免費閱讀:《慢生活·輕閱讀》1868期

《慢生活·輕閱讀》1868期

10月21日 週一 九月廿三

免費閱讀:《慢生活·輕閱讀》1868期

《慢客一樂》

昨晚在家整理公司的傳單,後來放在床頭櫃上就睡了。

今天回到公司才發現忘了拿,想起小姨子閒在家裡,於是打電話給她,讓她幫忙把我房間裡的傳單拿過來。

現在她到了,我看著她手裡的床單都不知說什麼好。。

免費閱讀:《慢生活·輕閱讀》1868期

《慢客冷知》

1、哈佛研究:和父母關係冷淡的人,91%到中年患有重病,通過全球1.2億個家庭,15年的跟蹤研究證實以上結論。

2、新研究:大腦的神經活動會影響人類壽命,而抑制這種過度活動則可延長壽命,佛系一點,活得更久,不是謠言。

免費閱讀:《慢生活·輕閱讀》1868期

《慢客讀報》

1、油價-今日,油價迎年內第六降:加滿一箱油少花6元錢,此輪成品油調價窗口將於今天10月21日24時開啟。

2、失業-今日,人社部:9月全國城鎮調查失業率5.2%,低於預期控制目標,主要是完善返鄉創業政策措施導致。

3、人口-今日,統計數據顯示:中國2018年已經出現人口負增長,2018年全國活產數據是1362萬,已存在人口虛報數據。

5、房價-今日,統計數據顯示:近兩年來首次,超20城二手房價連續4個月下跌,新房、二手房環比上漲的城市數量持續減少。

6、婚姻-今日,中國發布,我國擬規定結婚登記前一方如患重大疾病應如實告知另一方,否則,另一方可以向婚姻登記機關或者人民法院請求撤銷該婚姻。

7、欠薪-今日,人社部:將進一步加大欠薪案件督辦力度,將以惡意欠薪罪刑處,並公開重大欠薪違法行為307件,依法依規列入欠薪黑名單的191條。

9、勞動-今日,全國人大:關於對中小學生進行勞動教育立法的建議提上日程,將制定勞動教育指導綱要,加強學生生活實踐、勞動技術和職業體驗教育。

10、物價-今日,繼蘋果、豬肉後,“羊貴妃”重出江湖,目前牛羊肉價格比去年同期分別高出16%、19%,羊肉價格比去年高點還要高出一截。

免費閱讀:《慢生活·輕閱讀》1868期

《慢客觀察》

國務院扶貧辦:2020年農村貧困人口必須全部脫貧,預計到今年底,農村貧困人口將減少85%以上,貧困縣脫貧摘帽50%以上。

你認為這是真的嗎?

脫貧就是增收,來看看你的收入是什麼水平吧。

我查了下數據,美國私人財富85.3萬億美元,對應3.27億人口,人均財富26.07萬美元。

日本私人財富16.3萬億美元,對應1.27億人口,人均12.88萬美元。

英國私人財富8.9萬億美元,對應0.66億人口,人均13.39萬美元。

德國私人財富7.5萬億美元,對應0.83億人口,人均9.04萬美元。

相比較之下,中國人均私人財富1.51萬美元,是美國人均水平的十七分之一不到,是日本人均水平的八分之一不到,略高於英國人均水平的九分之一,是德國人均水平的六分之一。

你有什麼要說的嗎?

免費閱讀:《慢生活·輕閱讀》1868期

《慢客國學》(連載)

國學典藏:國學名言警句500句,值得永久收藏。

431 遙望洞庭山水色,白銀盤裡一青螺。(唐·劉禹錫·望洞庭)

432 要看銀山排天浪,開窗放入大江來。(宋·曾公亮·宿甘露寺僧舍)

433 野芳發而幽香,佳木秀而繁陰。(歐陽修)

434 野火燒不盡,春風吹又生。(唐·白居易·賦得古原草送行)

435 野曠天低樹,江清月近人。(唐·孟浩然·宿建德江)

