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握重權,為明朝續命二百年的明朝名臣于謙最終卻被誣陷身死

從小我們就熟讀“粉身碎骨渾不怕,只留清白在人間”,對於于謙,很多人都停留在這句有名的詩句印象當中。

然而於謙作為明朝重臣,民族英雄,最終卻死於“南門復辟”之後的黨派報復之中,令人扼腕嘆息。

手握重權,為明朝續命二百年的明朝名臣于謙最終卻被誣陷身死

于謙也算是年少有為,在他七歲時一個老和尚斷言于謙是個拯救時局的宰相,二十三歲中進士,步入仕途。宣德元年,漢王朱高煦在樂安州起兵謀叛,二十八歲的于謙隨明宣宗朱瞻基親征。于謙被任命為御史,待朱高煦出降,宣宗讓于謙數落他的罪行。于謙正詞嶄嶄,聲色震厲,朱高煦在這位御史的凌厲攻勢下,被罵得抬不起頭,趴在地上不停地發抖並自稱罪該萬死。宣宗大悅,當即下令派于謙巡按江西,平反數百起冤獄。

手握重權,為明朝續命二百年的明朝名臣于謙最終卻被誣陷身死

于謙一生為了大明朝可謂是鞠躬盡瘁,死而後已。明英宗朱祁鎮在土木堡被瓦剌擄走後,瓦剌想以明英宗為人質求的更多利益,皇帝被虜,朝中人心惶惶,並想撤退南京。于謙臨危受命,力主抗戰,明朝精銳部隊在土木堡事變中以接近全軍覆滅,北京城老弱病殘剩餘不到十萬,于謙調動各地守軍,誓死保衛北京城,並擁立景泰帝朱祁鈺為帝,挫敗瓦剌以明英宗朱祁鎮為人質要挾大明朝的陰謀。

手握重權,為明朝續命二百年的明朝名臣于謙最終卻被誣陷身死

明英宗朱祁鎮復位以後,石亨、徐有貞等人極力說服朱祁鎮以謀逆罪殺了于謙,明英宗本猶豫不能殺于謙,說于謙對社稷有功,但徐有貞等人說如果不殺于謙復位無名,英宗的主意便拿定了。天順元年正月二十三日,于謙被押往崇文門外,就在這座他曾拼死保衛的城池前,得到了他最後的結局——斬決。

手握重權,為明朝續命二百年的明朝名臣于謙最終卻被誣陷身死

于謙甚是受到景泰帝的寵信,為公于謙輔佐朝政,剷除佞臣,匡扶社稷,於私于謙不與官員結黨營私,不依附於任何一派,更加不私相授受,大肆斂財。在被抄家之時,于謙家中可以說是家徒四壁,只有景泰帝御賜的蟒袍和劍器。

在明朝政局突變當中,于謙力挽狂瀾,扶大廈之將傾,然而這麼一位明朝重臣,救朝廷於危難當中的傳奇人物,最後因為皇位之爭,死於黨派報復之中,不可不稱為明朝的悲劇。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