被寶寶當成“沙包”打?父母堅持“3步走”,輕鬆制服“小霸王”

養過孩子的家長朋友都知道,很多時候“動不動”就打人。

甚至是抱著孩子玩的開心時,莫名其妙的就會揮舞著小拳頭打父母,雖然是個孩子,但是這個行為也不好啊。


被寶寶當成“沙包”打?父母堅持“3步走”,輕鬆制服“小霸王”


很多寶媽朋友都會遇到這樣的情況,明明很愛自己的寶寶,寶寶也喜歡一起玩的時光,但是就是喜歡打媽媽,難不成這是自發的“欺軟怕硬”?


孩子喜歡打人的原因有這些:


1.為了引起父母的關注。

很多家長出於各種原因,無暇顧及孩子的情感建設,當孩子把自己的“戰利品”展示給父母時候,很多父母都是敷衍了事地表揚一下,這些“態度”孩子從家長的語氣語態完全可以感受到的,偶然發現一搗亂,爸媽就會馬上關注到。


被寶寶當成“沙包”打?父母堅持“3步走”,輕鬆制服“小霸王”


2.工具性攻擊:為了爭奪物品或維護自身權益攻擊他人,通常在搶玩具或糖果時特別常見。

3.敵意性攻擊:年紀較大又時常被同學欺負的孩子,攻擊他人多半是為了復仇。攻擊威力也比前面幾種都來得大。

4.無意性攻擊:玩遊戲太開心沒有意識到身旁有人,不小心打到或撞到別人。


如何輕鬆制服“小霸王”,讓孩子不再亂動手?


綜上所述,孩子出現“打人”的現象,家長要找到真正的原因,對症下藥,萬萬不要用錯誤的方式方法去懲罰孩子,用孩子的角度去理解問題,用孩子的眼光去看待問題,幫他教他用正確的方式去處理問題,用滿滿的愛心去教養孩子。


  • 1.讓寶寶知道被打的滋味

打人是不好的,但是寶寶還小,不一定知道,被打之人的感受。因此,我們有必要,讓寶寶知道,被打的滋味,可以讓寶寶感受一下,打一下寶寶的手辦或者屁股。或者,給寶寶說,被打之後,是很痛的,可能就像打預防針一樣的痛等等。讓寶寶知道被打的滋味是不好受的,寶寶可能就不會隨意打人了。


被寶寶當成“沙包”打?父母堅持“3步走”,輕鬆制服“小霸王”


  • 2.父母以身作則,教會孩子控制情緒

俗話說得好,孩子最早的老師就是家長。孩子的許多行為都有家長的影子,這是無法避免的。

孩子出現喜歡打人的現象很大一部分原因是父母有這樣的行為,孩子通過模仿學到了這種處理問題的方法。


被寶寶當成“沙包”打?父母堅持“3步走”,輕鬆制服“小霸王”


出現問題時總是喜歡用揍孩子來處理問題,但孰不知當爸爸在打時其實在給孩子灌輸用暴力就能解決問題的思想,孩子有了這種心理當爸爸再教育時只會起到適得其反的效果。


  • 3.用講故事的方式,讓寶寶更好地理解情緒

孩子還小,情感的表達方式,並不多,方式也少,很多時候,可能不知道如何表達自己的情緒。父母在日常生活中,其實就可以用臉譜化的方式,給寶寶演示喜怒哀樂等情緒。讓寶寶多一些情感的宣洩方式。


被寶寶當成“沙包”打?父母堅持“3步走”,輕鬆制服“小霸王”

此外,父母還可以通過繪本,讓寶寶理解情緒。孩子還小,跟寶寶講道理,寶寶不一定能夠理解,這個時候,其實我們可以給寶寶講故事,與寶寶一起進行親子閱讀,一些情感情緒方面的繪本,就可以派上用場了。我給大家推薦【思存】小腳鴨培養好習慣兒童繪本。


被寶寶當成“沙包”打?父母堅持“3步走”,輕鬆制服“小霸王”


這套繪本有三大亮點:第一點這套繪本專為3~6歲孩子打造的情商成長繪本,不僅包括孩子情商啟蒙,還有行為習慣的養成教育。內容豐富有趣,字數科學,語言簡單易懂,孩子理解起來容易。


被寶寶當成“沙包”打?父母堅持“3步走”,輕鬆制服“小霸王”


第二點是圖畫精美,卡通的小黃鴨造型很是形象,吸引孩子的興趣,而且圖畫的設計和文章是相得益彰,孩子看起來更直接敏感,對孩子的自主閱讀很有利。

第三點是印刷清晰,安全環保,紙張優質,色彩飽滿絢麗,有利於孩子閱讀。孩子爸爸之前買過一套便宜的,內容倒是不錯,但是味道太大,對孩子的健康不利,就被我淘汰掉了。


被寶寶當成“沙包”打?父母堅持“3步走”,輕鬆制服“小霸王”

被寶寶當成“沙包”打?父母堅持“3步走”,輕鬆制服“小霸王”

這套繪本不僅我看著滿意,重要的是孩子很喜歡,無論是內容還是圖案都很讓人喜歡,重要的是價格也不貴,我花了58元錢,一共有10冊,平均一本5.8元,還不到上班族的一頓早餐錢,物美價廉。

想要了解的家長,可以點擊下面的圖片,非常時期也能 。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