免費閱讀:《慢生活·輕閱讀》1868期

《慢客多肉》(連載)

【常見多肉植物圖鑑及種植攻略】轉給想種卻種不好的肉友。

免費閱讀:《慢生活·輕閱讀》1868期

彩虹糖

植物簡介:

彩虹糖屬於景天科擬石蓮屬,屬中小型多肉,葉片肥厚卵形,葉片顏色在狀態下是粉紫色甚至更紫,外圍比較大的葉片有的也會變成果凍色或者粉色,特別漂亮。

免費閱讀:《慢生活·輕閱讀》1868期

種植與養護:

彩虹糖多肉喜歡溫暖乾燥並且陽光充足的生長環境,如果陽光越充足,它的株型就會更加的緊湊,葉色也會變得更加豔麗美觀。在多肉的生長季可以對它進行充分的澆水,但是要避免積水,以防多肉的根部發生腐爛。在日常養護中,除了夏季,當冬季溫度較高時,可以對它進行露養。

在夏季高溫時,要對它進行遮陰通風透氣的護理,此時要避免直射光,將它放置在有明亮光照處即可。種植它選擇一些疏鬆透氣並且排水性良好的土壤。

免費閱讀:《慢生活·輕閱讀》1868期

《慢客讀書》(連載)

《朱元璋的那些事兒》

第318章

袁崇煥(1)

猶豫的人

這五位平民英雄的壯舉直接導致了兩個後果:一是魏忠賢害怕了,他以及他的閹黨,受到了極大的震動,用歷史書上的話說,是為粉碎閹黨集團奠定了群眾基礎。

相比而言,第二個結果有點兒歪打正著:七君子裡最後的倖存者黃尊素,逃過了一劫。東林黨兩大智囊之一的黃尊素之所以能倖免,倒不是他足智多謀,把事情都搞定了,也不是魏忠賢怕事,不敢抓他,只是因為連顏佩韋等人都不知道,那天被他們打的人裡,有幾位兄弟是無辜的。

其實民變發生當天,抓周順昌的特務和群眾對峙時,有一批人恰好正經過蘇州,這批人恰好也是特務——抓黃尊素的特務。

黃尊素是浙江餘姚人,要去餘姚,自然要經過蘇州,於是就趕上了。實在有點兒冤枉,這幫人既沒撈錢,也沒勒索,無非是過個路,可由於群眾過於激動,過於能打,見到東廠裝束的人就幹,就把他們順道也幹了。要說還是特務,那反應真是快,看見一群人朝自己衝過來,雖說不知怎麼回事,立馬就閃人了,被逼急了就往河裡跳,總算是逃過了一劫。

可從河裡出來後一摸,壞了,駕帖丟了。

所謂駕帖,大致相當於身份證加逮捕證,照眼下這情景,要是沒有駕帖就跑去,能活著回來是不太正常的。想來想去,也就不去了。

於是黃尊素納悶了,他早就得到消息,在家等人來抓,結果等了十幾天,人影都沒有。

但黃尊素是個聰明人,聰明人明白一個道理——覆巢之下,豈有完卵。躲是躲不過去的,大家都死了,一個人怎能獨活呢?

於是他自己穿上了囚服,到衙門去報到,幾個月後,他被許顯純拷打至死。在黃尊素走前,叫來了自己的家人,向他們告別。大家都很悲痛,只有一個人例外。

他的兒子黃宗羲鎮定地說道:“父親若一去不歸,兒子來日自當報仇!”一年之後,他用比較殘忍的方式,實現了自己的諾言。

黃尊素死了,東林黨覆滅,“六君子”、“七君子”全部殉難,無一倖免,天下再無人與魏忠賢爭鋒。

縱觀東林黨的失敗過程,其鬥爭策略,就是毫無策略,除了憤怒,還是憤怒,輸得那真叫徹底,局勢基本是一邊倒,朝廷是魏公公的,皇帝聽魏公公的,似乎毫無勝利的機會。

事實上,機會還是有的,一個。

在東林黨裡,有一個特殊的人,此人既有皇帝的信任,又有足以扳倒魏忠賢的實力——孫承宗。

在得知楊漣被抓後,孫承宗非常憤怒,當即決定彈劾魏忠賢。但他想了一下,便改變了主意。孫承宗很狡猾,他明白上疏是毫無作用的,他不會再犯楊漣的錯誤,決定使用另一個方法。

