漯河千年村落隐匿安陵国、征羌国┃故宫博物院尚存国印!

身临砖桥,踏上千年古街,犹如步入千年古楚官道,观寨墙,赏汾河,看遗存,遥想当年来歙(xi)将军快马疾驰昆阳救主,濡士范滂吟诗作赋,不觉感慨万千。仰望古碉、楼阁、古城墙,已是残圭断壁,一派故国不堪回首中,顿时浮现眼前。立有间,让编者想起南唐后主李煜那首诗:


春花秋月何时了?往事知多少。小楼昨夜又东风,故国不堪回首月明中。雕栏玉砌应犹在,只是朱颜改。


漯河千年村落隐匿安陵国、征羌国┃故宫博物院尚存国印!

阳春三月下砖桥,尘封已久,决定骑行七十里相约安陵国、羌征国。这个周末不见不散!


砖桥古寨这个北依汾河、东南临杨寨遗址,古官道穿街而过,南扼蔡汝,北据陈汴诸州,历代为军事重镇的小村,自古人杰地灵,文化底蕴深厚。“自古以士秀、民勤、风淳、俗厚、揖让而著称”(乾隆五十八年重修玉帝阁、祖师庙、火神殿、元帝庙碑记)东汉名士范滂,明代辽阳都司李安石(军政总揽,相当于现省部级),清代骠骑将军(相当于现大军区兵种司令员)萧九有即今砖桥人。


20世纪50年代初,这里尚有李安石墓和萧九有墓。砖桥古寨素有避乱佳寨之称,并有“过了清江(指汾河)入太和,太和寨里得安乐”之说。其二百(柏)一所楼,三百(柏)一所庙,百步倒流水,一里三拱桥,溪水浮秤砣,(莲花池)水涨墓高,还有东宫园、西宫园,并称“八大景”。编者曰:若不是封属国堪有如此胜境乎!


漯河千年村落隐匿安陵国、征羌国┃故宫博物院尚存国印!


古寨以宗教建筑和宗教活动为盛。井、河二水相通的玉帝阁,专烧周口的火神殿,憨态可掬的铁佛亭,暮鼓朝钟的清凉寺……其典故众多,建筑别致奇特,“貌巍峨,楼阁特起,洵足为四民互敬仰,神圣所凭”(乾隆十六年重修东岳庙碑记)。端庄雅致的过街牌坊,涓涓而流的护城河,城门和碉楼把守的古城墙,登一楼而揽四方的“洋楼”等,增添了别样的景致和历史的厚重。


沙河(古称澴水、溵水、汝水等)东出河上街不远处,从前有渡口,名曰刘立渡口。渡口的南边不远,有一涓涓细流东南而下。它便是沙河支流汾泉河的支流之一汾河的源头。汾河东南流经30公里的地方,在它的南岸,有座千年故城,就是如今称砖桥的大村寨。紧邻古城东北隅,后来又产生了它的支流小汾河。两条静静流淌的小河孕育着这座千年古城,使其象颗彩带上的明珠,在历史的长河里熠熠生辉。


漯河千年村落隐匿安陵国、征羌国┃故宫博物院尚存国印!

湖北荆门十里铺镇王场村发掘的二号楚墓,出土文物包山楚简部分竹简。


漯河千年村落隐匿安陵国、征羌国┃故宫博物院尚存国印!

安陵国


编者推论:无论是中国文明还是外国文明,他们的起源都有一个相同的条件,那就是紧靠河流。历史上无论多少个迷失的古城,上下五千年考证结果都是在江河湖泊流域。历史文明发祥地,不是面迎湖泊,就是背靠河流。这就包裹我们的黄河文明和长江文明,汾河旁安陵国在此定都也就无怪乎。关于安陵国(封侯国),顿嵩元在1986年的《漯河报》曾撰文说,根据历史记载,推论今之砖桥,即古之安陵国。


据《郾城县志载》:春秋时郾境内曾设安陵国。秦时置有安陵县。另据《后汉书·郡国志》载:“古之安陵位于召陵南以东三四十里;系楚之北界。楚宣王(前369-340年)封安陵君,不久又改封邑。怀王时,于此连置二县。”从战国时的楚宣王到晚期的顷襄王时、均封有安陵君;秦时设安陵县。


史籍《水经注》载:“汾沟(即今汾河一笔者注)又东南迳召陵故城南,又东南迳征羌县,故召陵县之安陵乡安陵亭也……阚骃引《战国策》,以为秦昭王欲易地,谓此也。”《后汉书郡国二》载:“召陵,有陉亭,有安陵乡。征羌,侯国,有安陵亭”;“征羌见郾城县,杜佑云:安陵在郾城东南七十里。”


