集体抄底海外市场 外资行发力托管资格 基金业格局明显跃迁

今年以来,基金行业进一步扩大对外开放,从公募基金管理人到基金托管,都可看到外资机构的身影;同时,近日有多家基金公司在密集推出QDII基金新产品,一轮抄底海外市场的热情即将来临。

集体抄底海外市场 外资行发力托管资格 基金业格局明显跃迁

集体抄底海外市场 外资行发力托管资格 基金业格局明显跃迁

中国基金业的市场格局和发展力度、深度、广度明显发生跃迁。

集体抄底海外市场,基金公司密集推出QDII产品

与走出相对独立行情的A股市场相比,美日欧等海外股票市场今年以来大幅调整,部分优质资产也跌出了“价值洼地”。

目前市场上存量的股票型QDII基金和债券型QDII基金大都已暂停大额申购,同时,近日有多家基金公司在密集推出QDII基金新产品,一轮抄底海外市场的热情即将来临。

有人恐惧,也有人贪婪。在海外市场大跌后,出现一批借道QDII基金抄底海外市场的投资者,这可从两方面直观地感受到:一方面,QDII型ETF产品能够及时反映出资金流向的变化,3月份以来,净流入跨境ETF产品的资金不断走高;另一方面,一批QDII基金的额度被抢空,基金管理人纷纷限制大额申购或直接“闭门谢客”。

存量QDII基金难以满足广大投资者旺盛的抄底需求,新的QDII基金开始“踩点”发行。截至4月20日,今年以来已有9只QDII基金顺利完成募集并成立;同时,还有6只QDII基金正在发行中;证监会公示的基金募集申请中,也有7只QDII基金正在排队中。据了解,还有很多瞄准海外市场的基金公司在积极申请QDII资格。目前,具备QDII资格的基金公司已有44家,其中有33家基金公司旗下已有QDII基金。

外资银行发力公募基金托管业务

与此同时,外资机构正大跨步地迈入公募市场,这一次他们盯上的是基金托管业务。

4月20日,证监会官网挂出公告,德银(中国)提交的《商业银行申请基金托管人资格核准》申请材料已被监管接收。值得一提的是,这已经是近期上报申请基金托管业务的第三家外资银行。

数据显示,目前获得基金托管人资格的机构有46家,包括商业银行27家、证券公司17家,还有更多不同主体机构也将基金托管业务加入愿望清单。根据证监会数据,截至4月10日,除了上述外资银行外,长江证券、万联证券等10家券商也在排队。

似曾相识的是,2013年东亚中国、花旗中国、恒生中国与大华银行等外资银行,率先拿到基金代销展业资格,并迅速在业内推进。同年底,获准基金代销业务的扩容至10家。六年过后,这些被寄予厚望的外资银行业务发展如何呢?

在国商信达的专家看来,这些年外资银行在国内的发展情况并不好,其基金代销业务本身不赚钱,代销估计也是为了做私人银行业务,挖掘拓展高净值客户群,更多的是作为一种手段,借此发展一些高附加值的业务,比如投行业务、资产管理、财富管理等。

醉翁之意不在酒,此次外资盯上的基金托管业务似乎也不仅是为了公募基金托管业务。国商信达的专家表示,“近期多家大型外资商业银行申报基金托管业务,应该是和外资资管机构纷纷入华相配套。海外大的金融机构近期有不少在国内成立资管公司,私募或公募都有涉及,对这些机构而言天然会倾向选择国际大行做托管。另外,国内现在也有不少产品投资海外资产,这样看,外资银行托管业务是有需求的。不过基金托管费率比较鸡肋,大部分都在万三到万五。但如果通过托管衍生出其他业务就不一样了,国际大行能提供很多金融产品和服务,通过托管拉上这些业务才是海外大行想得到的。”

基金投顾试点近半年自画像

而从无到有,被定义为的舶来品——基金投顾模式,2019年已经开始起航。历经组合设计、团队搭建、系统上线运营、业务推广等一系列拓荒,公募基金公司率先开始了基金投顾的拓荒之旅。

去年10月,证监会推出公募基金投资顾问业务试点,5家基金公司或旗下子公司首批“尝鲜”。而这也被誉为是基金行业步入了2.0时代。

近半年时间,抢滩智能投顾业务的公募基金公司又取得怎样的成绩,他们未来又在勾画着怎样的场景?

“目前,从5家基金公司投顾业务进程来看,华夏、南方和中欧业务拓展得较早,易方达基金目前还在进行前期准备,系统还没有上线。”一位从事基金投顾的人士表示。

他进一步表示,目前几家进度较快的基金公司,整体来看,投顾业务的资产管理规模都已破亿元。“基金的投顾业务不仅限于自家平台,和外部平台也有合作。据了解,基金公司在自家平台上的资产管理规模就已破亿元。外部平台上,目前已有3家都和天天基金有合作。由于登陆时间不同,各家情况不一样,快的也已破亿元。”国商信达的专家对此表示。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