天啟四年(1624)十一月,孫承宗開始向京城進發,他此行的目的,是去找皇帝上訪告狀。

對一般人而言,這是不可能的,因為朱木匠天天干木匠活,不大見人,還有魏管家幫他閉門謝客,想見他老人家一面,實在難如登天。

但孫承宗不存在這個問題,打小他就教朱木匠讀書,雖說沒啥效果,但兩人感情很好,魏公公幾次想挑事,想幹掉孫承宗,朱木匠都笑而不答,從不理會,因為他很清楚魏公公的目的。

他並不傻,這種借刀殺人的小把戲,是不會上當的。

於是魏忠賢驚慌了,他很清楚,孫承宗極不簡單,不但狡猾大大的,和皇帝關係鐵,還手握兵權,如果讓他進京打小報告,那就真沒戲了。就算沒告倒,只要帶兵進京來個武鬥,憑自己手下這幫廢物,是沒啥指望的。

魏忠賢正心慌,魏廣微又來湊熱鬧了,這位仁兄不知從哪兒得到的小道消息,說孫承宗帶了幾萬人,打算進京修理魏公公。

為說明事態的嚴重性,他還打了個生動的比方:一旦讓孫大人進了京,魏公公立馬就成粉了(公立齏粉矣)。

魏公公瘋了,二話不說,馬上跑到皇帝那裡,苦苦哀求,不要讓孫承宗進京,當然他的理由很正當:孫承宗帶兵進京是要幹掉皇帝,身為忠臣,必須阻止此種不道德的行為。

但出乎他意料的是,皇帝大人毫不慌張,他還安慰魏公公,孫老師靠得住,就算帶兵,也不會拿自己開刀的。

這個判斷充分說明,皇帝大人非但不傻,還相當之幽默,魏公公被涮得一點兒脾氣都沒有。

話說完,皇帝還要幹木匠活,就讓魏公公走人,可是魏公公不走。

他知道,今天要不討個說法,等孫老師進京,沒準兒就真成粉末了。所以他開始哭,還哭出了花樣——“繞床痛哭”。

也就是說,魏公公賴在皇帝的床邊,不停地哭。皇帝在床頭,他就哭到床頭,皇帝到床尾,他就哭到床尾,孜孜不倦,鍥而不捨。

皇帝也是人,也要睡覺,哭來哭去,真沒法了,只好發話:“那就讓他回去吧。”有了這句話,魏忠賢膽壯了,他隨即命人去關外傳令,讓孫承宗回去。然而不久之後,有人告訴了他一個消息,於是他又下達了第二道命令:“孫承宗若入九門,即刻逮捕!”那個消息的內容是,孫承宗沒有帶兵。

孫承宗確實沒有帶兵,他只想上訪,不想造反。所以魏忠賢改變了主意,他希望孫承宗違抗命令,大膽反抗來到京城,並最終落入他的圈套。事實上,這是很有可能的,鑑於全人類都知道,魏公公一向慣於假傳聖旨,所以憤怒的孫承宗必定會拒絕這個無理的命令,進入九門,光榮被捕。然而,他整整等了一夜,也沒有看到這一幕。孫承宗十分憤怒,他急匆匆地趕到了通州,卻接到讓他返回的命令。他的憤怒到達了頂點,可是他沒有絲毫猶豫——返回了。孫承宗實在聰明絕頂,雖然他知道魏忠賢有假傳聖旨的習慣,但這道讓他返回的諭令,卻不可能是假的。

