蘇軾寫信竟然愛用“呵呵”

“呵呵”這個詞,我們都不陌生。幾年前的互聯網的聊天中,“呵呵”是我們經常使用的語氣詞,表示說話人在輕聲笑的意思。

近幾年來,隨著交流方式的變化,呵呵的意思已不僅是表語氣,它有了冷漠、嘲諷的意味,慢慢的我們在聊天中就很少使用“呵呵”。 然而,“呵呵”竟然是蘇東坡的愛用詞


東坡呵呵

蘇東坡,也就是蘇軾,他是北宋的文學家。

蘇軾寫信竟然愛用“呵呵”

▲蘇軾畫像

《蘇軾文集》中數百封尺牘中,有40多通信札都有“呵呵”。小信找出幾篇,我們來品一品。

承惠楊梅,感佩之至。聞山姜花欲出,錄夢得詩去,庶致此饋也。呵呵。(《與林天和長官》)

呵呵--是對長官送的楊梅表示含蓄的感謝。

近作小詞,雖無柳七郎風味,亦自是一家。呵呵。(《與鮮于子駿》)

呵呵--對自己新寫的詞非常滿意。

蘇軾寫信竟然愛用“呵呵”

▲蘇軾書尺牘

一枕無礙睡,輒亦得之耳。公無多奈我何,呵呵。(《與陳季常》)

呵呵--感慨睡得舒服

示及數詩,皆超然奇逸,筆跡稱是,置之懷袖,不能釋手。異日為寶,今未爾者,特以公在爾。呵呵。臨古帖尤奇,獲之甚幸,燈下昏花不復成字,謹已降矣,餘未能盡,俟少暇也。(《與米元章》)

呵呵--米芾小兄弟,你給我看的古蹟真不錯!

蘇軾的呵呵還有很多很多。從小編列出的部分文字,我們會發現,蘇軾是一等一的“呵呵”大師

寫詞寫得好、睡得比較舒服、看到不錯的書法作品等等,生活中的大小事,他都能呵呵置之。

我們彷彿能看到一個鮮活立體的蘇軾形象,有著開闊的胸懷。這些“呵呵”,也向收信人,以及我們後人展示了蘇軾達觀積極的人生態度。

蘇軾寫信竟然愛用“呵呵”

▲蘇軾《木石圖》,11月26日以4.636億港元在佳士得香港成交

蘇軾的老師歐陽修也有十幾通書信中使用了呵呵,可能是歐陽修被蘇軾“帶壞了”,也有可能蘇軾是受到歐陽修的啟發後,方才開始呵呵。

其實,“呵呵”一詞的歷史還挺長


“呵呵”從何而起

我們中的大多數,都以為呵呵一詞是我們現代漢語,出現的時間很晚,其實我們古人早就開就用上呵呵了。

《漢書》中就能看到“呵呵”一詞,《晉書》載記第七·石季龍下,有“宣乘素車,從千人,臨韜喪,不哭,直言呵呵,使舉衾看屍,大笑而去。”此處的“呵呵”指的就是笑聲。跟蘇軾的信中的呵呵意思是一致的。

蘇軾寫信竟然愛用“呵呵”

▲韋莊畫像

晚唐韋莊的詩中,也能見到“呵呵”。如韋莊的詞句“驚睡覺,笑呵呵,長道人生能幾何”,還有“遇酒且呵呵,人生能幾何。”

這些人使用“呵呵”,比蘇軾要早幾百年。


“呵呵”從未停止

蘇軾之後,還有人繼續扛起“呵呵”大旗,在書信中使用“呵呵”。

與蘇軾同時代的米芾,是宋代的書法家,與蘇軾、黃庭堅、蔡襄並稱為“宋四家”。這封米芾給友人葛蘩的信中,他就用了“呵呵”。

蘇軾寫信竟然愛用“呵呵”

▲米芾葛君德忱帖

原文如下:五月四日,芾啟:蒙書為尉(通慰),審道味清適。漣,陋邦也, 林君必能言之。他至此見,未有所止,蹄涔不能容吞舟。閩氏泛海,客遊甚眾,求門館者常十輩,寺院下滿,林亦在寺也。萊去海出陸有十程,已貽書應求,倘能具事,力至海乃可,此一舟至海三日爾。禦寇所居,國不足,豈賢者欲去之兆乎?呵呵!甘貧樂淡,乃士常事,一動未可知,宜審決去就也。便中奉狀。芾頓首。葛君德忱閣下。

米芾見到水災過後,地主實為以及私利,以致貧民遭受慘重損失,心中忿忿不平,只想離開。

《葛君德忱帖》是米芾晚年成熟書風的代表作之一。此帖從始至終,米芾下筆如飛,酣暢淋漓,有著強烈的節奏感。是一件難得的佳作。

明中期的沈周寫給祝允明一封信中,也用到了 “呵呵”。

蘇軾寫信竟然愛用“呵呵”

▲沈周致祝允明

原文如下:捧誦。高作,妙句驚人,可謂壓倒元白矣。健羨健羨。敬謝敬謝。但纏頭之贈恐是虛語,所見者星銀之犒耳。呵呵。草草附復,餘容面悉。契生沈周再拜。希哲契兄先生。七月五日具。

祝允明你可能不熟悉,“四大才子”中祝枝山你一定熟悉,他就是祝允明。

祝允明是明代的書法大家,給祝允明寫信的沈周,是明代畫壇的領袖人物、吳門畫派的老大哥。

蘇軾寫信竟然愛用“呵呵”

▲電影《唐伯虎點秋香》劇照,左二是祝允明

這封信大意是說:“枝山,你的大作我看了,每一句都精妙絕倫,這水平壓倒元稹、白居易不是問題。我真羨慕你有這樣的才華。感謝你給我這個觀看機會。但你說的酬勞是騙人的吧,我只看到一點而已。呵呵。隨便回覆一下,其他事咱們見面再說吧。”

蘇軾寫信竟然愛用“呵呵”

▲沈周自畫像

這封沈周寫給祝允明信中,把祝允明好一頓誇。誰知,後文就吐槽祝允明的稿費太低,這揭示出祝允明賣文為生的狀況,而且這個生活狀況似乎並不好,可見名人的生活也不是我們想象的那樣瀟灑。

還有一位明代文人陳元素寫給青霞的一封信,使用兩次呵呵。

蘇軾寫信竟然愛用“呵呵”

▲陳元素致青霞札

原文如下:安溪公行色甚遽,弟又不喜飲,懶作陪,客遂負,兄約然。兄亦心德我也,呵呵。茲有青鎮僧見心者,持秋茶求售,敢以薦兄,兄讀茶經,熟善別味,定不就為迂事也。呵呵
。即不多用,亦望與一見,蓋慕居士甚如見活佛耳。小弟元素頓首。青霞仁兄。吳老爺啟。

“呵呵”原本是個擬聲詞,主要功能是模擬笑聲。我們的生活在不斷的發展過程中,“呵呵”的含義也在不斷的豐富,不同句中,“呵呵”擁有不同的含義,可以是象徵心情愉悅,也可以是敷衍對方,用於表達結束聊天的意願,同時也是一種無奈的嘲諷

古人的信件中的“呵呵”總是一個充當一個善意詞彙,從“呵呵”中,我們似乎能聽到他們的笑聲,也因而與古人拉近了距離

古人的面貌是多樣的,我們在考慮古人的生活時,不能在沒有任何調查的情況下妄加猜測,給古人下定義。只有通過調查之後,我們才會發現古人的寫信方式,也很新潮,不是嗎?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