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祜很著名的一首詩,開篇10字冠絕當世,短短20字流傳1000餘年

在古代,宮體詩是一個很廣泛的詩歌創作題材。顧名思義,宮體詩的主要創作對象就是宮中的人物和事物,其中又以宮中女性為主。

造成這種現象的原因有很多,從素材角度來說,作為宮女,其命運的悲劇性幾乎是註定了的,好一點的受到了寵幸,或者從此被棄置,幾十年裡不被想起,獨守空房,或者恩遇連連,從此捲入後宮的勾心鬥角之中,落得一個悲慘結局。而不被寵幸的更不必說,“一肌一容,盡態極妍,縵立遠視,而望幸焉;有不見者,三十六年”就是對她們最好的描述,本來都是平常人家的女子,有些甚至出身高貴,她們是可以找一個門當戶對的人家相夫教子好好過一輩子的,只是做了宮女,這樣平凡的快樂也顯得那麼的遙遠。


張祜很著名的一首詩,開篇10字冠絕當世,短短20字流傳1000餘年


再者從詩人角度講,唐朝這個時代對詩人的重視是前無古人後無來者的,皇帝喜歡詩人,科舉考作詩,以至於皇室貴胄,王公大臣也紛紛結交當時著名的詩人。詩人地位的高貴也就使得他們更容易接觸到上層社會的生活,很大一部分詩人做過京城的官,對於皇宮裡的生活有所瞭解,在看到一個個如花似玉的宮女要在這牢籠一般的皇宮之內度過一生時,詩人的情感自然也就被激活了。

今天要講的,就是一位以宮體詩而著稱的詩人,名叫張祜,被當時人稱為張公子,又有海內名士的譽稱,前半生仕途順利,後來被元稹排擠,就一直在淮南地區隱居,不再過問世事,因為從小的公子生涯,張祜寫起宮體詩可謂是得心應手。

他家世顯赫,在京城之內也是比較有勢力的家族,對於皇宮之中發生的事情自然也是一清二楚。下面這一首宮詞,就是針對當時皇家一件影響很大的事件有感而發。


張祜很著名的一首詩,開篇10字冠絕當世,短短20字流傳1000餘年


武宗病重,他的一位後宮孟才人日日夜夜守護在御榻之前,武宗問孟才人,我死了以後你要怎麼辦呢,孟才人回答的原話是“若陛下萬歲之後。無復為生。”,意思就是如果陛下去世,臣妾也不會獨活。

武宗被這樣的回答感動,讓孟才人給自己唱《河滿子》,孟才人的歌聲悽咽幽絕,聽到的人都留下了眼淚。後來武宗駕崩,孟才人為此痛苦數日,淚盡而亡。張祜為這件事一共寫了三首詩,以下就是其中一首,也是傳唱最廣的一首。


張祜很著名的一首詩,開篇10字冠絕當世,短短20字流傳1000餘年


宮詞二首

唐代:張祜

故國三千里,深宮二十年。

一聲何滿子,雙淚落君前。


在讀詩之前,先來簡單瞭解一下《何滿子》這首曲子的出處,為什麼武宗會讓孟才人唱這首曲子呢?

《樂府詩集》中記載了白居易對於這首曲子的描述:“何滿子,開元中滄州歌者,臨刑進此曲以贖死,競不得免。”他後來還有詩歌對《何滿子》的曲調進行具體的描繪,稱它“一曲四詞歌八疊,從頭便是斷腸聲。”

從這兩處記載中,我們可以知道《何滿子》是典型的悲歌,不僅曲調悲,連其出處也是悲慘的,這樣的歌經由孟才人的歌喉唱出來,自然也沾染了孟才人的傷感,幾重傷心加在一起,足以令聞者涕零。


張祜很著名的一首詩,開篇10字冠絕當世,短短20字流傳1000餘年


張祜的這首五絕內容上看比較簡單。故鄉離我有三千里之遙,在這深宮之中我已經呆了20多年。唱完這一曲《何滿子》,忍不住的在陛下面前淚流滿面。

但有時候,越簡單的詩句越能引起讀者的共鳴,這首詩能夠在宮中傳唱自然是有妙處所在的。

先看第一句,第一句是鋪陳事實的句子,雖然簡單,但是寫實,有力量。這在我們讀者看來可能捎帶誇張的句子,可能正是許多宮女人生的真實寫照。即使是不曾有過這樣經歷的我們,也能從中讀到宮女的艱辛和無奈。三千里體現離家之遠,二十年體現宮中生涯之久,人的一輩子就這樣被消磨過去,美好的青春年華一去不復返,記憶中的故鄉也再也回不去,餘生只能是在這看不到希望的深宮之內,繼續慢慢的消磨下去。


張祜很著名的一首詩,開篇10字冠絕當世,短短20字流傳1000餘年


這一首《何滿子》不僅僅是為了君王而唱,更是為了自己和其他深宮中的可人而唱的。落在君王榻前的眼淚,更不僅僅是為了君王而哭,更是為了自己而哭。

這首詩以寫實又帶些誇張的畫風寫出了宮女的真實命運,引起了宮中各類人的共鳴,在當時傳唱廣泛,影響力極大。

杜牧在後來一首酬張祜的詩中有“可憐故國三千里,虛唱歌詞滿六宮”句,就是化用了此詩的意境,也是對這首詩文學水平的讚美。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