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有“小霸王”,不要給孩子找藉口,潛移默化消弱霸道屬性

在小區花園裡,寶寶最不樂意一塊玩的是一個叫冰冰的孩子。

冰冰才五歲,卻儼然成了小花園一霸。只要他出現在小花園中,所有的設備就都不許別人玩了。

別人盪鞦韆他要喊人下來,別人玩滑梯他也不痛快,甚至兩個孩子湊在一起玩玩具,他都要上去踢一腳。

只要看到他一進小花園,大家就一窩蜂往外走了。冰冰媽拉住大家:孩子小不懂事,孩子大大就好了,再一起玩會吧。

家長們可並不領情:你家哪是孩子小不懂事,你家這是小霸王啊,他長大了還了得?

很多家長覺得孩子平時調皮搗蛋了些,只是年紀還小的緣故,等孩子大了一些,自然就好了。實際你的孩子已經成為人見人躲的小霸王,而你卻不自知。

家有“小霸王”,不要給孩子找藉口,潛移默化消弱霸道屬性

“小霸王”獨佔欲強

孩子的霸道都是有苗頭的,尤其是獨佔欲特別強。

就像冰冰一樣,什麼都覺得是自己的,想判斷孩子有沒有成為小霸王的苗頭,先從這兩點現象上檢驗:

1.不願意與他人分享

無論告訴他多少遍孔融讓梨的故事,他還是不願意與他人分享。小孩子一般從2歲以後就萌生了自我意識,有了“領土”感。

這個是我的,那個是別人的,別人不許碰我的。也恰是這時候起,孩子不再願意與他人分享。而小霸王不僅不喜歡分享,有時候還會搶別人的,甚至當他人不願意給時,會出手打人。

2.不顧及他人的感受

小霸王往往蠻橫霸道,不顧及他人的感受。

他要什麼就必須要給他什麼,而且還要據為己有。如果不答應呢,他又會又哭又鬧。遇到喜歡的東西,不管它是不是自己的都要霸佔過來,不讓別人再玩。有些小霸王過於自我,連口頭禪都是“我就要”“我不管”。

這些無理取鬧的霸道往往讓家長頭疼不已,小霸王處處點火惹事生非,家長也只好不停扮演滅火的角色。

孩子的霸道性格是在“有求必應”的家庭氛圍下形成

小霸王到處惹火,家長哀嚎遍野。生氣的同時家長忍不住反思,媽媽和爸爸都不是這樣的人,也從來沒有人教他要這樣做,那他是怎麼變成小霸王的呢?

其實,孩子的霸道性格和“有求必應”的家庭氛圍可脫不了干係。

家有“小霸王”,不要給孩子找藉口,潛移默化消弱霸道屬性

1.父母的過度寵愛

現在的孩子越來越嬌貴了,父母寵愛過度,實際是害了孩子。

現如今大多數家庭裡都是獨生子女,即便是有了二胎政策,在祖父母與父母兩代人的努力下,也已積攢了一定儲蓄,孩子不再是為了生下來養家餬口,對孩子本身的關注,超過了以往任何年代。

從孩子落地的那一刻起,他就像小皇帝一樣,全家都圍著他轉。

尤其是父母忙於工作,由祖父母帶大的孩子,在隔輩親的溺愛中長大,時間久了孩子會覺得全世界都是圍著我轉的。

我想要的都要給我,這也就演變成了在路上搶別人玩具的戲碼。

2.父母的無節制的滿足

甭管是物質上還是精神上,只要孩子要的,父母通通滿足。

有些父母覺得忙於工作,對孩子有虧欠;或者單純出於對孩子的溺愛,總是想法設法去滿足孩子的所有要求,甚至是孩子沒有要求過的,也會主動滿足。
久而久之,孩子就會潛移默化中產生“只要我想要的我就肯定能得到”的心理,卻沒有學會分享的態度,這也是導致孩子覺得一切都是我的、霸佔他人玩具的原因之一。

父母潛移默化的教育消弱孩子的霸道屬性

即便是知道孩子做的不對,許多家長也是睜一隻眼閉一隻眼,覺得孩子沒什麼大毛病,慢慢長大了就好了。

但孩子如果長此以往與別人相處下去,不僅會沒有朋友,還會引起大家的厭惡,“敬而遠之”。

不想讓孩子變得孤單一人,家長就要在潛移默化中教育孩子,消弱孩子的霸道屬性。

1.改變家庭氛圍,自己事自己做

一個好的家風才會教出好的孩子,從現在起改變家庭氛圍,教育孩子自己的事情自己做。孩子無論是好習慣還是壞習慣,都是在後天的家庭生活環境裡養成的。

只有用好的家庭氛圍,給孩子一個優良的生活環境,才能有助於孩子好習慣的養成。

而在這之前,家長們要先自省,“我平時做的對不對”、“不對的我要怎麼去修正”,對自己有了正確的認識之後,才能對孩子建立起合理的教育模式。

不然家長自己就蠻橫不講道理,孩子自然也就有一學一了。

鍛鍊孩子自己的事情自己做,則是培養孩子的責任意識,讓孩子知道有付出才有回報,切不可再去隨意搶奪別人的。

可以建立家規,要求全家遵守,明確如果違反家規會受到怎樣的處罰,

比如孩子犯了錯就不再給零花錢或者不去買零食,讓孩子知道犯了錯是要付出代價的,這樣他就會學會約束自己。

家有“小霸王”,不要給孩子找藉口,潛移默化消弱霸道屬性

2.合理滿足孩子

家長不要事事都順著孩子,合理滿足孩子的要求很重要。

孩子常會對家長提出各種各樣的要求,家長要合理評估。

如果孩子的要求是合理的或者對孩子有益的,家長可以儘量滿足;而如果要求不合理,家長完全可以冷處理,暫時不理睬孩子。

有時候在玩具店,總看到小孩子為了買玩具坐到地上號啕大哭,家長好說歹說都說不通,最終依了孩子,這反而使得小孩子以為哭鬧是好使的,下次故技重施。

所以家長在拒絕他的要求時,要耐心告訴他爸爸媽媽不喜歡這樣哭鬧的方式,讓孩子合理的表達自己的需求,多溝通幾次後,孩子自然也會理解爸媽的想法,逐漸變得講道理。

家有“小霸王”,不要給孩子找藉口,潛移默化消弱霸道屬性

3.鼓勵孩子參加集體活動,學會分享

家長應多鼓勵孩子積極參與集體活動,多去分享。

霸道的孩子愛獨佔資源,這時候家長可以多帶小孩子來自己家裡,讓孩子分享自己的玩具。

帶孩子多參加親子活動,幼兒園、培訓學校等的集體活動,鼓勵孩子積極社交;幫助孩子多交幾個朋友,讓孩子在友誼中學會尊重他人,學會分享。

改變“小霸王”不是一朝一夕之功,家長要在潛移默化中逐漸“感化”孩子,讓孩子學會自己約束自己,修正霸道行為。

今日互動:家長是怎麼對待家中的小霸王的?歡迎評論區留言分享。

————————————————

我是小博士媽媽,育兒經驗豐富,擅長研究兒童心理,願意為每一位媽媽解決育兒路上的難題。喜歡的話可以關注我,點贊轉發哦。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