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8同城私有化提速背後,經營業績承壓、疑操控財報隱藏虧損

58同城私有化提速背後,經營業績承壓、疑操控財報隱藏虧損

4月20日晚間,58同城宣佈公司董事會已成立一個特別委員會,對本月初收到的私有化要約,或公司可能採取的其他替代性戰略選項進行評估。該特別委員會由兩名獨立董事組成,分別為Robert Frank (Bob) Dodds Jr和Lily Li Dong。

同時,董事會提醒公司股東和其他考慮交易該公司證券的投資者,58同城尚未就該提議或公司可能採取的任何替代戰略選項作出決定。不能保證將來會收到任何最終報價,不能保證任何最終協議會得到執行,也不能保證任何其他交易會得到批准或完成。

據瞭解,58同城於4月2日宣佈公司董事會收到鷗翎投資發出不具約束力的收購要約,擬以55美元/ADS的報價收購所有流通股。按照58同城股價計算,這筆交易總額接近80億美元,溢價超過17%。

這對58同城股東來說有極大吸引力,特別是在持續經營困難和不確定的新冠疫情時期。當時58同城董事會表示,將盡快對此要約進行評估。

私有化要約曝出後,4月3日,58同城CEO姚勁波出質了58同城的運營主體——北京五八信息技術有限公司的部分股權,出質股權數額為90.4,質權人為北京城市網鄰信息技術有限公司,後者為中國香港企業中國分類信息集團有限公司的全資子公司,法定代表人也是姚勁波。

4月13日,58同城進行了一輪高層人事調整,宣佈任命董莉、杜瑞璞為58同城的獨立董事,並任命58同城國際業務總裁周浩兼任首席戰略官(CSO),原58同城CSO陳小華卸任,將專注於58到家公司的發展。

受私有化要約消息刺激,目前58同城總市值逼近80億美元,鷗翎投資是否有能力收購以及將以什麼方式完成收購,成為業內關注的焦點。

鷗翎投資大有來頭,已主導多項投資併購

關於鷗翎投資,官方披露的信息並不多。

據瞭解,鷗翎投資成立於2016年,是國內首支專注於投資旅遊業全產業鏈及細分領域的私募股權公司。

該機構在創始之初,就引入了基石投資人攜程和泛大西洋資本,攜程創始人、董事長梁建章(James)和泛大西洋資本全球董事總經理、中國總裁張弛(Eric)共同出任聯席董事長;旅遊行業老兵、鉑濤酒店集團創始人兼董事長鄭南雁(Alex)與投資行業的資深人士江天一(Tony)則共同擔任基金的創始合夥人,管理公司的日常運營和投資決策。

“四駕馬車”的組合即使分拆來看,也都在業內有舉足輕重的地位。他們鷗翎為帶來了豐富的人脈、雄厚的資金、紮實的行業經驗,以及精準快速的決策能力,被業內譽為“夢之隊”。

相較於其頂配的團隊陣容,鷗翎投資的行事風格卻過於低調。實際上,截至2019年末,鷗翎投資名下管理著2個基金,管理規模為1-10億人民幣,基金幣種為人民幣及美元。

主導投資事件18起,已投企業16個,其中包括同程、藝龍合併,開元酒店集團、桔子水晶、鉑濤集團以及其它眾多旅行、消費及互聯網行業的投資,筆筆交易都稱得上重塑旅遊業格局的大震盪。

而這之中有4家已登陸資本市場:同程藝龍、開元酒店分別在2018、2019年赴港IPO;2016年,世紀明德和眾薈相繼登陸新三板。

江天一曾闡述過其投資邏輯:“都說投資要‘賭賽道’,而我們的賽道就是旅遊。具體到項目,我們只投我們認為其產品是85、90分的項目,因為我們覺得市場上不乏60、70分的項目。我們所投的項目都是與旅遊強相關的,比如藝龍和同程這類平臺,螞蜂窩這類行前準備應用。‘一條’看似是內容投資,但事實上也切分出了一部分人群。”

有業內機構分析發現,鷗翎投資參與的投融資幾乎全部圍繞攜程的旅遊業務進行,引得諸多業內人士將其對58同城的意向收購與攜程推動聯想在一起。不過從目前資料中,暫時無法證實攜程在其中扮演何種角色,起到何種作用。

