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创|《上李邕》:今日你看我不起,明日我让你高攀不起(一)

我们常常在生活中,会遇到一种情况,就是感觉别人看不起我们,其实,这种人与人之间的鄙视链从古至今都是存在的,比如,举世知名的"诗仙"李白,曾经也一样被人看不起过。

那李白是怎么应对这种局面的呢?我们一起来看看。

话说,公元721年左右,早就念完了小学到大学的课程,大学专业学的是古典文学,由于经常参加少年宫作文大赛,新概念作文比赛得到大奖,李白早就在当地成了"别人家的孩子",可谓提起李白,无人不知,无人不晓。

可是,对李白而言,他也面临着求职难的问题。

从小立志要给皇帝上课的他,也必须依靠做生意的父亲托人推荐,给自己找份体面的工作。

这一天,经过父亲多方努力,他终于获得了跟重庆市长吃饭的机会,说是吃饭,其实就是一次非正式的面试。

原创|《上李邕》:今日你看我不起,明日我让你高攀不起(一)

这是一次至关重要的面试,李白早早地把自己学司马相如写的那些文章,都准备好,装订成精美的画册,把自己在大匡山上刻苦努力学习的照片,跟老奶奶学习"铁杵磨成针"的故事写在了个人简历里面。还对着门前的小河水,练习了好几次自我介绍。

怀着紧张的心情,李白终于见到了准老板——重庆市长李邕。

李邕客气地带着他一起出席了一次饭局,对李邕而言,他希望通过一次饭局来检验一下这个后生,看看他是不是值得自己栽培;对李白而言,他也需要李邕这次饭局,将自己的一肚子墨水,都展示给大家看;

于是,在酒桌上,李白自信满满地介绍了自己,并且时不时发表自己的真知灼见。

毫无疑问,李白的出色表现,获得全桌人的高度认可和赞扬。然而,从李白逐渐成为酒席上的主角开始,李邕的话慢慢地少了,也不怎么理会李白,甚至连看都懒得看一眼。

李白是明白人,他知道李邕不会重用自己,于是,在临走的时候,他写下了今天这首著名的《上李邕》以示应对。

上李邕

唐代: 李白

大鹏一日同风起,扶摇直上九万里。

假令风歇时下来,犹能簸却沧溟水。

世人见我恒殊调,闻余大言皆冷笑。

宣父犹能畏后生,丈夫未可轻年少。

诗的意思简单明了。翻译成白话就是:莫要狗眼看人低,今天你看我不起,明天我让你高攀不起。

诗题《上李邕》相当于我们今天的《致XX的一封信》或《呈XX领导的请示/信》。

开篇"大鹏一日同风起,扶摇直上九万里。假令风歇时下来,犹能簸却沧溟水"是说:"哥们儿我是一只大鹏鸟,只是我的翅膀太大太重了,现在需要一阵东风帮助我飞起来,如果能有东风助我起飞,我一飞起来,就可以飞到九万里的高空,俯瞰全世界。就算风停了,我降落下来,也能让大海的海水翻腾不已,水花四溅。

原创|《上李邕》:今日你看我不起,明日我让你高攀不起(一)

庄子在《逍遥游》中说"鹏之背,不知其几千里也;怒而飞,其翼若垂天之云",修道的李白是喜欢庄子的,当然也常常以庄子的"大鹏"自比。

什么叫"簸却沧溟水"呢?

"簸"就是簸箕的"簸",这里用作动词,就是像我们用簸箕去抖动、筛选谷物一样上下左右地抖动。

"却"则是随着抖动而形成波浪一层一层地退却的意思。

沧溟水,则是沧海和溟海的合称。我们非常熟悉的"曾经沧海难为水",说的是我曾经看过了东海(沧海),其他的都不叫海了。有点儿"五岳归来不看山",或者"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的意思。所以,沧海,指的是东海,溟海,指的是渤海。

沧溟水,合在一起,他就不再是特指,而是说"茫茫无际的大海"的意思。

我们总说某些大人物"跺一跺脚,某个区域就要地震"。

原创|《上李邕》:今日你看我不起,明日我让你高攀不起(一)

李白这两联诗也差不多就是这个意思——我吧,也就是缺个伯乐,要不然我就要一飞冲天了。

说完了自己,李白知道李邕是在嘲笑自己不知天高地厚。毕竟李邕也是才高八斗的人,并且早已成功地坐上市长的位置,可谓功成名就。

但李白并不被这种气势给吓到,反而反唇相讥:世人见我恒殊调,闻余大言皆冷笑。

翻译过来就是,一般人看我行为举止怪异,听我说这些大话都会冷笑。

说是一般人,其实说的就是李邕。

你冷笑,你嗤之以鼻又怎么样呢?那是因为你没有眼光,不是我不知天高地厚。

李白还不过瘾,似乎还要恐吓一下李邕。于是,他补了一句:"宣父犹能畏后生,丈夫未可轻年少"。

就连孔子都说"后生可畏",你最好不要看不起我们这些年轻人。

哈哈哈,是不是读出了恐吓的味道呢?

可以说,李白这首《上李邕》跟咱们开篇讲的"今日你看我不起,明天我让你高攀不起"的情况是如出一辙的。

原创|《上李邕》:今日你看我不起,明日我让你高攀不起(一)

即便是李白这样,日后被称为"诗仙""谪仙人"的大才子,在他尚未出蜀,尚未接受时间磨练,世事洞明的时候,在李邕这些功成名就的人眼里,也不过是"不知天高地厚"的初生牛犊而已。

那么,我们已经看到李白遇到这样的情况的态度,就是:怼!回!去!

那么,今天的我们会怎么应对?该怎么应对呢?

原创|《上李邕》:今日你看我不起,明日我让你高攀不起(一)

我想,具体的应对方式我们没办法给,但是我们可以跟大家分享一下我们的几点建议:

李白敢这么做的前提是:他很自信自己就是大鹏;

李白这么自信的前期是:他自五岁开始,一直在大匡山封闭式学习,并且已经声名鹊起;

我想,我们每个人都是"天生我材必有用"的,但是我们是不是每个人都已经像李白一样在自己的专业知识上面已经获得了社会的认可了呢?

这或许才是我们怼或者不怼的底气所在吧?

那么,李白怼回去以后,李邕会如何应对呢?这两个剑拔弩张的"仇人",今后各自将会怎样,他们俩最终又会有什么样的结局呢?还有李白诗里提到的"宣父是谁?宣父畏后生"又是什么梗呢?

我们将会在接下来的文章中一一为你解答。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