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版“激荡四十年”——评威廉·曼彻斯特的《光荣与梦想》

题记:本文为犬子昨日读完威廉·曼彻斯特的《光荣与梦想》所写的书评。他用五年读完这套书,我并不觉得长,而相反我更觉得,于年轻人而言,五年前和五年后,一定会有着不一样的认知和感触。


正文

疫情期间,我把《光荣与梦想》看完了。这套书是我在2015年中信出版社刚出版的时候就买了一套纸质版,没想到五年后的今天我才在Kindle上看完。

美国版“激荡四十年”——评威廉·曼彻斯特的《光荣与梦想》

这套书是威廉·曼彻斯特于1974年完成的一部美国1932年到1972年的断代史。首先,我必须要说,这是一部被大众阅读的通俗的历史书,并不是一部严肃的历史研究著作。因而这部书从出版后就有很大的争议。比如,讲到“猪湾事件”的时候,并没有讲事件前两年,美国对古巴的全面封锁。再比如,讲到“化解古巴导弹危机”的时候,也并没有提到,美国后来撤走了部署在土耳其的中程导弹。

美国版“激荡四十年”——评威廉·曼彻斯特的《光荣与梦想》

即便你可能会嫌弃它在记述历史时缺斤短两,但是这样的“不够完整”的历史,还是有意义的,而且是很有意义的。为什么?因为当我们去评价一部历史书的时候,不能以全面真实作为唯一考量。想一想,我们现在所生活的时代,难道就知道完整的历史吗?我们知道某年之前的价格双轨制改革吗?知道《中国入世协定书》中国都做出了哪些承诺吗?知道长五遥二发射失败后,我们用了两年的时间才成功复飞吗?

美国版“激荡四十年”——评威廉·曼彻斯特的《光荣与梦想》

事实上,即便是对于我们正在生活于其中的,我们正在创造的历史,我们知道的也很少。我们必须要清楚的一点,就是我们普通人所亲身经历的历史,本身就是不完整的。有时候还会坚信某种谣言。而这部书的意义也就在于此,正是因为它的不完整,它没有记述下绝对真实的历史,而是记述下了真实经历的历史,这也叫“真实”。

它把我们带到那个年代,仿佛我们就是生活在那时的高级知识分子。我们读书,看报,听广播,听音乐,听演讲,看电视,我们从自己的生活中,从大众媒介中,用自己的眼睛,耳朵,嘴巴经历了这样的历史。从这个角度来讲,这部书虽然不能说是学术著作,但作为一部历史书,它几乎完美地完成了它的任务。它以历任总统为线索,记述了从30年代初到70年代初美国社会的方方面面。经济、外交、文化艺术、社会思潮,为我们描绘了一副四维空间下的“清明上河图”。

美国版“激荡四十年”——评威廉·曼彻斯特的《光荣与梦想》

读一本历史书的意义,不仅仅在于我们能获得的知识,更多的还在于我们可以从其中提出的问题。举书中的一个例子,在50年代艾森豪威尔时期,美国的教育开始转向我们今天所谓的"素质教育"。但是,

有趣的一点是,由于同时期大批中产阶级搬到郊区,形成了一种偏向集体主义的生活,从而导致"素质教育"的目的,是为了让人们更能够融入社会,不与大伙不同,于是就有了"沉默的一代"。

所以,今天有些人说"应试教育"扼杀了个性,素质教育培养个性。但从历史上,我们却好像看到,个性与哪种教育好像无关,素质教育的吹拉弹唱或许令人丰富,但是"丰富"与"个性"并不是一对同义词。那么,教育思想的变革究竟是怎样一回事呢?

美国版“激荡四十年”——评威廉·曼彻斯特的《光荣与梦想》

当你从一本书中看到有趣问题,那么这些问题就会吸引你继续学习,这就是看书的意义。其实从这个角度讲,这本书也做到了。正是因为全面但不完整的历史,才给我们留下了许多问题,教育改革,陪审团制度,国际事件,"好莱坞往事"…… 这些统统为你打开了一扇扇通往新世界的大门。

总而言之,我想,我们不要指望着能靠120多万字就能深刻了解一个国家40年内的方方面面,但是作为一次情景体验,一次探险之旅,这部书配得上他的高分,甚至我认为可以更高。

另外,说一点这部书很亮眼的地方,就是平均每两章后,作者会在该章的末尾,写一个大约2000多字的"美国人小像"。作者的好文笔在这些"美国人小像"中展现的淋漓尽致,辞情恳切,让人对美国名人的一生不禁感叹或不胜唏嘘。

总之,这是一部好书,五星推荐!请认准中信出版社的最新版《光荣与梦想》

美国版“激荡四十年”——评威廉·曼彻斯特的《光荣与梦想》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