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诸子百家”从何而来?为何争鸣?何谓“三教九流”?

  什么?

  诸子百家,您只知道,孔子、老子、墨子?

  啊?墨子是谁?

  嗯……好吧!

何谓“诸子百家”?

  想知道“诸子百家”的准确定义,您可以直接用今日头条app上方的搜索框输入“诸子百家”即可找到相关资讯了。


“诸子百家”从何而来?为何争鸣?何谓“三教九流”?

搜索结果

  话说啊,周朝在政治社会结构顶端的是国君和周王室。在周王室下面是数以百计的小国,分别由这些小国的国君统治。在每一个小国里,国君又把国土分为若干采邑,封给他的家族成员,使这些家族成员成为诸侯。他们被称为“君子”,意思是“国君之子”,这也成为封建诸侯的共同名称。

  所以啊,在周朝,要做君子还不是那么容易的,不是说你品德高尚就能成为君子的。他们不仅是政治统治者、地主,而且是当时唯一有机会受教育的阶级。因此,诸侯的家宅不仅是政治和经济权力的中心,还是文化的中心;各种各样有专长、有某项知识的人,都要投靠诸侯,指望为诸侯所用。至于普通百姓,既没有受教育的机会,自然也没有文化知识,因此在他们中间也没有出现什么学者。

“诸子百家”从何而来?为何争鸣?何谓“三教九流”?

古代学者

  这种封建制度到秦朝建立后被废除。在它被正式废除前几百年间即春秋战国时期这种制度实际上已经逐渐瓦解。这期间有贵族由于战争或其他原因,失去了土地和封号,降为庶民。另一方面,也有庶民,由于技有专长、或其他原因,获得诸侯的宠信,成为高官。各种知识的官方代表散落民间。

  这些散落民间的知识分子,凭他们的专门知识或技能,开馆招收生徒,以维持生计。这些传授知识、发挥议论的私人教师。因此,教师这个职业从诞生起就是十分高尚的。

  既然这些教师各有自己的专长,又是各人发挥自己的思想见解,于是有些教师以讲授经书、礼乐见长,他们被称为“儒”或“士”;还有些教师精通兵法或武艺,他们被称为“侠”;还有些教师擅长辩论,被称为“辩者”。另有一些人以巫医、星相、占卜、术数见长,他们的知识被称为“方术”,这些人被称为“方士”。还有一些人凭对政治的实际知识,献纵横捭阖bǎi hé之策,成为诸侯王公的顾问或官员,被称为“法术之士”。最后,还有些人,具有学识才干,而对当时的现实政治失望,遁入山林,被称为“隐者”。

  而在这期间里,产生了许多伟大的思想家,人们称其为“诸子”。

“诸子百家”从何而来?为何争鸣?何谓“三教九流”?

诸子百家


“诸子百家”为何争鸣?

有钱、有才干又有思想的人,一般就闲不住,满脑子的思想总要找个出口,并且顺便证明一下自己的存在。于是,这一时期诸子百家相互之间彼此诘难,出现了相互争鸣的空前盛况,在中国思想发展史上占有重要的地位。

  这么多伟大的思想家集中出现,是一个奇迹,而且这奇迹是全球性的。

  实际上在同一时期和同一纬度(约在北纬30度上下),南亚有释迦牟尼,西亚有犹太先知,南欧有古希腊哲学家。德国哲学家雅斯贝尔斯,把这一时期称为“轴心时代”,也叫枢纽阶段。

“诸子百家”从何而来?为何争鸣?何谓“三教九流”?

轴心时代

  大体上说,四百年的轴心时代可分为三个阶段。

  第一阶段,孔子与犹太先知、释迦牟尼、毕达哥拉斯出现。

  第二阶段,墨子与苏格拉底同时,老子与柏拉图同时,孟子、庄子与亚里士多德同时,中国与希腊并肩前进。

  第三阶段,荀子和韩非。

  为什么会在这么一个时期在同一纬度附近出现如此多璀璨夺目的思想家?学术界充满了各种猜想和论点。不过无论如何,这足以证明当时的思想家已经是解决了温饱问题,才有余力把目光投向思想的星际。

  但真正的造成百家争鸣奇观出现的还是由于孔子。犹太先知和释迦牟尼没有对手,古希腊哲学家则师弟相承。在当地是一家独大。唯独孔子,既有继承者,又有挑战者。挑战者又有各自继承者,挑战者之间当然也有分歧。从而形成了以孔子、老子、墨子为代表的三大哲学体系。然而,挑战者反孔目标则是一致的。墨子、庄子和韩非“三剑客”,更是剑尖直指孔丘。

  以此,形成了诸子百家争鸣的繁荣局面,并延绵不绝。几经周折以孔子、孟子为代表的儒家思想在宋朝时期全面上位;同时,程度不同地影响其他少数民族,甚至影响到与中国相邻的国家。

何谓“三教九流”?

  据史料的记载,诸子百家数得上名字的一共有189家,4324篇著作。后来,先后经过司马谈,刘向与刘歆父子的整理归类,最终把诸子百家分为十类,他们是:阴阳家、儒家、墨家、.名家、法家、道家、纵横家、杂家、农家和小说家。但刘向又认为小说家不如其他九家重要,因此俗称“十家九流”。

  “九流”又按‘上中下’分为三等,加上“儒、道、佛”三大教派,就形成了后来的三教九流之说。再后来,又有人在原来的十家上增加了“兵、医”两家,成为了12家。


“诸子百家”从何而来?为何争鸣?何谓“三教九流”?

今日头条就能搜


分享到:


相關文章: