眠治療師何思源,今天我們來分享的話題是催眠。我要說的不是在專業治療師指導下幫助人進入一種神思恍惚的狀態的那種催眠,而是一種豐富多彩的自我催眠。

無所不在的自我催眠,原來是硬幣的兩個面

什麼是自我催眠?

不管採用什麼方式讓你快速脫離現實,你就是在使用一種自我催眠。喝酒、做愛、幻想、運動、看吸引人的書、挺愉快的音樂、與人聊天無一不是試圖在催眠自己。煩惱是需要一種覺知力,我們做什麼事情,減輕我們對煩惱的覺知,讓自己處在一種對痛苦的恍惚狀態就是一種自我催眠。

催眠現象很多時候都會自然的呈現,看一部電影,進入了劇情而失去理性的判斷;聽一個人說話,慢慢無條件認同說話的人;聽一段音樂到了痴迷的境界;深愛一個人也至於無力識別幼稚的騙局;對金錢權利的渴望導致一種人格的瘋狂都是一種自我催眠,但愉悅和動力由此而生。

無所不在的自我催眠,原來是硬幣的兩個面

很有趣味的是,催眠也可能帶來負面結果。

痛苦、煩惱、悲傷、自卑、喪失感、缺陷感、無力感也有催眠的能力,人被這樣的事情催眠就陷入麻煩,再也看不到光明,即便是陽光燦爛也感覺不到。抑鬱就是被這樣的情緒催眠的結果,好像有一個聲音說你什麼都不是,你只是一個包袱……,自殺就是自我催眠最極致的後果。

自我催眠也不是無害的,這樣的意識狀態有時像“盲人騎瞎馬,夜半臨深池”,不管旁人怎麼規勸卻執迷不悟。對一些有暴力色彩的人,自我催眠會把暴力看成是在主持正義,把殺人看成是清理社會垃圾。保持覺知,讓被自我催眠下的你睜著第三隻眼睛,保留住一絲清醒。

無所不在的自我催眠,原來是硬幣的兩個面

不適合人群

有暴力傾向的人,缺乏自我覺知的人要時時保持對自己的警覺,不要亂用自我催眠把自己塑造成一個很狂妄自大的神。最好的自我調節是去運動,把攻擊性釋放在球場,用勝利來奚落對手,贏得你內心需要的唯我獨尊的感覺,減輕你的無意義感引發的焦慮。這樣的自我調節方式至少是和主流社會協調的。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