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11高才生工作3年仍在基層:避開“人設”陷阱,開啟升職直通車

01

25歲,211大學,工作不到三年,掉入“人設”陷阱,喪失鬥志


我有個同事,畢業於全省排名第一的211大學。在校期間,他非常活躍,曾是學校風雲人物,不僅在學生會任職,還開創了電競協會,並任會長。


他形象好、能力強,走到哪裡都很引人注目。畢業後,他輕鬆拿到了我們公司銷售部的Offer。本以為他會在公司裡大展拳腳,可沒想到的是,短短一年,他就沉寂了。


在公司,他發現銷售部好多牛人,而他自己卻並不突出。第三個季度,他甚至沒有完成銷售業績,雖說整個銷售部完成的人數也只佔三分之一,但他卻覺得這件事對他影響很大。


之後,他每天踩著點上班,剛下班就溜回宿舍,也不跟公司同事有過多的交流。


回到宿舍後,他就約大學的同學或宿舍舍友一起打遊戲,吃飯基本都是外賣,彷彿又退回到了大學的時光。


就這樣過了半年,他一直維持著這個狀態,完全沒有了剛入公司的雄心壯志,銷售類自我提升的書籍買了很多都在電腦顯示器旁邊擱著,偶爾會見他翻幾分鐘又仍回桌上。


他這是怎麼了?這麼優秀的年輕人為什麼會在這麼短的時間內喪失了鬥志,一蹶不振呢?真的是他能力不強嗎?


不,他的學習能力和社交能力都很強,非常適合銷售這個工作。之所以短短時間內變得一蹶不振,是因為他掉入了一個很隱蔽的“人設”陷阱-固定型思維(Fixed mindset)。


這個陷阱很隱蔽,非常容易被人忽略,但它的破壞性卻足夠大。


怎麼解決這個問題呢?不用擔心,只要你能認出它,解決並不難,接著往下看。


02

什麼是固定型思維(Fixed mindset)


固定型思維模式(Fixed mindset),是由美國心理學教授卡羅爾·德韋克在《MINDSET: THE NEW PSYCHOLOGY OF SUCCESS》一書中提出的。固定型思維認為人是什麼人就是什麼人,行就行,不行就是不行,結果是這些人真的不容易成長。


卡羅爾認為:固定型思維是一種防禦型心智模式,它認為人的才能一成不變。這讓人們時刻想證明自己的智力、個性和特徵。他們會把發生的事當作衡量能力和價值的直接標尺。


211高才生工作3年仍在基層:避開“人設”陷阱,開啟升職直通車


擁有固定型思維的人有一個共同的特點:他們非常在乎“自我”,特別關注別人對他的評價,總想著去證明自己。順境時,他們很自信,覺得自己超厲害。逆境時,就覺得自己一無是處,甚至喪失鬥志,一蹶不振。


卡羅爾教授做過這麼一個實驗,他找了幾百個小學生,給他們做智力測試題,完成後,有一部分學生被誇獎為“聰明” ,另一部分學生被誇獎為“努力”。結果,當研究者安排一些很難的題目時,被誇獎聰明的孩子對解難題失去了興趣,甚至撒謊虛報成績。相反,被誇獎努力的孩子則表現越來越好。


為什麼差別這麼大?誇獎孩子聰明難道不好嗎?是的,表揚聰明實際上暗示說:人的能力是相對固定的,解難題只是證明你是否聰明。他們一旦接受了這樣的觀點,就會努力維護聰明的形象。


誇獎努力則表明:人的能力不固定,能力是可以通過努力發展出來的。既然能力不固定,這些孩子就沒有證明自己的包袱,自然能專注到努力本身。


03

固定型思維有哪些危害


1、固定型思維的人,面對挑戰時很容易放棄,因為他很擔心困難的事會證明自己能力不足。


2、固定型思維的人討厭“努力”,他們會覺得需要努力才能做好的事,恰恰證明自己能力不夠。


3、固定型思維的人對負面反饋很排斥,他會把批評當做對自己能力的挑戰。


4、固定型思維的人看到別人成功時會感受到威脅,因為他認為別人的成功就是自己的失敗。


5、固定型思維的人做事情遇到阻礙時,會輕易的放棄,因為他怕阻礙會限制他的能力。


固定型思維危害很大,固定性思維的人會經常不自覺的陷入“停滯不前”狀態,,因為他擔心困難會證明他“不聰明”、“能力不足”,會崩塌他的人設。


就像我同事,他不自覺給自己設置了“聰明、能力強”的人設,揹著“證明自我”的包袱,在挫折面前不是越挫越勇,而是顯示出“脆弱的高自尊”。他太過於在乎自己的表現和別人的評價,像是心理戴上了枷鎖,因而一蹶不振。


211高才生工作3年仍在基層:避開“人設”陷阱,開啟升職直通車

04

怎麼做能破除固定型思維 ?