但由於雙方之間的密切關聯,以及攜程在疫情期間遭到的重創,使得業內對鷗翎投資是否還有餘力接盤58同城產生懷疑。

58同城經營業績承壓,疫情牽出行業隱憂

自成立以來,58同城不停歇的擴充新業務,2015年收購安居客、趕集網,隨後幾年積極拓展58到家、轉轉二手平臺、58同鎮等新業務,如今業務線延展到房產、招聘、家政、同城速運、二手交易等多個領域,成為信息分類網站的頭部玩家,備受矚目。

但隨著移動互聯網高速發展,流量向手機端聚攏,PC流量天花板逐漸觸頂,58同城的商業模式遭受重大挑戰和質疑。

一個證據是,2018年股價達到歷史高點89.9元后,便一直處於下跌狀態。另一個是財報披露的信息,粗略看,2019年全年58同城營收155.8億元,增速達18.6%,業績不俗。但仔細觀察不難發現,主營收業務、會員營收和在線推廣收入增速均呈現下滑趨勢,經營業績持續承壓。

財報還顯示,58同城2019年Q4淨利潤為26.1億,同比增長535.1%。但這部分利潤並非是平臺自身業務,其中包括出售車好多部分股權獲得20.827億元的投資收益,剔除後,Q4歸屬於自身業務的淨利潤為10.8億元,同比增長42.9%

對此,沽空機構GMT Research曾在2019年兩次發佈報告,認為58同城的增長並非來源於業務,而是通過併購與拆分、操控財報並達到了隱藏虧損的目的。

此外,疫情也對58同城營收造成不小衝擊。財報顯示,預計今年一季度營收總營收區間為21.6億-22.6億人民幣,同比下降區間為25%-29%。姚勁波曾在財報會議上表示,如果今年下半年疫情過去,58同城預計將回到兩位數的增長。

經營業績承壓窘境未解,平臺轉型迫在眉睫。進入2020年,58同城異常活躍。一方面,多次變更經營範圍,包括1月新增市場調研、會議服務、代理記賬等;3月新增“從事拍賣業務”;4月新增“企業管理服務”,還將“生產計算機軟件”變更為“銷售計算機軟件”。

另一方面,58同城對外進行了多筆投資收購。先是3月宣佈與二手車電商平臺優信集團簽訂協議;4月又宣佈58同城、58愛房共同向重慶房產經紀企業“到家了”投資5億元。

然而,種種變化和動作看起來都像隔靴搔癢,既沒有改變核心商業模式,也沒有幫助58同城撕開一道新的增長口子。

日前還有消息傳出,58同城涉嫌違法“變相裁員”,裁員比例達20%。這是近一年內,58同城第二次陷入裁員風波。雖然58同城否認該傳聞,稱相關人員安排是正常業務調整。但在外界看來,“花式裁員”目的就是縮減公司日常支出,斷臂求生。

站在生存角度看,接受鷗翎投資的私有化要約,或許是58同城可以高效轉型的優選項之一。據投中網引援知情人士消息,“若58同城的平臺力量可以與鷗翎投資的旅遊生活類資源產生聯動,對雙方均是共贏。”

事實上,不止58同城,這場疫情的爆發牽扯出了一批知名企業暗藏的隱憂,裁員、倒閉成為行業主旋律。而私有化似乎成為一些“沒落”企業掙扎自救的終章,比如前幾日,曾經無限風光的“中國美妝電商第一股”——聚美優品正式結束數年的紐交所之旅,成為私人控股企業。

某種程度上,疫情的突然爆發只是壓死駱駝的最後一根稻草,在此之前,上市企業光環下傳統業務模式的桎梏,以及逐漸落後於市場發展迭代的節奏,令資本市場不滿意的業績表現或許才是問題的根源。

奇績創壇(原YC中國)創始人陸奇曾說過:“在一種規則裡,肌肉記憶是好事情,一流的藝術家、運動員都是靠肌肉記憶成就事業。但如果世界變了,肌肉記憶就成了壞事情,大部分公司死掉或者趕不上新一代的創新,個人認為大部分都是慣性思維所致。”深以為然。

在一個無限選擇的時代,只有向內尋找動力、主動成長,才能構建獨特的壁壘。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