笔者幼时曾听村里的老人讲,古时候“百里为王”,“六十里县” (汉代称村为里,十里一亭,十亭一乡),这里曾叫“征羌城”,系诸侯国。传言虽不一定准确和全信,但也并非空穴来风。


1987年1月,湖北荆门十里铺镇王场村发掘的二号楚墓出土竹简448枚,有字者278枚,总字数达12000余字,且字迹清晰,资料丰富,纪年准确,对研究这一时期的历史提供了最直接的证据。


包山楚简地名数则考释


武汉大学历史系教授徐少华研究后,发表于1997年第四期《武汉大学学报》上的文章,对“安陵”做了比较深的探讨。现部分摘录如下:


武汉大学历史系教授徐少华:

安陵竹简105号中记载……安陵,简文整理者认为,即典籍《战国策楚策一》中所记载的楚国安陵君所封之“安陵”,即史籍《后汉书郡国志》中记载的征羌战役中之“安陵亭”,在今河南郾城县东南七十里左右,确否值得商榷。对于楚国的鄢陵君,过去学者多未作明确解释,从《战国策魏策四》中“魏攻管而不下”一章之“安陵君”。


史籍《太平御览》第四百二十二卷中引作的“鄢陵君”,典籍《战国策魏策四》中“秦王使人谓安陵君”一章之安陵, 典籍《说苑.奉使》和《太平御览》第四百三十七卷中引作的“鄢陵” 等等的史历分析,楚国的鄢陵君亦即安陵君,只是时间上有先后当非一人而已。从竹简中有关安陵公的记载看,安陵,当时为楚国的一个县。


从战国中期的楚宣王到晚期的楚顷襄王之时,楚国境内均封有安陵县。而简文记载在楚怀王执政时期,又置有安陵县,估计有两种可能,一是在楚宣王封安陵君之后,不久又封邑而置县,楚怀王末年或楚顷襄王时期又因某种原因而废县而封邑。 二是在战国中晚期的一段时间内,楚国的安陵县与安陵邑同时并存;其县为楚国王室所辖的地方政区机构,而安陵君则是从县内划出部分地域而置。至于哪种更符实际,有待进一步的考证。


……“陉”(jing)何在?我们认为当即《春秋》僖公四年齐桓公率诸侯伐楚所次之“陉”……西晋杜预注说:“陉、楚地,颖川召陵县南有陉亭……” 应当是春秋齐师伐楚所次之陉山,即汉晋召陵县南之陉亭。包山楚简的记载中即出现了“陉公”、“陉口伊”,说明昭阳伐魏取郾的同时,确实并收回了战略要地陉山。简文的记载,正好弥补了有关史料的不足。如果说“陉公”、“陉口伊”为楚之县公及其属吏的推论不误,则楚于公元前323年代魏收复郾、陉山诸地之后,旋于陉山一带置县以加强对这一战略要地的控制和北方魏、韩之诸国的防御。


包山楚简:105、117、153、154 所记“安陵”,简文整理者认为,即《战国策楚策一》所载楚安陵君所封之“安陵”,《后汉书都国志》所载的征羌之“安陵”,在河南省郾城城县东南七十里左右,可信。


特别注释:商水县有关文史资料说,今此县大武乡城刘村(距砖桥寨东南五公里)古时候也称安陵。则不言而喻了!


漯河千年村落隐匿安陵国、征羌国┃故宫博物院尚存国印!

征羌国


有人好奇的会问:这个征羌国名字听着咋像边塞的国名。历史长河里,城名或者国名叫羌的古之有之,多为边塞地区。我们漯河境内为何有疆域边关意境之名呢?你这样想就对了,漯河这个征羌国名字由来真和塞外边关有联系。


据《中国地名大辞典》载:“征羌县封来歙为征羌侯。晋省。后魏复置。北齐废。据《后汉书》载征羌侯国,有安陵亭。东汉建武三年析召陵县,置征羌县。《水经注》:又东南迳征羌县,故召陵县安陵乡安陵亭也。”《郾城县志》:建武三年拆召陵置征羌。《商水县志》载:汉代商水县境分属阳城和汝阳,东汉废阳城改征羌。


据此分析,当时应是废阳城县,并和召陵县拆出一部分在安陵这个地方置征羌国(县)。《读史方舆纪要卷四十七河南二》载:“征羌,见郾城县。杜佑云:安陵,在郾城县东南七十里。郾城县:征羌城在县东南,后汉建武十一年,封来歙为征羌侯,改汝南之当乡县为国。《水经注》云:光武以来歙征羌有功,因筑城以宠之;后晋省,后魏复置,属汝郡,高齐废……


漯河千年村落隐匿安陵国、征羌国┃故宫博物院尚存国印!

