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請家長們"升學潮"來臨前警惕"學託"詐騙


提請家長們

“他說只要我交了錢,他就會幫我去走關係,保證小孩可以讀公立小學”。發現用來給孩子“跑關係”的錢拿不回來後,東陽多名家長才意識到自己被騙了。每年六、七月份,家長們都會為孩子上學的事情絞盡腦汁,這也成了“學託”詐騙最活躍的時段。去年以來,東陽檢察院已辦理5起“學託”詐騙案件,總涉案金額近70萬元,詐騙手段多樣,讓人防不勝防。

“公立小學都能進,辦不成可退款”

因涉嫌詐騙罪,犯罪嫌疑人吳某某將在近期被東陽檢察院提起公訴。此前,他通過虛構自己有能力幫助被害人的孩子進入公立小學,並謊稱被害人支付的錢財用於跑關係,共騙取5名被害人9萬元,所得錢財均用於個人還債及揮霍。

“因為到東陽來做生意,我想把女兒也接過來上學,所以讀書的事情成了一個問題。”2019年上半年開始,何某某就找了許多朋友幫忙,想讓女兒進東陽的公立小學。經介紹,他添加了吳某某的微信,並得知“每個學校有幾個名額下來,從學校領導手上拿名額的話需要兩萬元錢,都是給學校的領導”,吳某某還強調“放心,辦不成的話錢會退給你的。”為了贏得對方信任,吳某某還用他人手機和自己的微信號聊天,偽造自己的一個朋友和校長是“兄弟”的聊天記錄,截圖發給何某某。

收到錢後,吳某某一會兒說要孩子考試考過了才能進,一會兒說學校名額緊張不確定,用各種理由拖延。直至9月3日,學校已經正式開學,何某某的孩子也沒有成功入學。

“類案一直在發生,有許多相似之處”

去年以來,東陽檢察院已辦理“學託”詐騙類案5件。除了最近一起吳某某詐騙案,還有去年9月,程某謊稱培訓班老師可以幫忙買到報送名額,騙取學生家長30多萬元;去年6月,韓某謊稱自己可以安排學生進入杭州一體校騙取家長3.9萬元;去年5月,嚴某借“代課老師”之名騙取5名家長6.56萬元;去年5月,盧某稱自己有“關係”可以讓孩子進入東陽任一所學校騙得18.1萬元。

“發現此類詐騙呈高發態勢後,我們對其進行了梳理”,東陽檢察院第一檢察部負責人表示,他們發現這些案件有三方面的相似性:一是時間集中,明碼標價,每年的5月至7月“幼升小”“小升初”時間段為集中作案時間,犯罪分子緊抓家長“望子成龍”心理實施詐騙,依學校排名收取不等的價格;二是方式雷同,坑蒙拐騙,號稱自己與教育部門領導熟識,或者虛構教師身份騙取家長信任;三是動機相似,多有前科,涉案人員大多沒有固定工作和穩定收入,騙得錢財後也大多用於還債、賭博等。

“下一波升學潮來臨前,要做好防範”

“雖然今年受疫情影響開學晚,但現在已是4月份了,下一波升學潮來臨之前,我們想提醒有關部門和家長朋友,要做好防範。”第一檢察部負責人表示。

面對近年來頻發的此類案件,為了打擊“學託”詐騙犯罪,維護教育資源公平,真正實現“陽光入學”,東陽檢察院還將積極聯合本地教育部門,對入學名額“買賣”等犯罪行為進行嚴厲打擊,同時開展多渠道宣傳教育,引導家長樹立科學教育理念,走正規渠道、合法途徑升學,助力營造公平公正的升學氛圍。

(通訊員 吳愛晶 王蓉)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