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通:村村實現集體經濟“破零”

青海新聞網·大美青海客戶端訊 4月16日,記者從大通回族土族自治縣有關部門獲悉,目前,大通縣所轄289個村全部實現村集體經濟“破零”,並不斷髮展壯大。

近年來,大通縣先後投資4.12億元發展壯大村集體經濟,其中,投資1.73億元,扶持173個非貧困村集體經濟發展項目;投資1.29億元扶持116個貧困村34.1兆瓦光伏電站項目;投資4349.3萬元,實施12個村(15個項目)鄉村旅遊扶貧產業項目;投資3710萬元,在5個村實施東西部扶貧協作項目;投資1500萬元,實施了朔北藏族鄉窵溝片區鄉村旅遊扶貧產業園項目;投資2950萬元實施了59個村發展扶持壯大村集體經濟項目。全縣形成了以光伏、鄉村旅遊、商貿服務等產業為主的村集體經濟發展模式,2019年,289個村集體經濟收入達到3328.54萬元,村均達到3萬元以上。

下一步,大通縣將依託村股份經濟合作社,加大政策扶持力度,在做好31個村實施的2019年中央財政扶持壯大村集體經濟示範村項目的同時,繼續開展2020年28個村實施的中央財政扶持壯大村集體經濟示範村項目。同時加強人才培養,加大對村“兩委”班子成員、集體經濟組織理事長、監事長、財會人員的培訓,補齊發展壯大集體經濟人才短板。按照鄉村振興戰略的要求以自然資源、產業結構、經營模式、市場需求等為主線,因地制宜,從旅遊、種植、養殖等方面入手,選好選準村集體經濟發展項目。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