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国重器-呼之欲出“直20”

中国陆军航空兵在组建之初仅以运输直升机为主,后来引进了少量“小羚羊”武装直升机,随后直9系列也装备部队,但是作战模式长期停留在支援地面作战上,尚无法成为实施空中突击的主力。尽管直10、直19武装直升机的服役,大大扭转了中国陆航装备缺乏侦察和攻击直升机的局面,但中国一直缺乏一种10吨级的通用战术 直升机来执行突击运输、空运及后勤支援任务。

大国重器-呼之欲出“直20”


2013年12月23日上午11时20分许,填补国内空白型号的10吨级中型通用直升机“直20”在东北北部某机场成功进行了首飞, 直20成功首飞,预示其将成为我国未来通用直升机装备的主力,从而真正为中国陆军“插上翅膀”,并有可能发展成舰载机等型号。

大国重器-呼之欲出“直20”


从外形上看,直20通用战术直升机外形比较类似中国进口的美制“黑鹰”S-70C-2直升机,但与“黑鹰”不同的是,直20主旋翼采用五桨叶结构,具有更好的控制性和机动性;另外, 直20在机身和尾梁连接处,有较明显的过渡结构,猜测是对机舱的运输性能进行了优化。

大国重器-呼之欲出“直20”


据称,中国在引进“黑鹰”的最初时期,就曾考虑仿制这款机型。尽管中国引进的型号只是民用出口型,但工艺技术却是中国在当时无法达到的。例如当时的“黑鹰”就使用了大尺寸钛合金部件,而中国在1990年代也根本没有这种制造工艺。尽管“黑鹰”属于1970年代的产品,但中国即使到了21世纪初仍无法拿出类似的产品。可见,同大多数航空机型一样,中国仿制“黑鹰”是一个很艰苦的过程,需要材料、工艺、加工、研发等无数环节的积累。而一些研发和工艺经验,没有10年、20年时间的磨合,没有有足够经验的队伍,就算有了材料和机器,也根本谈不上一款型号的成功开发。所以说,没有完整的工业体系和足够的工艺、技术经验积累,别说70年代的美国型号,就连50年代的型号也造不出来。中国直升机发展的艰苦历程,实际上是一个航空后进国家必须经历的痛苦过程。

大国重器-呼之欲出“直20”


现在中国直-20成功首飞,并不仅是一个美国老式直升机型号的“复制品”这么简单,而是中国已拥有全套先进直升机研发、生产体系的象征。同时,直-20在吸收“黑鹰”设计理念的同时,也加入了中国特色的技术,外形细节大有不同。这一切,都浓缩了中国航空工业多年来自力更生、艰苦奋斗的汗水。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