因為魏忠賢知道他和皇帝的關係,他見皇帝,就跟到鄰居家串門一樣,說來就來了,胡說八道是沒用的。

然而,現在他收到了諭令,這就代表著皇帝聽從了魏忠賢的忽悠,如果繼續前進,後果不堪設想,所以跑路是最好的選擇。

擺在他面前的,有兩個選擇:一、回去睡覺,老老實實待著。二、索性帶兵進京,幹他孃的一票,解決問題。

孫承宗是一個幾乎毫無缺陷的人。政治上很會來事,誰也動不了,軍事上穩紮穩打,眼光獨到,且一貫小心謹慎,老謀深算,所以多年來,他都是魏忠賢和努爾哈赤最為害怕的敵人。

但在這一刻,他暴露出了自己人生中的最大弱點——猶豫。孫承宗是典型的謀略型統帥,他的處事習慣是如無把握,絕不應戰,所以他到遼東幾年,收復無數失地,卻很少打仗。而眼前的這一仗,他沒有必勝的把握,所以他放棄。無論這個決定正確與否,東林黨已再無希望。

三十年前,面對黑暗汙濁的現實,意志堅定的吏部員外郎顧憲成相信,對的終究是對的,錯的終究是錯的。於是他決心,建立一個合理的秩序,維護世上的公義,使那些身居高位者,不能隨意踐踏他人,讓那些平凡的人,有生存的權力。

為了這個理想,他勵精圖治,忍辱負重,從那個小小的書院開始,經歷幾十年起起落落,堅持道統,至死不渝。在他的身後,有無數的追隨者殺身成仁。

然而殺身固然成仁,卻不能成事。以天下為己任的東林黨,終究再無回天之力。

其實我並不喜歡東林黨,因為這些人都是書呆子,自命清高,還空談闊論,缺乏實幹能力。

小時候,歷史老師講到東林黨時,曾說道:東林黨人並不是進步的象徵,因為他們都是封建士大夫。

我曾問:何謂封建士大夫?老師答:封建士大夫,就是封建社會里,侷限、落後、腐朽的勢力,而他們的精神,絕不代表歷史的發展方向。多年以後,我親手翻開歷史,看到了另一個真相。

所謂封建士大夫,如王安石、如張居正、如楊漣、如林則徐。所謂封建士大夫精神,就是沒落、守舊、不懂變通,不識時務,給臉不要臉,瞧不起勞動人民,自命清高,即使一窮二白,被誤解、汙衊,依然堅持原則、堅持信念、堅持以天下為己任的人。

他們堅信自己的一生與眾不同,高高在上,無論對方反不反感。堅信自己生來就有責任和義務,去關懷與自己毫不相干的人,無論對方接不接受。堅信國家危亡之際,必須挺身而出,去捍衛那些自己不認識,或許永遠也不會認識的芸芸眾生,併為之奮鬥一生,無論對方是否知道、是否理解。

堅信無論經過多少黑暗與苦難,那傳說了無數次,忽悠了無數回,卻始終未見的太平盛世,終會到來。

遺棄

孫承宗失望而歸,他沒有能夠拯救東林黨,只能拯救遼東。魏忠賢曾經想把孫老師一同幹掉,可他反覆遊說,皇帝就是不鬆口,還曾經表示,如果孫老師出了事,就唯你是問。魏公公只好放棄了,但讓孫老師待在遼東,手裡握著十幾萬人,實在有點兒睡不安穩,就開始拿遼東戰局說事,還找了幾十個言官,日夜不停告黑狀。孫承宗撐不下去了。

天啟五年(1625)十月,他提出了辭呈。可是他提了N次,也沒得到批准。倒不是魏忠賢不想他走,是他實在走不了,因為沒人願意接班。按魏忠賢的意思,接替遼東經略的人,應該是高第。

高第,萬曆十七年(1589)進士,是個相當厲害的人。明代的官員,如果沒有經濟問題,進士出身,十幾年下來,至少也能混個四品,而高先生的厲害之處在於,他混了整整三十三年,熬死兩個皇帝,連作風問題都沒有,到天啟三年(1623),也才當了個兵部侍郎,非常人所能及。更厲害的是,高先生只當了一年副部長,第二年就退休了。魏忠賢本不想用這人,但算來算去,在兵部混過的,閹黨裡也只有他了,於是二話不說,把他找來,說,我要提你的官,去當遼東經略。高先生一貫膽小,但這次也膽大了,當即回覆:不幹,死都不幹。

