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些家长陪伴孩子时偷懒,为了自己一份安宁,给了孩子手机,最终这个锅“游戏”要背吗?为什么?

如此逍遥


孩子从小就是一张白纸,孩子的成长环境、教育环境以及未来的发展,很多时候在于父母在这张白纸上怎么画。如果父母从一开始就给孩子的是手机,那么孩子日后因为游戏等导致学业不好,有不良习惯等,这些问题的责任都应该归咎于父母。

对于提出的三个问题,我的回答如下:

1.作为一名老师,每天下班之后,我需要要对第二天的教学工作进行安排梳理,第二天的课程进行前期准备。这都是每天下班之后必做的事情。除了工作内容之外的习规划,我是基于当天工作量的前提。如果当天的工作量很多,那下班之后,我会留一些时间让自己的大脑身心放松放松。工作量在能力范围之内的,那么我会每天晚上坚持在网校上听一节直播培训课程。

2.晚上看书是我从上学的时候就养成的习惯。每天晚上睡前,一定会看书。大概看的时间就是15-30分钟。

3.上面第一个问题和第二个问题的内容,除过节假日,都是我每日必做的事情。

我是一名幼儿园老师,我们的工作一大部分就是培养孩子良好的学习习惯和生活习惯。那么要让孩子养成这些好的习惯,我觉得言传身教很重要。所以,我也是一直在要求自己坚持,这样才能更好的影响孩子。

最后,我想说的是,现在的家长确实很忙。但是在孩子的成长道路上,父母的陪伴是必不可少的。有些家长,说是陪孩子,而自己却在一旁不停的玩手机,这样的陪伴是没有任何作用。我们要做到的是有限陪伴,哪怕一天就抽出半个小时或者一个小时也可以,放下手机和工作,陪孩子玩一玩,聊聊天。孩子需要的不仅仅是物质关怀,更多的是精神和心理上的关怀。


热爱教育的云云老师


不要背/不应该把锅甩给“游戏” 其实原因非常显而易见,如果把锅甩给游戏,不仅没办法让孩子改变,没办法解决问题而且家长也认识不到自己的问题,导致更恶劣的结果。

一、用手机打发孩子的父母

这让我忍不住想起年前参加的一个家庭教育讲座中,一段让很多人潸然泪下的视频。

视频上的孩子站在学校建筑高台上,要跳下来,一众老师和同学怎么劝都不听。下面的父母着急不已。

孩子的家庭环境很好,但是孩子的父母本身就忙,好不容易有时间呆在家里的时候也是各自抱着手机忙活。孩子闹腾,把手机,平板往孩子手里一塞就完事儿了。

但是,这样的日子,孩子再也受不了了,孩子哭着说“你们不是我爸妈!手机才是我爸妈!吃饭的时候,都说手机陪着我,你们从来没有陪过我!”

虽然孩子的行为让人又笑又气,但是这些话语却真的句句戳心。

我本来以为这样的案例只是个案,今天在网上随意一搜,发现其实有不少的孩子在控诉“爸妈为了安抚孩子把手机塞给孩子”和“爸爸妈妈整天只顾玩手机。”

可见,这已经是一个社会常见现象了。



二、用手机打发孩子的祖父母

除了父母会因为陪伴孩子时,为了偷懒,用手机打发孩子之外,这种行为,爷爷奶奶,外公外婆们也常常在做。

前段时间看《安家》的时候,有一幕让很多人感到异常熟悉。在宫蓓蓓家中,饭桌上的老大一边含着奶奶喂到嘴边的饭,一边手捧i-pad看电视。宫蓓蓓指出这种行为不对,让老大放下i-pad,好好吃饭,孩子竟然仗着有爷爷奶奶撑腰,跟妈妈抬起杠来。

最后气到不行的宫蓓蓓没忍住把孩子教训了一顿,不准孩子吃饭,还遭来公公婆婆一顿白眼。

其实这种画面真的特别生活化,我自己去亲戚家,10家有9.5家都是这种情况,甚至有奶奶骄傲地对我说过“拿着手机玩会儿,孩子吃得多!”那语气,真的是又骄傲又宠溺。



三、孩子爱玩手机,是由于家长的懒惰

很多家长觉得非常理所当然,觉得自己并没有做错什么,“是孩子自己闹着玩手机、看电视,我有什么办法?” 每当家长产生这样信誓旦旦想法时,一定要敲响警钟了。这就是家长们在偷懒。

孩子想看电视,每个孩子都想,但是并不是孩子想一直看就可以允许她看吧!玩手机也是同样的道理。

家长偷懒,懒惰在不愿意花费耐心跟孩子沟通,帮孩子养成习惯;家长偷懒,懒在不愿意花时间陪孩子做一些更丰富的体验,比如骑车、踢球等等;家长在偷懒,懒在不愿意思考,如何让孩子对不感兴趣的事情变得有趣起来,有趣得比手机、电视更好玩。

家长必须要面对的是,孩子是自己的责任,哪怕现在再多的累和苦,在你决定生下这个宝宝开始,就注定要面对这一切。

当然,事实上,在孩子的养育之路上,一定不仅仅只有苦和累,孩子的每个进步,每句温暖的童言童语,都能让家长感到满心幸福。



一个从小就泡在电子产品中长大的孩子,如果能够自救,可以摆脱电子产品的瘾或者将其转换成对自己更有价值的事情,那是万幸,但事实上这种孩子,在其他方面一样需要家长的培育和引导。

