俗话中的“三教九流”是什么?探究历史,定能让人耳目一新

“三教九流”甚至是下九流一说,大家肯定多多少少都有点耳闻,现在,这个名词通常带有一种贬低的意味,那历史中的三教九流又是什么呢?

三教

三教指三大传统宗教--儒教、道教、佛教(释教)。

儒教又称"孔教""圣教"(儒教不等于儒学)。以"仁"为最高信仰,以"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为往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为终极目标。后为和崇尚黄老猎庄等道家思想的道教区分,从南北朝开始叫做儒教又被称作圣教,跟印度佛教、中国道教并称为三教。"儒教是中华民族土生土长的宗教 ",儒教是礼乐文明的代表,上古宗教的直接继承者。

俗话中的“三教九流”是什么?探究历史,定能让人耳目一新

儒教是我国土生土长的教派,古代的时候,是辽,金,西夏,汉,乃至清的国教。

道教以"道"为最高信仰,以神仙信仰为核心内容,以丹道法术为修炼途径,以得道成仙、永生不死,与道合一为终极目标,追求自然和谐、国家太平、社会安定、家庭和睦,相信修道积德者能够幸福快乐、长生久视,充分反映了中国人的精神生活、宗教意识和信仰心理。

佛教也是世界三大宗教之一,指东汉时由印度传入我国的佛教。佛,意思是"觉者"。佛又称如来、应供、正遍知、明行足、善逝、世间解、无上士、调御丈夫、世尊。佛教重视人类心灵和道德的进步和觉悟。佛教信徒修习佛教的目的即在于依照印度人悉达多所悟到修行方法,发现生命和宇宙的真相,最终入寂灭、断尽一切烦恼。

九流

九流现代和古代的分法是不同的,古代不光有下九流,还有上九流,中九流,但那时时候的下九流可没有歧视和贬低的意思。

在《汉书·艺文志》分别指:儒家、道家、墨家、法家、名家、杂家、农家、纵横家、阴阳家。九流十家,是九流以外加上小说家。

之所以以'流'来形容,实际上是以社会形式比喻为水。无论是山河变换,还是水脉分流,水却一直遵守自然的规律的同时,依然展现自己的意志思想。而小说家,却往往要以迎合读者为首。

俗话中的“三教九流”是什么?探究历史,定能让人耳目一新

看过秦时明月的人应该熟知里面的教派之多,诸子百家就是说的这个。

而在现代,我们对三教九流又有了新的概括。

旧词新解

"三教"指的是中国儒、道、佛三大教派

"九流"又分为"上九流"、"中九流"、"下九流"。

"上九流":帝王、圣贤、隐士、童仙、文人、武士、农、工、商。

"中九流":举子、医生、相命、丹青(卖画人)、书生、琴棋、僧、道、 尼。

"下九流":师爷、衙差、升秤(秤手)、媒婆、走卒、时妖(巫婆及拐骗)、盗、窃、娼。

五行:车行、船行、店铺行、脚行、衙役行。

八作:金匠、银匠、铜匠、铁匠、锡匠、木匠、瓦匠、石匠。

俗话中的“三教九流”是什么?探究历史,定能让人耳目一新

其实,司机对下九流中的媒婆,衙役,师爷等,还是挺不忿的,都是凭本事赚钱,怎么自己就被分到下九流中了。

大家有什么看法可以点赞,关注,评论。

PS:文中图片均来自网络,如有侵权可联系删除。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