首先,引起重視,提防破窗效應。


破窗效應(Broken windows theory)是由詹姆士·威爾遜(James Q. Wilson)及喬治·凱林(George L. Kelling)在《Broken Windows》這篇文章中首次提出的。


作者認為:環境中的不良現象如果被放任存在,會誘使人們仿效,甚至變本加厲。一幢有少許破窗的建築為例,如果那些窗不被修理好,可能將會有破壞者破壞更多的窗戶,甚至會引發縱火等嚴重後果。


如果把人比作機器,那麼心智模式就是這部機器的底層驅動程序。心智模式非常重要,它塑造我們的經驗、改變情緒並引發行動。


固定型思維就是防禦型的心智模式,如果放任不管,將引發破窗效應,不僅使我們的成長帶上“枷鎖”,還將不斷給我們失敗、挫折的經驗,繼而引發焦慮、抑鬱等嚴重問題。


對於固定型思維我們要引起足夠重視,儘早解決,提防破窗效應。


第二、用認知療法迭代科學認知


認知療法(Cognitive therapy)產生於20世紀60~70年代的美國,目前成為心理療法中最主流的方法之一,被心理學界廣泛應用。它不僅可以治療心理疾病,而且對人們日常心理健康建設也具有重大意義。


百度百科:認知療法(CognitiveTherapy)是根據認知過程,影響情感和行為的理論假設,通過認知和行為技術來改變患者的不良認知的一類心理治療方法的總稱。認知療法的基本觀點是:認知過程及其導致的錯誤觀念是行為和情感的中介,適應不良行為和情感與適應不良認知有關。認知療法常採用認知重建、心理應付、問題解決等技術進行心理輔導和治療,其中認知重建最為關鍵。


轉變固定型思維模式的時候,我們可以利用認知療法的關鍵技術進行認知重建,具體為以下4步:


1、感受和評估自己的觀點,是現實的還是扭曲的;


2、思考一下相同的情況下,客觀的觀點是怎樣的;


3、將自己的觀點與反向觀點進行特徵比對;


4、意識到自己的認知偏差,從一個更加實際、開放的視角來重建認知。


舉個例子:比如我同事,他可根據僵固型思維理論評估自己的思維方式是否相符。若相符,就拿自己的思維模式和積極型思維模式的特徵進行比對,從而真正認識到自己的認知偏差,進而重建認知,實現改變。通過認知重建帶來的行為改變,固定型思維模式帶來的危害將不復存在。


第三、用5W2H思維確定下一步行動


5W2H是發現問題和解決問題的工具,它被廣泛應用於企業管理、學習及各種學科的實踐中。


百度百科:5W2H分析法又叫七問分析法,是二戰中美國陸軍兵器修理部首創。簡單、方便,易於理解、使用,富有啟發意義,廣泛用於企業管理和技術活動,對於決策和執行性的活動措施也非常有幫助,也有助於彌補考慮問題的疏漏。

211高才生工作3年仍在基層:避開“人設”陷阱,開啟升職直通車


1、做什麼What:目標是什麼?改變固定型思維模式,放下“自我”,與真實世界互動。


2、怎麼做How :如何實施?首先利用認知療法迭代認知,接著用小步子原理展開行動。


3、為什麼why:理由何在?使成長停滯,先認清它並重建認知,再從行動中得到新經驗。


4、何時when:什麼時候開始?提防破窗原理,現在就開始改變,從每一步的成功積累經驗。


5、何地where:在哪裡開始?在生活的各個場景中,用行動走出“心理舒適區”。


6、誰who:誰來做?可以找親近的家人、朋友幫忙,能更清楚的認識自己的思維模式。


7、多少How much:做到什麼程度?生活不再受固定型思維影響,“停滯”轉變為“更進一步”。


得到APP課程《了不起的我》中說到:永遠不要太過於執著於自我。你是一個什麼樣的人根本不重要,你怎麼跟世界互動才重要!


第四、用小步子原理確保成功


新習慣代替舊習慣的過程中,你不需要一下子就從固定型思維轉變為積極型思維模式,那是做不到的。改變需要掌握技巧,因為人有兩個自我,一個是理性的自我,一個是感性的自我。


喬納森.海特(Jonathan Haidt)曾用騎象人和大象的比喻來解釋這個概念。理性的自我是騎象人,他知道要往哪裡走,可是他手無縛雞之力。而感性的自我就是大象,他具有強大的力量,但是他不聽騎象人的指揮。因此,理性的你想要做出改變,卻沒有力量,而感性的大象有力量卻不願意改變。


那怎麼才能有效推動改變呢?


有一種特別的方法,就是小步子原理,它可以繞開大象的防禦,讓大象相信改變是可能的,每一步小成功的累加就能促使大象不斷的邁開步伐,實現真正的改變。


小步子原理是心理學家斯金納(Burrhus Frederic Skinner)提出的,意思是說在改變的路上不需要一下子達到總目標,而是每次走一小步,獲得一個小小的成功,通過不斷積累成功經驗,從而為下一步行動提供心理動力。


就像讀書,你想一口氣讀完50本書那是完不成的任務,必然會失敗。而你分解一下,每週讀一本,這樣一年時間你就能輕輕鬆鬆讀完50本。每讀完一本你就對自己更有信心,這就是信心的累加思維。


改變的過程就是如此,重建認知後,利用小步子原理走出第一步,累加成功經驗,確保成功。


不斷實踐以下四點,解開“人設”路上的隱蔽“枷鎖”:


首先,引起重視,提防破窗效應。


第二、用認知療法迭代科學認知


第三、用5W2H思維確定下一步行動


第四、用小步子原理確保成功


“人設”是一種“認同感”,同時也是“標籤”,我不反對“人設”,但希望你能在建設“人設”的過程中,解開這個隱蔽的“枷鎖”,不斷迭代自己,獲得成長。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