如果不能,就此上瘾,学业荒废,日子空虚,加上家长的谩骂和不理解,这个孩子其实等同于毁掉了。这个锅,必须是家长自己背,这个错也必须是家长自己却改正的。


Sunny说亲子教育


这个“锅”游戏是不背的,因为游戏是以娱乐、放松为主要,大人在看孩子的时候可以适当的让孩子去玩,这个就在于大人的控制力,适当的玩游戏也能使孩子思想活跃,长时间玩对眼睛👀也不好,游戏不是强加的借口,所以游戏不背这个“锅”。


风月之年


大家好!我感觉这个问题还是家长的责任大一些,家长作为孩子的直接监护人,也是孩子人生当中的第一任老师,家长在日常生活中,要对孩子多引导,多关心,不能对孩子置之不理,为了自己的清闲,就让孩子自己去玩手机,这是很不正确的,当然家长也会有很多的事情要做总不能一直去配这孩子什么都不干吧,这就需要家长有空时多陪陪孩子,日常生活中用实际行动去引导孩子,帮助孩子去养成自律的好习惯,让孩子树立正确的社会观,价值观,知道那些事情能做,那些不能做,家长要去多关心,多引导孩子,让孩子在成长的道路上能向着健康的,正确的方向发展。


阳阳的小城故事


很高兴回答你的问题
1.现在孩子都喜欢手机,玩上手机好像这个世界与他无关了。现在得生活人人都离不开手机,不是人在玩手机,其实是手机把人给玩了。
2.孩子喜欢游戏不是孩子的错,也不是手机的错,其实罪魁祸首就是我们家长,我家孩子5岁,非常喜欢看快手,只要手机有电他能看一天,看完孩子的眼睛很不舒服,一直用手揉,你要不给他看,他就开始哭。每次我们出去吃饭为了能让自己好好吃饭就扔给孩子一个手机,孩子就会乖乖坐在那里玩手机,所以如果你还爱孩子就请把手机放下,陪伴才是对孩子最好的关爱与教育。
3.父母是孩子最好的老师,我们要放下手机,下班在家多看看书不仅能提升自己还能给孩子制造一个良好环境,每一个孩子都很聪明,你天天看书,久而久之孩子也会养成阅读的习惯,慢慢就会热爱学习,那时候孩子真的自己就长大了,我们陪孩子的时间不多了,不要因为一时的安宁而毁了孩子。孩子长大后你想陪在他身边可能都没机会了,因为外面的世界更能吸引孩子,珍惜眼前仅有的时间,时间不会停,错过了就真的是错过了,所以说请放下手机别让自己一时的安宁最后换回来的是悔恨自己。没有什么比孩子重要。


4.以上就是我的回答希望能帮到你

\n

{!-- PGC_VIDEO:{"thumb_height": 1088, "vposter": "http://p0.pstatp.com/origin/tos-cn-p-0000/10ab67b5e6a249cb8c4b4fac5b033878\

想进步的宝爸


非常荣幸能够回答您的问题,首先我想说我也是一位宝妈,然后同样的也会犯您提到的那种错误,为了自己的安宁而选择给孩子一个手机完事。那个人感觉谢谢做法都是不正确的不合理的。游戏也不应该背那个黑锅。我们不能因为游戏不会说话,就把什么过错都推给它,毕竟人家没有长手长嘴拉着我们去玩游戏,一切都是我们自己的选择。而且发明游戏的人本身可能也只是想娱乐一下生活,而不是拿来带孩子的育儿神器。孩子对游戏产生兴趣而没有对人产生兴趣,可能是我们作为父母的问题,而且是一个很大很重要的一个必须面对的最最致命的问题。我一直就感觉,作为父母,作为一个成年人偷不得一丁点懒。现在偷的懒到最后都将换成我们年老时的眼泪。以上是傻妞的一些个人观点,感谢观看!


请不要喊我傻大妞


家长是孩子最好的老师,我们要起到榜样,要以身作则,本来孩子的自控能力就差,需要家长适当干预,有效管控和监督。要对孩子负责,你爱孩子,陪伴孩子,就请不要拿手机给孩子无限去玩,不是说一点都不能耍手机,要给他规定时间和任务。你放纵孩子玩手机,是害了他,不是爱他。首先家长就要起好带头作用,不要经常在孩子面前玩手机,要陪他们先完成作业,培养他们的学习兴趣和别的兴趣爱好,从而转移他们玩手机的注意力。孩子玩游戏,罪魁祸首是家长,你不给他玩游戏,不让他成瘾是关键。


玲妹妹爱英语


都说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父母做什么,孩子肯定学什么,这是毋庸自疑的,如果父母提高自律,每天都定时学习,不玩手机,孩子还会特别爱玩游戏吗?

答案当然是否定的,因为我身边有个朋友就是这样,以身作则,给孩子做好榜样,当一个好父亲的角色。

不要说把锅甩给游戏,父母做的对,孩子才会跟你去做。望我的回答,对大家有所帮助,谢谢。

\n

{!-- PGC_VIDEO:{"thumb_height": 1072, "vposter": "http://p0.pstatp.com/origin/tos-cn-p-0000/eafa80fb8c1841aa83ae89348fe26717\

阿桂sir


孩子沉迷于手机,到底是谁的错?

我觉得一切的根源都在于父母,所以大家不要去责怪孩子,他们只是一张白纸。家长可以多多陪伴孩子看书,玩游戏,参加活动,这样他们就会慢慢的忽视手机。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