為說明他死都不幹的決心,他當眾給魏忠賢下跪,往死裡磕頭(叩頭乞免):我都這把老骨頭了,就讓我在家養老吧。

魏忠賢覺得很空虛。費了那麼多精神,給錢給官,就拉來這麼個廢物。所以他氣憤了:必須去!混吃等死不可能了,高第擦乾眼淚,打起精神,到遼東赴任了。在遼東,高第用實際行動證實,他雖膽小,但也很無恥。

到地方後,高先生立即上了第一封奏疏:彈劾孫承宗,罪名:吃空額。經過孫承宗的整頓,當時遼東部隊,已達十餘萬人,對此高第是有數的,但這位兄弟睜眼說瞎話,說他數下來,只有五萬人。其餘那幾萬人的工資,都是孫承宗領了。

對此嚴重指控,孫承宗欣然表示,他沒有任何異議。他同時提議,今後的軍餉,就按五萬人發放。

這就意味著,每到發工資時,除五萬人外,遼東的其餘幾萬苦大兵就要拿著刀,奔高經略要錢。

高第終於明白,為什麼東林黨都倒了,孫承宗還沒倒,要論狡猾,他才剛起步。但高先生的劣根性根深蒂固,整人不成,又開始整地方。他一直認為,把防線延伸到錦州、寧遠,是不明智的行為,害得經略大人暴露在遼東如此危險的地方,有家都回不去,於心何忍?還不如放棄整個遼東,退守到山海關,就算失去縱深陣地,就算敵人攻破關卡,至少自己還是有時間跑路的。他不但這麼想,也這麼幹。

天啟五年(1625)十一月,高第下令,撤退。撤退的地方包括錦州、松山、杏山、寧遠、右屯、塔山、大小淩河,總之關外的一切據點,全部撤走。撤退的物資包括:軍隊、平民、槍械、糧食,以及所有能搬走的物件。他想回家,且不想再來。但老百姓不想走,他們的家就在這裡,他們已經失去很多,這是他們僅存的希望。

但他們沒有選擇,因為高先生說了,必須要走,“家毀田棄,嚎哭震天”,也得走。

高第逃走的時候,並沒有追兵,但他逃走的動作實在太過逼真,跑得飛快,看到司令跑路,小兵自然也跑,孫承宗積累了幾年的軍事物資、軍糧隨即丟棄一空。

數年辛苦努力,收復四百餘里江山,十餘萬軍隊,幾百個據點,就這樣毀於一旦。

希望已經斷絕,東林黨垮了,孫承宗走了,所謂關寧防線,已名存實亡,時局已無希望。很快,努爾哈赤的鐵蹄,就會毫不費力地踩到這片土地上。

沒有人想抵抗,也沒有人能抵抗,跑路,是唯一的選擇。有一個人沒有跑。

他看著四散奔逃的人群,無法控制的混亂,說出了這樣的話:“我是寧前道,必與寧前共存亡!我絕不入關,就算只我一人,也要守在此處(獨臥孤城),迎戰敵人!”寧前道者,文官袁崇煥。

(待續)

免費閱讀:《慢生活·輕閱讀》1868期

《慢客心理》

洛伯定理

對於一個經理人來說,最要緊的不是你在場時的情況,而是你不在場時發生了什麼。

解析:讓員工成為有工作責任的主人。

主要內容:如果只想讓下屬聽你的,那麼當你不在身邊時他們就不知道應該聽誰的了。

免費閱讀:《慢生活·輕閱讀》1868期

《慢客寄語》

你假裝無情,其實是痛恨自己的深情,所謂的成長恰恰就是這麼回事,就是人們同孤獨抗爭、受傷、失落、失去,卻又要活下去。。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