北京.故宫博物院保存征羌国“征羌国丞”铜印一枚


一九八二年,西华县地方志民国二十七年记”的《西华县志河渠志》载:“汾河起于郾城县漯河镇刘立渡口之南。《水经注》别汝又东,经征羌城北……” 汾陂(大水塘)记载:“《水经注》隠水篇别汝又东,经征羌城北,水(今漯河沙河)南有汾陂,汾水自别汝东注而为此。陂水积征羌城北四五里,方三十里许。


按杨守敬《水经注图》,以汾陂上接汾河,南临征羌,东近汝阳之地,即今汾河、枯河,两河所经地。”由此看来,如今的汾河支流小汾河(于砖桥寨东入汾河)及枯河(经青年镇冷饭店村入商水县,于商水县张庄乡东南流入汾河)就是由当初位于汝水之南,征羌城之北的那片积水疏通而成。


据《水经注卷三十一》记载:“隠水:别汝又东,汾沟(即今之汾河—笔者注)出焉;别汝又东,迳征羌城北,水(沙河)南有汾陂,俗音粪。汾水自别汝东注而为此。陂水积征羌城北四、五里,方三十里许。”由此可知,征羌城之北到汝水(今漯河沙河)之间,当时是大片沼泽;即现小汾河全流域及枯河中上游所经地。


关于“改汝南之当乡县为国”这里的当乡,《水经注疏》说:“当乡县,或乡名衍县字,余胃之“当”与“安”形近为安之误无疑,当乡县宜作安陵乡……(汉志)汝南郡无此县名。以为秦欲以地易安陵,见《魏策》,《续汉志》。鄢陵下不言安陵,征羌下言有安陵亭。”


征羌作为独特的地名,与东汉时期的一个军事人物来歙有关。来歙,字君叔,南阳新野人。其父来仲,曾任谏议大夫;娶光武帝刘秀之姑为妻。光武帝时,陇中和巴蜀一带羌人把守,并不断进扰中原。


漯河千年村落隐匿安陵国、征羌国┃故宫博物院尚存国印!


建武三年(公元27年)时任太中大夫的来歙主动向刘秀请缨出使陇中。光武帝批准了他的请求,让他带上给羌人首领隗嚣的亲笔信出使甘肃一带的羌人。他与羌人首领隗嚣谈判,使其停止作乱。于是光武帝任命来歙为中郎将。


谁知来歙返回后不久,羌人仍我行我素。建武五年,来歙再度率兵出使隗嚣,让其联合出征蜀地的羌人。隗嚣不但不同意,反而想杀掉来歙。来歙临危不惧,斥责隗嚣。建武八年,他率兵攻取略阳,一举击败那里的羌人。


建武十一年来歙又出征蜀地的羌人时不幸身负重伤。他随即给皇上写绝笔信说:我再也不能征服羌人了。我没能完成最终战胜羌人的任务,愧对皇上的重托……写完,便自刺身亡。


光武帝得知来歙为国捐躯的消息后含泪说:“中郎将来就,征战连年,平定羌陇,忧国忘家,忠孝彰著,遭命遇害,呜呼哀哉!”

他亲自吊丧送葬,又设征羌国,封来歙为征羌侯,并赠国印(羌征国丞)赐封节候。


后来,来歙的儿子来褒,孙子来棱都曾任征羌侯。永平十七年(公元74年)皇上封女儿为武安公主,并且将其嫁给来棱为妻。征羌国(封侯国)在历史的长河里大约存续四百年左右时间。现故宫博物院尚存“征羌国丞”铜印一枚。


特别注释注:阳城,县名,治所在商水县白寺乡扶苏寺村(即“诈称公子扶苏”的农民起义领袖陈胜故里)汉代迁商水县大武乡城刘村。这里说的汝郡:指北魏所置汝阳郡(西汉置汝阳县,治所在商水县张庄乡城上村)领汝阳、武津、征羌三县。


漯河千年村落隐匿安陵国、征羌国┃故宫博物院尚存国印!

编后记


读过编者历史文章的人应该还记得,鄙人曾经写的一篇文章【昆阳大战“刘秀推翻王莽政权”功在漯河调兵】


昆阳之战:毛主席在《中国革命战争的战略问题》和《论持久战》中都曾重点提及过。历史上的“昆阳大战”被毛主席列为以弱胜强的七场著名的战役之一。“昆阳大战”对毛主席军事理论的形成与运用,有着非同一般的军事战略意义和历史意义


光武帝刘秀调兵在漯河哪里调的?当年昆阳解围,征羌国来歙(xi)将军功不可没!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