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着“村民自治”旗号的土地征收跑偏了

王二是幸福村人,祖上三代务农,以地为生,种些稻谷棉花玉米等农作物,等它们成熟后再卖到集市换些钱粮。

打工大潮的冲击下,村里种地的年轻人越来越少,稍有劳动力的人都涌到城市谋营生去了。

村里现在差不多就剩些老年人,有些人为了图省事就直接在地里中上树,有些甚至直接让地荒着,任荒草疯长。

01

王二有十亩地,手上还有土地承包证,以前都是种些水稻棉花小麦玉米,现在种地也挣不到多少钱,也就动了外出打工的念头。

王二算了笔账,当小工一天两百,种地一年到头还挣不到两万块钱,所以处理好家里的事后,王二把地给了堂哥种,自己跟着村里的老李进城了。

打着“村民自治”旗号的土地征收跑偏了

日子就这么过去了几个月,九月份,王二接到堂哥电话,告诉他村里的地都要被村委会租出去了,一亩地一年1400块钱,租金一年一付,被租的正好有王二的十亩地,所以堂哥打电话过来问问他同不同意出租。

王二当时想着十亩地一年租金都有14000块,而且也只是出租,地还是自己的,就同意了。可他没想到,租地是假,征地是真。

第二年“租地”到期,租金迟迟没有打到账户上,王二就打电话问村委会什么情况,村委会总以各种理由推脱。王二再去找租地的公司,公司负责人告诉他这块地他们已经招拍挂买下来了,征收程序已经走得差不多了,补偿金也一次性打给村委会了。

一番了解后,王二才知道事情原委,原来土地租给村委会后,村委会根本不是租给人家公司,而是通过区政府走了征地程序,村委会把村民“忽悠”了。

打着“村民自治”旗号的土地征收跑偏了

02

知晓事情原委后,王二先是去信访办,希望通过信访能解决问题。信访办工作人员在听完他们的遭遇后,提醒他们最好去走司法程序。

但是王二对法律一窍不通,更不知道怎么用法律去维权。

机缘巧合,在王二看CCTV12频道的《律师来了》法制节目时,正好在播放北京冠领律师事务所执行主任任战敏律师在为一个工伤求助者提供法律意见,任律师独到的见解和分析让王二很是认同。

虽然王二不懂法律,但是任律师在节目中对问题的分析和发表的法律意见让王二觉得自己都能听懂,打心里认同任律师的观点。

通过打电话,王二联系上了冠领律师事务所。律师们通过前期的证据收集工作,发现此次的征收程序存在很大的问题。

打着“村民自治”旗号的土地征收跑偏了

03

村委会所谓的征收程序,其实就是先让村委会利用村民自治制度同意征收,再用所谓的村民自治制定出一套征收补偿标准和补偿方案等制度。

而根据法律相关规定和实务案例来看,“村民自治”模式下征收行为的性质,应当综合考虑拆迁补偿方案的实际制作主体、实际补偿主体、政府的参与程度、土地征收后的用途等情形来加以确定。

如果征收补偿方案的实际制作主体、补偿资金的实际支付主体、最终的用地主体或受益主体以及实际的征收实施主体均是政府及有关部门,则应当认定该行为超出了村民自治行为的范围,有逃避征地批准法定程序之嫌,相关行为属于行政诉讼受案范围。

打着“村民自治”旗号的土地征收跑偏了

《土地管理法实施条例》第二十五条第三款规定,市、县人民政府土地行政主管部门根据经批准的征收土地方案,会同有关部门拟订征地补偿、安置方案,在被征收土地所在地的乡(镇)、村予以公告,听取被征收土地的农村集体经济组织和农民的意见。

征地补偿、安置方案报市、县人民政府批准后,由市、县人民政府土地行政主管部门组织实施。对补偿标准有争议的,由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协调;协调不成的,由批准征收土地的人民政府裁决。

退一步讲,即使是村民自治的事项也应该开村民大会决定,而不是村委会成员就能决定的,村民的知情权必须得到保障。纵观本案被诉行为的作出过程,不符合土地征收的相关法定程序。在冠领律师的协助下,王二提起诉讼,最终,法院确认被诉行为违法。

经过冠领律师和王二长时间的努力,这起土地纠纷终于告一段落,虽然地最终还是被征收了,但是最后政府按照土地征收补偿的相关规定给予了王二合理赔偿,也算是让事情有了相对完美的结局。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